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共賞

天南地北隨你聊
頭像
Gary Yu
校友
文章: 51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17日, 2010年 3:47 am
來自: 美西 羅蘭崗

Re: 佳文共賞

文章 Gary Yu » 週日 5月 27日, 2012年 1:53 pm

迟来的惭愧

  我们会因为做不好一件事情,或者愧对了别人而感到惭愧。觉得惭愧——仅仅这样还不够,惭愧应该转化为对人的刺激,从而使人产生深刻的“悟”,并在此“悟”的指导下转变自己的行为。

  有一位先生回忆自己的过去,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年他读高中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同桌买了一块手表,很神气,因为那时候能戴手表还是件稀奇事,不久班上又有很多人买了手表,于是他也很想买一块。周末回家的时候,他鼓足勇气和母亲说了买手表的事,母亲说,家里已经连粥都快喝不上了,根本就没钱买表。他很失望,但他父亲突然问他,买手表干什么,这时,虚荣心已经占据了他的内心,他就骗自己的父亲说,为了迎战高考,毕业班要按自己的时间上课,没有表,上课不方便。他还等着父亲给他一个说法,但他的父亲没说什么,只是蹲在自家门口抽闷烟。他只好闷闷不乐地返回学校。

  几天后,母亲到学校来找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那是一个小小的花布包,母亲一层层打开来,取出了一只手表,递给他,那是一快崭新的表,他很高兴,马上就把表戴到了手腕上,母亲叮嘱他说一定要珍惜这块表,他满口答应着。把母亲送到学校门口的时候,他顺便问了一句买表的钱是从哪儿来的,母亲淡淡地告诉他,是父亲卖血得来的,他顿时难受极了,这块表竟然是父亲的血换来的!他难受极了,感到无比的自责——他竟然为了虚荣而逼着自己的父亲卖了血!

  母亲走了之后,他就到班上问自己的同学,想把表以原价卖出,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自己戴,他说不想,他的同学不相信,认为他的表是有问题的,都不肯买,他只好找到自己的班主任,把事情的缘由说了一遍,想请老师帮自己把表卖掉,这时,班主任说自己正好需要表,就以原价把表买下了。他则用卖表的钱交了两个月的生活费。这件事使他心怀内疚和惭愧,也成为了他的一股强大动力,他越发地克制自己对于物质的渴望,转而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后来,他如愿考上了大学,顺利读完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在外地上班,再后来又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大概十年后的一个春节,他在回老家的时候,找到了自己当年的班主任,问起那块表,头发花白的班主任取出一个小布包——正是当年他母亲包着那块表的花布包,班主任打开布包,里面躺着一块崭新的手表。他有些意外,于是问自己的老师为什么没有用那块表,老师说是等着他回来赎表,他又问老师怎么就肯定他一定会来赎表,他的老师说,那不仅仅是一块表,那还是一个人的良心。
  不用说,这“良心”就是这个想戴表的学生在明白事实的真相之后生发出来的惭愧。愧疚使人安静并返回自身,开始检讨自己的心和身——这两者是否被外物蒙蔽了,丧失了正确的方向?

  类似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年少时的我们,可能因为不会体贴父母,往往提出一些让父母为难的要求来。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的理由,觉得不被满足就是受委屈了。当我们成年以后,通常不会觉得自己从前的态度是正确的,如果父母处理得当,比如说克服困难去满足我们的要求,那我们即便年龄小,也同样会觉得内疚,毕竟,亲情深厚,我们又哪里愿意看到自己的父母为了我们不切实际的要求而受罪呢?

  原先我的隔壁住着一户人家,三口人生活不宽裕,因为孩子的母亲没有工作。这位母亲和其他一些小商贩一样,在路边摆了一个摊,卖一点时鲜蔬菜。孩子的父亲是一个小职员,虽然职位不高,但也是在办公室工作的,对孩子母亲卖菜的事情不是很赞同,不过迫于生活也没有办法。有时候,东西太沉,孩子的母亲就叫孩子的父亲帮自己拿一拿,刚开始的时候,这位父亲勉勉强强帮着拿了。后来再多两次,做父亲的就不乐意了,但孩子的母亲说,她这样也是为了补贴家用,而且卖菜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其实,孩子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有一种虚荣的心理,觉得母亲卖菜总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她一直都有这个想法,直到后来的一天,夕阳西下,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前面有一个中年妇女很吃力地提着一桶水,另一只手还抱着一捆菜,艰难地往前挪,再一看,那就是自己的母亲,被夕阳照着的母亲竟是那么的苍老与疲乏,就这么一瞬的功夫,孩子彻底转变了立场。她内疚极了、惭愧极了,对母亲的爱由衷地生发出来,后来她还跟自己的父亲说这事,父亲也同样感慨颇多,他们一家人变得更加和睦,一起面对困难,直到孩子的母亲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无论是作为一个家庭成员还是作为一名社会成员,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感到惭愧过吗?惭愧也是一种自省,而且惭愧的力量是强大的。会产生惭愧之心的人,并不需要他人太多的指责,这是因为他本身是向善向美的,当然,他所引发的事物也就不会欠缺美的特质——不管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

转载,迟来的惭愧:http://www.liaotuo.org/plus/view.php?aid=69629
63 輪義
余承遠
garycyu2000@gmail.com

頭像
Gary Yu
校友
文章: 51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17日, 2010年 3:47 am
來自: 美西 羅蘭崗

Re: 佳文共賞

文章 Gary Yu » 週三 6月 6日, 2012年 10:43 pm

【漸 漸... 】  侯文詠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永遠不變的,唯一不變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任何東西都在變.

