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小穴位大健康
發表於 : 週二 6月 21日, 2011年 9:32 am
由 徐少康
《小穴位大健康》正是在人們對經絡穴位有所了解,倍感神奇時,告訴人們這些穴位名字背後有哪些故事,
如何準確定位,每個穴都有哪些治療作用,可謂應時而出。
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穴位,讓人們對穴位,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對它的來龍去脈有一個更直觀,
生動的了解,從一個對等的、親切平和的角度來切入,更容易更輕鬆地學習穴位知識,明白養生道理。
武俠小說裡常提到任督二脈,任督二脈又是哪呢?
穴位、經絡跟我們的健康有有什麼關係呢?
有興趣的校友不妨看看這《養生堂》怎麼說: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文字閱讀:
健康之源的養生密碼
人體穴位圖
Re: 小穴位大健康
發表於 : 週日 9月 18日, 2011年 4:53 am
由 徐少康
古人以「五臟六腑」作為人體內臟器官的總稱。
你可知六腑所指的是「胃」、「膽」、「膀胱」與哪三種器官?
所謂「五臟」,即心、肝、脾、肺、腎;而「六腑」即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
「三焦」包括「上焦」(橫膈以上)、「中焦」(脘腹部;「脘」、「胃的內腔」)、「下焦」(肚臍以下)。
古人相信人的內臟各有其神主宰,所以如果身體內各部份不安寧,還會影響我們的思緒,
如「六神無主」(指人心慌意亂)、「五內俱焚」(形容人心情焦急)。
漢‧張衡〈髏骷賦〉有「五內皆還,六神盡復」等語。當中所指的「五內」即「五臟」;
但「六神」並不等如「六腑」。 「六神」指心、肺、肝、腎、脾、膽,而六腑所指的六個部位,
是身體內具有受納、消化、排泄等功能,而它們的特點是中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