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二顆行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大小和地球相當,但是金星表面有濃濃的二氧化碳包圍,
溫度非常的高,在夜晚的天空中非常亮,可達到-4星等。中國古代把它叫做太白星,將金星凌日稱為『太白犯主』。
大家都知道日食發生的原因,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中間,月球將太陽遮住,地球上看不到太陽,就是日食。
而凌日發生的原因和日食很像,當行星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中間,行星距離地球較遠,看起來比較小,只遮住太陽的一小部份,
看起來就像行星凌駕於太陽之上,所以稱為凌日。只有水星和金星這兩個內行星才會發生凌日的現象〈行星運行到內合時〉,
只不過水星發生的機率較高,一百年內會發生十三次而金星凌日的機會卻小的多了。
要發生金星凌日一定要地球、金星和太陽成為一直線,金星和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速度不同,金星公轉一圈要225天,
地球公轉一圈則需365天,比例約為8:13,如果兩顆行星一起出發,1.6年後會再度相遇
但是金星公轉軌道和地球公轉軌道有3.4角度的差距,凌日一定要發生在兩者軌道的交點,8年才能再回到同一地點,
所以至少要八年才能發生一次金星凌日,但之前8:13的比例並不是剛剛好,金星運轉八圈後會提早到達原出發點,
所以金星凌日發生的時間呈現一個每四次凌日為一週期,一個大週期是243年,分別以8,121.5,8,105.5年為間隔,
上次發生的時間是1882年12月6日,距今121.5年,我們運氣很好,如果你錯過這一次,8年後2012年6月7日還會發生,
有些人一輩子都看不到呢!
在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間,天文學家們用金星凌日來測算日地距離(太陽-地球間距離)
◎刻卜勒(1571~1630)曾精確算出1631年底會發生金星凌日,可惜他還未見到就過世了,
而且當時金星凌日 發生在歐洲的日落後,所以沒人看見。
◎英國耶利米Jeremiah(1619~1641)繼刻卜勒後指出1639年12月會再發生,精確估計金星直徑約76角秒,
並求出日地距離是地球半徑的14700倍。(正確為23400倍)
◎哈雷Halley(1656~1742)是真正讓後代天文學家投入金星凌日來找出日地距離的,他有生之年並未見到金星凌日,
但在1716年估算出1761年和1769年會發生金星凌日,就鼓吹大家利用這兩次機會來算日地距離,
天文學家們組成龐大的觀測隊,120人在全球62個不同地點同時觀測,推算出日地距離為1億1千萬公里。
◎後來法國拉藍岱Lalande 根據1761年和1769年金星凌日的資料,推算出日地距離為153±1(百萬公里)。
◎而美國Simo也利用1761年、1769年和1874年、1882年這兩組金星凌日的資料,推算出日地距離為149.59±0.9(百萬公里),
相較於今日測量值是149.597870691±0.00000003(百萬公里),誤差為1/480。
http://tw.news.yahoo.com/6-6%E9%87%91%E ... 00968.html
http://www.hko.gov.hk/gts/event/event-v ... nsit_c.htm
6/6金星凌日 錯過此回再等100年
- 徐少康
- 召集人
- 文章: 4590
-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 來自: 地球
- achien
- 實習生
- 文章: 77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日, 2011年 4:28 am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