最近有個餐飲界的病人和我大談經營理念,談著談著我忽然豁然開朗。原來這個人經營的是色情酒店。
不但如此 ,他得意地自誇旗下女將清一色是大專程度以上。知識份子怎麼會去從事色情陪酒行業?

我們不免好奇十足。其實很簡單,我刊登廣告,徵求大專程度以上的女性會計。凡是應徵者都必須檢具學歷證書。「你刊登不實廣告,誘騙應徵少女。他神秘地笑 :我們的會計薪水是比別人高沒錯。不過每個小姐一來我都說得很清楚。我們這裡的確有色情陪酒。但是領會計的薪水絕對只能做會計的工作。和裡面陪酒的小姐完全不同。絕不強迫。

「那就領薪水,好好地做個會計。」我問。是做會計沒錯。不過日子久了,和裡面端盤子的小姐熟了,大家都一樣是大專畢業的,好溝通。忙不過來的時候幫忙端個盤子,送送酒,也是常有的事。這個時候我就告訴小姐;你看,當會計領一萬二千元,端盤子送酒薪水二萬四,端盤子又不陪客人,不是什麼壞事,反正你都常常端盤子,為什麼不乾脆領二萬四?

這樣說個幾次就開始動搖了。同樣都是工作,為什麼不領二萬四呢?俱樂部的規定是,端盤子的小姐不准坐下來陪客人喝酒,這樣 和坐檯 小姐才有區別。

可是日子久了,客人熟了,也會意思意思要求喝杯酒。
開頭總是不願意,後來熬不過就喝一杯。說是站著喝。
一開始喝酒就好辦了。
站著喝酒薪水是二萬四,坐著喝是四萬八,客人給的小費還不包括在內。
同樣都是大專畢業,為什麼錢賺的比別人少 ?
就會有人勸她了,人都在裡面了,外面的人誰知道你是端盤子,還是坐檯呢?
再說自己真的清白,別跟客人出場就好了,陪客人喝喝酒,就算在社會上交際應酬也是常有的事。
於是坐下來當坐檯小姐。
剛開始一定規規矩矩地喝酒。也不隨便跟客人出場。
這一行競爭大,領四萬八慢慢就會嫌不夠了。
只好挑看得順眼的客人給帶出場了。
作久了,總是會給厲害的客人佔便宜,哭哭啼啼鬧一陣子也就好了。
畢竟讀過書,狠下心來做得更利落、更敢,客人喜歡,我也得意,這是兩廂情願的事。
他停了一下又說 :
我從來沒有強迫過別人,也從來不擔心找不到小姐,反正這個環境慢慢會改變她們,直到她們根本忘記自己原來的想法和樣子!
我愈聽眼睛睜得愈大,從不曾想過在這樣不疾不徐的瑣碎裡,竟也有血肉飛濺似的驚心動魄。
在不知不覺中,天真浪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
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
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
對時間的感嘆,本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儘管悲傷,大自然不變的法則是誰都沒話說的事。
可是對於意識形態,價值之漸,卻叫人坐立不安。
原來是錯的事,為什麼「漸漸」變成對的事?
原本可恥的事,為什麼又「漸漸」人人爭相追逐?
整個臺北市翻翻補補,敲敲打打,還有政治風暴、金融危機、社會秩序動盪,彷彿整個城市快傾毀了,可是這時代更叫人無法忍受的卻是那種無聲無息,無法感受的(漸),扭曲意識形態,把人的尊嚴、我們活著僅仰賴的那一點感覺吃掉。

無從捉摸,無法抵擋的墮落與沉淪。
漸漸之可怕,在於我們的不知不覺。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永遠不變的,唯一不變的只有一件事

就是任何東西都在變 !!
63 輪義
余承遠
garycyu2000@gmail.com

頭像
Gary Yu
校友
文章: 51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17日, 2010年 3:47 am
來自: 美西 羅蘭崗

Re: 佳文共賞

文章 Gary Yu » 週三 6月 6日, 2012年 11:44 pm

看完是您的福氣 !

