常見的藥用植物
發表於 : 週五 6月 18日, 2010年 1:40 am
《茼蒿》
[音譯] Tong hao
[生藥名] CHRYSANTHEMI CORONARII HERBA
[異名]
打某菜(台灣),茼蒿菜。
[來源]
為菊科植物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的莖葉。
[概述]
茼蒿又叫蓬蒿、蒿子桿,由於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茼蒿原產我國,是草本植物。茼蒿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
此菜自古已有,其藥用性能早就被重視了。
據中國古藥書載:茼蒿性味甘、辛、平,無毒,有"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之功效。
[原植物]
一年生草本,高可達1公尺。莖直立,光滑,柔軟,富肉質。
葉互生;無柄;橢圓形、倒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邊緣有不規則的深齒裂或羽裂,裂片橢圓形,先端鈍。
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直徑約4~6cm;總苞乾膜質,苞片覆瓦狀排列,卵形至橢圓形;
花雜性;舌狀花一層,雌性,黃色或黃白色,舌片長約16mm;管狀花多層,兩性,長約5mm,
雄蕊5枚,著生花冠上,花絲分離;子房下位,花柱2裂。瘦果長三稜形,長約3mm,有稜角。
花期春季。
茼蒿 裂葉茼蒿(野茼蒿) [採收加工]
冬、春及夏初均可採收。
台灣一般在秋天二期稻作採收完後栽培,冬至春天採收,台灣自產自銷。
[化學成分]
含有絲氨酸、天門冬素、蘇氨酸、丙氨酸、谷氨醯胺,績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β-丁氨酸、苯丙氨酸等。
[營養成分]
水分93.6克、蛋白質1.9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5克、熱量21千卡、粗纖維0.6克、灰分1.0克、鈣65毫克、磷24毫克、鐵2.1毫克、胡籮蔔素2.00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6毫克、菸鹼酸0.4毫克、抗壞血酸2毫克。
[營養分析]
茼蒿的莖和葉可以同食,一般營養成份無所不備,尤其胡蘿蔔素的含量超過一般蔬菜,為黃爪、茄子含量的15~30倍。
茼蒿還含有一種揮發性的精油以及膽鹼等物質,因此具有開胃健脾、降壓補腦等功效,常食茼蒿,對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等均有療效。在蔬菜缺乏的季節裡,茼蒿確是含有高價營養的鮮美綠葉菜。
[功能與主治]
辛、甘,平。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飲。
[用法用量]
內服:一般作蔬菜煮食。
[使用注意]
茼蒿中的芽香精油遇熱易揮發,這樣會減弱茼蒿的健胃作用,所以烹調時應注意,餘湯或涼拌有利於胃腸功能不好的患者,與肉、蛋等葷菜共炒可提高其維生素 A 的利用率。
[食用驗方]
1. 咳嗽痰濃:鮮茼蒿150克,水煎去渣,加入冰糖適量,溶化後分2次飲服。
2. 高血壓、頭昏腦脹:鮮茼蒿1把,洗淨切碎,搗爛取汁,每次服1酒杯,每日2次,溫開水沖服。
3. 煩熱頭暈、睡眠不安:鮮茼蒿、菊花腦(嫩苗)各100~150克,煎湯。每日分2次飲服。
[音譯] Tong hao
[生藥名] CHRYSANTHEMI CORONARII HERBA
[異名]
打某菜(台灣),茼蒿菜。
[來源]
為菊科植物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的莖葉。
[概述]
茼蒿又叫蓬蒿、蒿子桿,由於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茼蒿原產我國,是草本植物。茼蒿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
此菜自古已有,其藥用性能早就被重視了。
據中國古藥書載:茼蒿性味甘、辛、平,無毒,有"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之功效。
[原植物]
一年生草本,高可達1公尺。莖直立,光滑,柔軟,富肉質。
葉互生;無柄;橢圓形、倒卵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邊緣有不規則的深齒裂或羽裂,裂片橢圓形,先端鈍。
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直徑約4~6cm;總苞乾膜質,苞片覆瓦狀排列,卵形至橢圓形;
花雜性;舌狀花一層,雌性,黃色或黃白色,舌片長約16mm;管狀花多層,兩性,長約5mm,
雄蕊5枚,著生花冠上,花絲分離;子房下位,花柱2裂。瘦果長三稜形,長約3mm,有稜角。
花期春季。
茼蒿 裂葉茼蒿(野茼蒿) [採收加工]
冬、春及夏初均可採收。
台灣一般在秋天二期稻作採收完後栽培,冬至春天採收,台灣自產自銷。
[化學成分]
含有絲氨酸、天門冬素、蘇氨酸、丙氨酸、谷氨醯胺,績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β-丁氨酸、苯丙氨酸等。
[營養成分]
水分93.6克、蛋白質1.9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5克、熱量21千卡、粗纖維0.6克、灰分1.0克、鈣65毫克、磷24毫克、鐵2.1毫克、胡籮蔔素2.00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6毫克、菸鹼酸0.4毫克、抗壞血酸2毫克。
[營養分析]
茼蒿的莖和葉可以同食,一般營養成份無所不備,尤其胡蘿蔔素的含量超過一般蔬菜,為黃爪、茄子含量的15~30倍。
茼蒿還含有一種揮發性的精油以及膽鹼等物質,因此具有開胃健脾、降壓補腦等功效,常食茼蒿,對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等均有療效。在蔬菜缺乏的季節裡,茼蒿確是含有高價營養的鮮美綠葉菜。
[功能與主治]
辛、甘,平。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飲。
[用法用量]
內服:一般作蔬菜煮食。
[使用注意]
茼蒿中的芽香精油遇熱易揮發,這樣會減弱茼蒿的健胃作用,所以烹調時應注意,餘湯或涼拌有利於胃腸功能不好的患者,與肉、蛋等葷菜共炒可提高其維生素 A 的利用率。
[食用驗方]
1. 咳嗽痰濃:鮮茼蒿150克,水煎去渣,加入冰糖適量,溶化後分2次飲服。
2. 高血壓、頭昏腦脹:鮮茼蒿1把,洗淨切碎,搗爛取汁,每次服1酒杯,每日2次,溫開水沖服。
3. 煩熱頭暈、睡眠不安:鮮茼蒿、菊花腦(嫩苗)各100~150克,煎湯。每日分2次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