現在能看到以下這篇文章都是有福 之人

鵑鵑原本在美國工作,公司給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單身,生活過得很逍遙。
前一陣子她住在臺灣的母親罹患腦瘤,開刀後復原得很慢。
鵑鵑立刻請調回臺,找了間公寓,把母親接到身邊就近照顧。
鵑鵑不是家中的獨生女,上有大姐,下有弟弟,但是只有她放棄原本的生活,承擔服侍母親的責任。
她大姐偶爾給她一筆錢,當作是孝親費,此外很 少露面,更別談關心自己母親的現況,
好像出點錢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把母親推給妹妹。
我們這些鵑鵑的朋友看不過去,紛紛提醒她要找大姐和弟弟談清楚母親的事。
鵑鵑保持她一貫的優雅從容,靜靜的說:「照顧 媽媽是我的福氣。」
原本為她打抱不平的我們,聽了這句話,頓時沉 默起來。
難怪從來不曾聽她抱怨,自認享有「福氣」的 人,怎麼會向人訴苦呢?
她總是耐著性子尋找適合母親的飲食配方和復健 機構,珍惜與母親相處的時光,
鵑鵑忙著張羅都來不及了,哪有閒功夫喊累叫煩 哪!
在鵑鵑細心打點下,病情不大樂觀的母親,身體 竟一天天好起來,
母親想要康復的意願也啟動了,甚至會離開臥房 到屋外走走。
原本令人覺得沉重的擔子,因為鵑鵑懂得惜福, 居然化作豐盛的禮物。
現在鵑鵑成了大家的強心劑,每當我們遇到困 難,或者受了委屈,習慣性的退 縮、
放棄、抱怨或指責別人時,總會想起她的話。
在我們這一群朋友中,開始流行一種句型:「能多做一點是我 的福氣。 」
「孩子不聽話,耐著性子引導他是我的福氣。 」
「擠公車沒位子坐是我的福氣。」
那麼能認識你也是我的福氣
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們多少帶著點自我解嘲的 意味,有時也是開玩笑,但不知 不覺中,
我們看待周遭人事物的態度有了明顯變化,原來 好福氣也是會傳染的。
一句話人生的成敗,常常因為一個人、一件事,甚至一句話而有決定性的影響。
尤其對人有用的一句話,勝過千言萬語。
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深受感 動,甚至豁然開朗;由於「一句 話」
而改變一生的事例,更是多不勝數。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演講口才藝術家卡內基,小 時候是一個非常調皮的小男孩。
他九歲的時候,父親將繼母娶進門。
他父親向新婚妻子介紹卡內基時,如是說:「希 望你注意這個全郡最壞的男孩,
他實在令我頭痛,說不定明天早晨他還會拿石 頭砸你,或做出什麼壞事呢!」
出乎卡內基預料的是,繼母微笑地走到他面前, 托著他的頭,注視著他。
接著告訴丈夫:「你錯了,他不是全郡最壞 的男 孩,而是最聰明,
只是還沒找到發洩熱忱地方的男孩。」
此話一出,卡內基的眼淚不聽使喚地滾滾而下。
就因為這一句話,建立了卡內基和繼母之間深 厚的感情;也因為這一句話,
成就了他立志向上的動力;更因為這一句話,
讓他日後幫助千千萬萬的人一同步上了成功之 路。
「一句話」很容易說,但重要的是要能讓對方受 用。
給人一句好話,讓人生命奮起飛揚,何樂而不為 呢?所以,人要常說:
第一、給人歡喜的話;
第 二、給人鼓勵的話;
第三、給人肯定的話;
第四、給人讚美的話。
多說好話,少說壞話。
不經意的一句輕浮話,有時會自毀前程,而一句 關懷別人的話,
卻能讓沮喪的人有生存下去的勇氣。因此人要經 常檢點自己的口舌,以免破壞了 好因緣。

原來你也很富有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發不了 財,終日愁眉不展。
這一天,走過來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問:「年 輕人,為什麼不快樂?」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窮。」
「窮?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說。
「這從何說起?」年輕人不解。
老人反問道:「假如現在斬掉你一個手指頭, 給你 1千元,你幹不 幹?」
「不幹。」年輕人回答。
「假如砍掉你一隻手,給你 1 萬元,你 幹不幹?」
「不幹。」
「假如使你雙眼都瞎掉,給你 10 萬元, 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變成80 歲的老人,給你 100 萬, 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死掉,給你 1000 萬, 你幹不幹?」
「不幹。」
「這就對了,你已經擁有超過1000 萬的財富,為什 麼還哀怨自己貧窮呢?」
老人笑吟吟地問道。
青年愕然無言,突然什麼都明白了。

心靈導航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早上醒來發現自己還能自由 呼吸,
你就比在這個星期中離開人世的人更有福氣。
如果你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危險、被囚禁的孤 寂、
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饑挨餓的難受……。
你已經好過世界上五億人了。
如果你的銀行帳戶有存款,錢包裡有現金,你已 經身居於世界上最富有的 8%之列!
如果你的雙親仍然在世,並且沒有分居或離婚, 你已屬於稀少的一群。
如果你能抬起頭,面容上帶著笑容,並且內心 充滿感恩的心情,你是真的幸福 了。
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這樣做,但是他們 卻沒有。
如果你能握著一個人的手,擁抱他,或者只是在 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確有福 氣了。
因為你所做的,已經等同於上帝才能做到的。
親愛的:如果你能讀到這段文字,那麼你更是擁 有了雙份的福氣,
你 比20億不能閱讀的人不是幸 福 很多嗎?
看到這裡,請你暫且放下書,然後非常認真地對 自己說一句話:

「哇!原來我是這麼富有的人! 」
63 輪義
余承遠
garycyu2000@gmail.com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佳文共賞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6月 7日, 2012年 12:54 am

哈哈,我有福氣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吳宏星
召集人
文章: 177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9日, 2010年 6:54 am
來自: 太空

Re: 佳文共賞

文章 吳宏星 » 週四 6月 7日, 2012年 4:28 am

拜讀Gary Yu學長的文章..仔細咀嚼思考...
服氣!!服氣!!
福氣~~福氣~~
71水明 KODOMO

頭像
Gary Yu
校友
文章: 51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17日, 2010年 3:47 am
來自: 美西 羅蘭崗

Re: 佳文共賞

文章 Gary Yu » 週一 7月 2日, 2012年 6:11 pm

四十七年前,因 繳不出保證金,陳樹菊母親在醫 院難產過世;
自己走過貧窮的 痛,她希望沒有人會再嘗到,這 是她捐款助人的初衷,也是她四 十八年來賣菜的最大動力。

十三歲前,我無 憂無慮。雖然窮,雖然爸媽有時 會吵架,但我沒什麼需要煩惱的 事。
白天上學讀書, 放學後幫忙做家事,掃地、洗 碗,其他時間忙著玩。
我們生活在媽媽 一手照拂的環境中,沒什麼好擔 心的。
當時,眼看著生 活就要好轉。台東的中央市場終 於要落成了,爸媽有機會在中央 市場裡租一個攤位,從此不用在 路邊和臨時菜市場中忍受風吹、 日曬、雨淋之苦。

七月一日 ,台東中央市場 落成。要抽籤分配攤位時,媽媽 挺著即將臨盆的大肚子
去抽籤,都說孕 婦手氣特別好,果然給她抽到上 上籤,抽中了靠市場入口處第一 個攤位。
這個好消息,讓 全家人高興了好幾天。
攤位後來取名為 「員金蔬菜」,取爸爸名字「陳 金水」中的「金」字,
大概也是希望從 金錢源源不斷,滾滾而來吧!
想不到,媽媽在 自己親手抽到的好攤位上只招呼 了半個月。
七月二十一日 ,她就離開了。

我時常想,當初 媽媽會抽到這個好攤位,可能是 她要先讓我們有飯吃,才好安心 的離開這個世界,離開我們。

貧窮,奪走媽媽 的性命
我的世界,在媽 媽過世那一天就全都變了。
事情發生的太 快、太令人驚愕、太令人難過與 措手不及,許多當天以及後來辦 喪事的細節,即使連我都記不清 楚,大人也不願意再談起這件傷 心事。
後來我才逐漸拼 湊出整件事情:因為媽媽的生產 期比預產期晚了很多天,小孩子 很大,往上衝,所以一直生不下 來。
那天媽媽送到醫 院後,醫院判定是難產,需要動 剖腹手術,
將過大的胎兒拿 出來。這時醫院要求爸爸必須先 繳付五千元的保證金,才能動 刀。
四十七年前的五 千元可是一大筆錢!尤其是對我 們這樣的人家,哪來的五千元?
不管爸爸如何再 三向醫院哀求,甚至於跪下來也 沒用。
沒有保證金,醫 院就不肯動刀。

爸爸只好到處想 辦法,聯絡親友借錢。人在西螺 的阿嬤知道了此事,
也趕快從西螺趕 來。在阿嬤從西螺急急趕來的這 段時間,爸爸又四處奔波,
到處找朋友和所 有能想得到的地方借錢。好不容 易等他湊到了五千元,
跑回醫院時,媽 媽已經撐不住而往生了。
阿嬤緊接著趕到 醫院,但她也沒見著媽媽的最後 一面。
我們全都沒有見 到媽媽的最後一面。

小時候,我不懂 得責怪醫院忍心見死不救,只是 怨自己家裡窮,拿不出保證金, 才會造成媽媽和未出世的弟弟 「一屍兩命」的悲慘命運。
但我的心裡,對 醫院和醫生視錢如命,居然能狠 心坐視難產的孕婦輾轉反側,讓 她在那裡孤單而痛苦的死去,產 生強烈的排斥心理。
我心想,原來, 如果付不起醫院的保證金,人只 是會被放到死而已。

他們明明有能力 施援手,卻因為病人繳不起保證 金,而選擇袖手旁觀,
甚至連暫施援手 也不肯,就這麼眼睜睜的坐視一 個家庭陷入悲劇,六個孩子失去 母親,卻依然無動於衷。
這是什麼樣的冷 血醫院?什麼樣的無情醫生?

多年後,健保局 的人希望我能幫全民健保拍公益 廣告。
本來我一向最排 斥上鏡頭,總是避之唯恐不及, 但想起媽媽,我還是答應了。
我衷心期盼並真 誠希望,曾經發生在我媽媽及我 家人身上的慘劇,再也不會發生 在任何身上。
為此,我要盡最 大的力量。

當念到第一句旁 白:「有錢人不知無錢 人的苦」時,我的喉嚨 乾澀、眼眶熱 …,那瞬間,所有 以為已經忘記的畫面全都回來了…。
我彷彿又回到了 那條木板路,看到在暗淡的光線 中,那個瘦小的人影蹲在地上, 肩背一上一下起伏著 …,耳邊似乎又響 起爸爸和阿嬤壓抑而嘶啞的傷心 哭聲。

做人,比讀書更 加重要
從我一踏進醫 院,遠遠看見阿嬤在哭,我就知 道,自己責任重大。
在那一剎那,我 的童年結束了。六月才從小學畢 業,七月間我就成了大人,要充 當五個孩子的媽,照顧他們和爸 爸。只是,本來我還以為國小畢 業後,可以繼續升學念初中。
但爸爸卻對我 說:「你不能去念書,你要出來 幫忙做生意。」
我點點頭。我知 道他手忙腳亂,需要幫手。從 此,我就再也沒去上學了。

不能去上學,會 不會有遺憾?當時確實有一點。
但後來我發現,不懂做人的道 理,書念再多也沒用;
而如果懂道理, 其實念不念書都無所謂,從此放 下心結。

十三歲沒有媽媽 了,責任重大,有五個兄弟妹要 養,還有爸爸要照顧。
以前賣菜靠媽 媽,媽媽一下子就走了,也沒來 得及教我什麼。
一踏進了中央市 場,我成了年紀最小的菜販,是 一個正式的生意人了,而不是什 麼學徒。
簡單說,我成了 附近攤販的競爭者。
如果我的生意好 起來,自然會影響到他們的生 意。
這時候,沒有人 會想教我做生意,我只有自己教 自己。

因此,我學做生 意,幾乎都是靠自己用眼睛去 看、去學、去摸索,看人家的蔬 菜如何綁、排、放,觀察左右攤 販如何做生意,如何和客人互 動、應對,並把生意做成。

養家,一年只休 息一天
媽媽的死,讓我 體會到一件事:人最窮能有多 窮?沒錢看病就是窮。
後來一連串的事 情,更證明了這一點。我真正下 定決心要賺錢,最在三弟生病走 了以後。再次經歷家人因沒錢看 病致死的慘劇,我從心裡覺得, 錢真是好東西,有錢才能有命 啊!
我們家已經有兩 個人因為沒錢看病而死了,我一 定要多賺錢,賺大錢,
才能夠保護家人 和這個家。

我第一個想法, 就是延長擺攤的時間。我的想法 很簡單:開得越久、賺得越多。
本來下午五、六 點就收攤。我開始一點點延長營 業時間,八點、九點、十點 …,
最後在市場裡面 做到凌晨一、兩點才收攤。
那段時間中,姑 姑忽然將阿嬤接走,我不但要忙 生意,
中間還要回家洗 衣、燒飯、顧小孩,待全家人的 晚飯弄好後,再趕回市場攤位。

本來我睡眠就 少,現在變得更少,幾乎沒有躺 下來睡覺。
但在那時,只要 能賺到錢,我什麼都可以忍下 來,何況只是累一點、辛苦一 點。
算起來,我的菜 攤一天幾乎營業二十四小時,可 以算是台東最早的7-Eleven,
晚上走過中央市 場,一片黑暗中,只有我的攤位 上亮著燈。
而且一年之中, 我只休大年初一這一天。

為了這個家,為 了父兄弟妹,我認為,多付出一 點,我責無旁貸、心甘情願。
每天工作到很 晚,回來時大家已睡了。自從走 掉一個弟弟後,我變得很容易擔 心。
所以我每晚都會 輪番檢查一遍在家裡睡覺的弟 妹,看一看,數一遍,就像牧羊 人,
每天晚上都會點 點數,看看是不是所有的羊兒都 回欄,所有的羊兒都安好一樣。


錢,要花在有用 的地方
除家用錢之外, 我從來沒有拿過爸爸的零用錢。 但我有年輕女孩子的苦惱:
我需要購買一些 私人用品,但我完全沒有自己的 零用錢。
記憶中,我在少 女時從不曾買過新衣服,包括內 衣在內。

我的內衣是阿嬤 拿米袋、麵粉袋改的。她將米袋 拗過來、收邊後,
中間剪一個洞, 然後兩側再剪兩個洞,讓手可以 伸出來,就成了我的內衣。
一直到二十五、 六歲,我都還在穿這種麵粉袋的 內衣。
但兄弟和妹妹的 內衣,我都是用買的,只是大的 穿完給小的穿,小的穿完給更小 的穿。

那時年輕,體力 好,一天賣菜二十小時以上也不 覺得累,反而是聽到的人覺得很 累。
當時的心態是: 反正有錢最好,一天能夠多賣 三、五百塊,做到再晚也沒關 係,
三天三夜不睡也 沒關係。這種心態,我一直保持 到現在。
我的錢就是這樣 辛苦賺來的,所以也從不亂花, 省吃儉用。
每天晚上把本錢 給爸爸以後,身上還有剩錢,就 是我的零用錢。
把錢存到鐵罐做 的撲滿裡,心想:「啊!我今天 多賺了五十元!」
然後高興得不得 了。今天五十,明天五十,很快 就多了一百、兩百 …,
我慢慢的開始有 了自己的私房錢。但是,我還是 沒拿去買漂亮的衣服
或去吃好吃的美 食,因為錢是我一塊一塊存下來 的,我捨不得。
我想,總有一 天,碰到適當的機會,我會把這 些錢拿出來,花在有用的地方,
而不是亂花在沒 有用的地方。

做生意,用誠意 和頭腦
做生意是我的興 趣,沒有人逼我,要是沒興趣, 我也不會在市場一待五十年。
正因為我有興 趣,所以在做生意時,我會打起 全副精神,就像在作秀一樣賣力 演出,
拿出最好、最漂 亮的菜來給客人。這時我連身上 的痠痛、疲勞,全都會忘記。
這就是我做生意 的「誠意」。

有一次,我正在 顧攤子時,一位穿著便服的年輕 人走到我的攤子上,
拿起了一把韭菜 花,問我多少錢。我報了價錢, 他的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
他接著再問我: 「如果我買很多,你的本錢是多 少?」

「買很多?那是 多少?」聽他這麼說,我一面打 量他,一面在心裡盤算。
這個年輕人雖然 穿著便服,但無論從神情、儀表 或氣質來看,應該是軍人,
而軍人出來買 菜,而且要買大量的菜,那一定 就是採買。
賣菜很累人,賺 的是蠅頭小利,要賺多,就要靠 「量」來衝。
於是,我很阿莎 力的報了一個根本就是本錢的價 格。

他一聽,比剛才 還驚訝,「唔!怎麼差那麼 多?」接著他又問了幾個報價,
我也盡可能便宜 報給他。他很快就決定:「那以 後我向你訂貨。」
「好啊!」
他馬上下了一大 筆訂單,其中包括各種蔬菜,幾 乎是我一個月的生意量。

後來,我才知 道,他是從綠島來台東訪價的阿 兵哥。
因為我的韭菜花 報價,比他們綠島本島菜販進的 價格便宜了三成之二,這促使他 決定立刻向我訂貨。

後來,這位阿兵 哥都向我買菜。雖然他第一次向 我訂菜,我沒賺什麼錢。
但是,這種錢不 是賺一趟,而是要慢慢賺,細水 長流。
他覺得我的菜既 漂亮又便宜,以後都固定向我 訂,而且訂的量越來越大,種類 也越來越多。慢慢的,我的利潤 就出來了。

一把韭菜花,結 果後來替我帶來一個月三、四百 萬的生意量。
一把韭菜花帶來 興隆的生意量,打開了我們的生 意,不過也帶來了挑戰。
最直接的挑戰, 就是來自同行。

綠島同行一看生 意量銳減,打聽之後,坐船來到 台東。
一找到我,就罵 我搶他生意。雖然當時我很年 輕,但從小就在市場做生意,
早就看慣了生意 競爭。
我不慌不忙的對 他說:「我在台東,你在綠島, 我有坐船去綠島搶你的生意 嗎?」
對方大概沒想到 我會這樣反擊,一時說不出話 來。
我沒理他,繼續 說:「他自己來買菜,你叫我不 要賣,那我擺這個攤子要幹 嘛!」
我問他:「人家 錢拿到我的面前,要給我賺,我 如果不賺,那我不就是白痴了 嗎?」
我講的是事實。 本來一副興師問罪架式的他,頓 時啞口無言。

陳樹菊簡介
童年時母親驟 逝,她扛起照顧5個兄弟妹的責 任,在台東中央市場擺攤賣菜。
她將賣菜累積近 千萬的所得,全數捐贈出,幫助 兒童及孤兒、蓋圖書館。
為2010年時代雜誌選為 百大影響力人物。
63 輪義
余承遠
garycyu2000@gmail.com

頭像
Gary Yu
校友
文章: 51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17日, 2010年 3:47 am
來自: 美西 羅蘭崗

Re: 佳文共賞

文章 Gary Yu » 週四 7月 19日, 2012年 8:20 pm

為什麼把魚分開來擺呢?

文:劉 墉

我常在文章裡談起蘭嶼的風景,但蘭嶼給我印象最深的卻不是山水,而是海邊遇到的一家人。

那是個傍晚,我在蘭嶼的海灘散步,看到原住民一家人正蹲在地上整理剛網到的魚,他們把魚小心地分成四堆,也可以說是四種等級。

「為什麼把魚分開來擺呢?」我當時好奇的問。

男人用生硬的國語,指最好的一堆魚說:「男人魚」!又指剩下的兩堆:「女人魚!小孩魚」!最後指著顯然又少又差的魚說:「老人魚!老人吃的」。

15年了,那海邊一家老小的畫面,至今仍清晰地映在我的眼前,甚至可以說深深烙在我心上。

我常想:為什麼老人要吃最差的東西,又為什麼當時那老人家,竟抬起頭來,對我一笑?

今天我到朋友家做客,再一次遭到這種震撼!晚餐之後,我指著餐桌上的殘羹剩菜,對主人客氣的說:「你準備的太豐盛了,剩下這些多可惜!」

豈知主人才六、七歲的小孩竟毫不考慮搭了腔:「不可惜,奶奶吃的。」

「我婆婆等一下會下來吃。」女主人說。

看見我十分驚訝,又解釋:「她不喜歡一起吃,叫她吃好的,她還不高興,只有剩下來的,她才吃,而且吃的很開心。」

現在我坐在桌前寫這篇東西,想到今晚的畫面,禁不住流下淚來,我要再一次問:為什麼?

只因為老人家沒有了生產力,就該吃剩的?就該吃壞的嗎?只因為老人家「自願」、「高興」,我們就任他自生自滅嗎?

相信不少人讀過我在「點一盞心燈」裡寫的「愛吃魚頭」那篇文章。老人家臨終前,幾位好朋友燒了她最愛吃的魚頭去。

卻聽到她老人家瞞了十幾年的祕密:「魚頭雖然好吃,我也吃了半輩子,卻從來沒有真正愛吃過,只因為家裡環境不好,丈夫孩子都愛吃魚肉,只好裝作愛吃魚頭。我這輩子只希望能吃魚身上的肉,哪曾真愛吃魚頭呀!」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故事中的老人家有幸臨終時說出心裡的話,問題是這世上有多少為家庭犧牲的父母、尊長,就在晚輩們的一句「她自己喜歡」的漠視下,慢慢淍零了!

是的!他們是在笑,因為他們的犧牲有了成果,而快樂的笑!但晚輩們看到那笑,是不是也該笑呢?還是應該自慚地哭呢?!

最近我為公視「 中國文明的精神」進行評估,在讀了一百多萬字的專家論文後,印象最深刻的,竟是論文裡提到西方社會學家,於民國26年起,在中國多年的調查結果:「不要以為中國農村有許多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事實上幾乎沒有!主要的原因是農民壽命太短,平均在50歲以下,活不到多代同堂的年齡,又因為貧窮而缺乏維持大家庭需要的財富。」

我們能相信嗎?這個中國人常以為自古就盛行多代同堂的說法,竟然錯了!那是理想」,並不是事實!父母、尊長平均活不到50歲,這是多麼可悲的事!

問題是,父母不能甘旨無缺、安享天年、這又難道不是子女的恥辱嗎?過去窮,我們沒話講!今天富,我們該多麼慶幸?可是在我們慶幸的時候,是否該想想自己有沒有真盡孝,抑或又創造了一種假象!?

記得有一次,我的兒子抱著一碗魚翅湯當粉絲喝,我很不高興的說:「那是留給奶奶的」!年輕人理直氣壯地講:「奶奶說她不愛趷 ,叫我吃光算了」!奶奶是真不愛吃嗎?還是因為「愛他」,才特意留下來?

每年冬天,我的窗台上都排列著一大堆柿子。為什麼柿子一買就是十幾個?因為我發現只買幾個的時候,母親知道我愛吃,總是先搶著吃香蕉,等我叫她吃柿子時,則推說自己早吃過了水果。只有當她發現柿子多到不吃就壞的時候,才會自己主動去拿。

當我為老母挾菜,她總是拒絕,說不要吃,我就把筷子停在空中,直到挾不穩而要掉在桌上,她才不得不把碗伸過來。

問題是她哪次不是高興地吃完呢?相反地,當菜做鹹了,大家不吃,她卻搶著挾,我只好用筷子夾壓住她的筷子,以強制的方式,不准她吃,因為血壓高的人,最不能吃鹹!

「瞧!有這樣的孩子,不准老娘夾菜!」她對著一家人高興地抱怨。

我認為當我們小時候,長輩常用強制的方法對待我們,叫我一定要吃什麼,又不准吃什麼!他們這樣做是因為愛護我們!而在他們年老,成為需要照顧的「老小孩兒 」時,我們則要反過來模仿他們以前的做法。

用強力的愛!

這不是強迫,而是看穿老人家裝出來的客氣,堅持希望他們接受晚輩的孝敬。如此當有一天他們逝去,我們才可以減少許多遺憾!

因為我們為天地創造一種公平的回饋,以及無怨、無悔的愛!
63 輪義
余承遠
garycyu2000@gmail.com

頭像
Gary Yu
校友
文章: 51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17日, 2010年 3:47 am
來自: 美西 羅蘭崗

Re: 佳文共賞

文章 Gary Yu » 週四 8月 9日, 2012年 2:40 am

不要做 剪蛹的人

有一個人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
幾天後,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他就停下來觀察它。
過了幾個小時,他見到裡面的蝴蝶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看了很久也沒有一些進度,小蝴蝶好像盡了最大努力也沒有辦法出來。
這個人於是決定幫它一把,找來一雙剪刀將蛹的儘頭剪開。蝴蝶這樣就很容易出來。
但是這蝴蝶的形態有一點特別,牠的身體肥腫,翅膀又細又弱。這人繼續觀察…蝴蝶…
因為他相信翅膀會漸漸變大;而牠的身體會越來越小。這沒有發生。
小蝴蝶餘生只是托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著走。
牠永遠也不會飛行。
這個善良的人;不了解蝴蝶必須用牠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牠必須經過這個過程,

蝴蝶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牠的翅膀裡。
大自然…在此…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就是蝴蝶從蛹中…

〝掙扎出來〞;是為著〝預備〞牠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
生命裡面的〝掙扎〞是我們必須有的。
如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我們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也不會…成長。
所以當你碰到有逼迫或苦難,記得有人正為你禱告,最後你也會明白真理在你身上的計畫。
在教養孩子時,要小心喔!我們很容易就成為那〝剪蛹的人〞!
63 輪義
余承遠
garycyu2000@gmail.com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佳文共賞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8月 9日, 2012年 10:40 am

很深的哲理啊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佳文共賞

文章 徐少康 » 週一 8月 13日, 2012年 11:18 pm

別忘記重要的做人禮貌

作者: 洪蘭 | 親子天下 – 2012年8月10日 下午1:47

一位記者寄她的採訪大綱給我,開頭第一句話便是「你外子任教育部長時……」,我看了很驚訝,「外子」是對別人謙稱自己先生的詞彙,只有太太可以用,別人是不行的。文字是記者吃飯的工具,怎麼連這個都不懂呢?後來又看到一個笑話。有個男生在麵館看到想追的女生,同學慫恿他前去搭訕,他鼓起勇氣轉過頭對那女生說:「喂,你叫什麼?」女生驚訝地回答:「我叫牛肉麵。」雖是笑話卻很令人感慨,因為打招呼、稱呼別人是人際溝通的第一步,想不到現代人連這個基本禮貌都不會了。

古人教孩子是先教應對進退,《三字經》中就說「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古人是六歲進學,先學灑掃、應對、進退,學好了,才開始學認字。古人都是先從應對來看一個人的教養。在我小時候,父母說:「跟長輩說話一定要站起來,老人家沒有坐,你不能坐,沒有小孩大剌剌的坐在椅子上而長輩站著的道理。」這個禮儀學會了,讓座根本不是問題,公車上何須還得貼「請讓座給老弱婦孺」的標語呢?

衣著整潔也是一個基本的禮儀,最近碩士班甄試竟有學生穿著T恤、短褲、夾腳拖鞋前來口試,這不僅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如果你都不尊重自己,別人怎麼會尊重你呢?有些人甚至已經是別人的老師,也不知道這個禮儀。有個大學的助理教授要升等,到院教評會去報告他的案子,居然穿著無領T恤、破洞牛仔褲、涼鞋就上台了。他如此不尊重自己,當然別人也不會尊重他,他的升等就沒過了。

這種待人接物的禮貌其實就是品格,古人說:「童蒙養正」,孩子啟蒙時就要先教「正知正見」,以後就不會偏差了。難怪北歐國家的父母如果願意留在家裡自己帶小孩,政府會給父母零用錢,因為家教太重要了,影響孩子的一生。

啟蒙的重要性在於大腦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到四歲左右才成熟,但是四歲之前我們已學會很多東西,那時的學習機制主要是模仿。研究者已在人類大腦中發現鏡像神經元,找到模仿的神經機制,所以父母的身教非常重要。這也是罵人「沒有家教」會引起打架的原因,這句話把父母也罵了進去,隱含了連父母也沒有教養,因為如果父母有教養,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有教養。

現在政府在推品德教育,從學理上來看,它必須從家庭做起,父母帶頭有品德,孩子才會有品德。如果連古人都知道「小學終,至四書」,禮貌學好了才教《四書》,我們要怎麼反其道而行,沒有先教應對進退,就塞一堆植樹問題、排比、映襯……這些出社會後用不到的知識給孩子,而把最重要的做人的禮貌給忘了呢?
66輪義 小康 David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