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學

有什麼好書可以介紹一下?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厚黑學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7月 26日, 2012年 5:08 am

《厚黑大全》導讀 谷照明

任何當代文化只有汲取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才能成長壯大。對傳統文化的評價就是對中國歷史的評價。對待傳統文化要有科學的態度,既要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又要反對國粹主義。自五四運動以來展開丁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優劣的論戰,至今仍在繼續。論戰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是為了從宏觀七更準確地把握傳統文化的總體特徵和精神風貌,從而把民族歷史更快地推向前進。中國傳統文化既以歷史悠久、成就輝煌而著稱於世,又以弊端叢生而遺害無窮。從某種意義上說,揭示傳統文化的缺點比挖掘傳統文化的優點更發人深省。要瞭解傳統文化的瘋疾,輯有李宗吾一系列著作的《厚黑大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本書作者李宗吾,少時,曾從孔於「後世以為楷」之語,改名為世楷,字宗儒,表示宗師儒家。後來在成都讀書時,以為儒家學說缺點殊多,宗孔干之儒家無如宗自己,遂改名為宗百,從此進入他自己認為的那種狀態:每讀古人書,必牛懷疑,以思想獨立精神審視歷史和社會,1912年,他以「獨尊」之名,撰寫了轟動—時的《厚黑學》,以後陸續寫了—『些系列文章,其中包括1927年發表的《我對聖人之懷疑》。1928年發表了《社會問題之商榷》。1936年,他將歷年所作文字的一部分,融合自己的新觀點和想法,重新以隨筆體裁整理為文,在成都《華西日報》上開闢《厚黑叢話》專欄,連載發表,以後同名結集單獨成書。1936年,他還發表了被人稱為扛鼎之作的《中國學術之趨勢》。1938年,又將以前曾發表過的短文((JL、理與力學》重新整理成書同名發表。因作者認為此文所言是厚黑學在學理上之根據,所以人們稱此書為《厚黑原理》。
 
作者的基本思想線索是在研究人性中,提出了「厚顏黑心」之說,由此而生「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麗變化」之說。作者認為後者,使「厚黑學就有哲理上之根據了」。其論人性、論經濟、論政治、論國際關係、論學術,均循此線索。他自己認為世人多注意其「厚黑學」,而對其他作品「不甚注意」,其實,後者才是作者更為著重的作品。
 
這些著作八十年代又成為台灣、香港地區及日本的暢銷書。作者以強烈的使命感和敏銳的洞察力,對封建社會的政治黑暗和官場腐敗予以深刻揭露和嚴厲抨擊。文筆犀利,諷刺辛辣,許多見解令人歎為觀止。作者視角獨特,觀點新穎,自成一家,使人不能不佩服其對傳統文化的切膚感受與妙悟能力。
 
《厚黑大全》收集了李宗吾的重要論文和專著,通覽全書,可以瞭解作者的思想全貌。就學術價值和歷史地位而言,《厚黑學》、《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厚黑叢話》、《中國學術之趨勢》、《社會問題之商榷》堪稱是李宗吾的代表作。
 
《厚黑學》是作者的壓軸之作,』作者以為如果不是徹底的厚顏與黑心,就不能成為大奸大雄。他將厚黑學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代表人物是堯舜,學說是孔孟之道。其特徵是人民渾渾盛題,無所謂厚無所謂黑,純是天真浪漫,人人皆處童心狀態。此時提倡道德,欲返民風於太古。第二時期,代表人物是劉備、曹操,劉備是厚顏的代表,曹操是黑心的典型,學說是作者的《厚黑學》。其特徵是人民知識漸增,機變百出,世故奸猾,陰險狡詐。第三時期,代表人物還未出現,學說是作者的《心理與力學》。其特徵是以孔孟之道行曹劉之術。在第三時期,即使孔孟復生,必歸失敗者,謂其無曹劉之術也;曹劉復生,亦歸失敗者,謂其無孔孟之心也。作者認為他所處的時代是第二時期末,第三時期初。
 
作者撞笑怒罵,妙語連珠,通過刻劃封建社會某些政治家的真實肖像,徹底剝下了他們的畫皮。作者以三國時代的曹操、劉備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使讀者得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曹操和劉備是三國時期的一代易雄。經過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傳播,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在作者看來,曹換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皇后皇子,並鼓吹「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人生哲學,
 
好雄的嘴臉暴露無遺。劉備的特長全在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逃西跑,喪盡廉恥。他最善哭,以騙取將士的好感。曹操和劉備是封建政治家的雙絕,中國的政治哲學在二人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被運用得爐火純青。孫權心腸之黑,彷彿曹操,無奈黑不到底,黑之程度比曹操略遜一籌;臉皮之厚,酷似劉備,無奈厚不到底,厚之程度,比劉備稽遜風騷。他雖黑但不如操,雖厚亦不如備,也不失英雄本色。曹劉孫三人各有千秋,誰也征服不了誰,於是只好天下三分。作者指出,項羽失敗正如韓信所言是由於「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氣,其病根在臉皮不厚,而劉邦獲勝全在心腸黑臉皮厚。韓信臉皮最厚,但心不黑,最後身首異處。范增心最黑,臉皮不厚,最後疽發背死。作者通過對以上典型人物的分析,終於發現了千占不傳的秘訣:一部二十四史,一言以蔽之,厚黑而已。
 
作者認為,厚黑學分三步功夫,第 步是「厚如城牆,黑如煤炭」。城牆雖厚,可用火炮轟破;煤炭雖黑,但顏色可憎,眾人不願接近它。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同第一步功夫相比雖有天壤之別,叮畢竟有形有色,別人經過細心觀察便可看出蛛絲馬跡。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進入「無聲無嗅,無形無色」之境界。臻於此境,就可以攻無不克、戰無 不勝、銳不可當、所向披靡。厚黑術被封建政治家奉為圭桌,是其爭權奪利的錦囊妙計。籬建政治家未必懂政治學,但不能不通厚黑學。
 
作者創立了厚黑學理論,從學術淵源上講,儒家的消極面是「厚學」的理論基礎,法家的消極面是「黑學」的指導思想。關於厚黑的內涵、功能,作者有一段精闢的論述,他說:「天命之謂厚黑,率厚黑之謂道,修厚黑之謂教;厚黑也者,不得須爽離也,可離而非厚黑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厚,恐懼乎其所不黑,莫險乎薄,莫危乎白,是以君子必厚黑也。喜怒哀樂皆不發謂之厚,發而無顧忌,謂之黑!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至厚黑,天下畏焉,鬼神懼焉。昏君好臣無一不厚不黑,即使名君賢由也未必又薄又自。」
 
在《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辦事二妙法》等篇中,作者通過對封建官場求官、做官、辦事技巧的剖析,戳穿了封建官吏官運亨通,青雲直上的隱秘,有些話堪稱至理明言,一語道破,讀來令人茅塞頓開。所謂求官六字真言即空、貢、沖、捧、恐、送。空即別無他求,一心求官,不達目的決不罷休;貢即善於投機鑽營,逢場做戲;沖即出語驚人、譁眾取寵;捧即溜鬚拍馬,曲意逢迎;恐即對上司表面上阿澳奉承,實際上暗擊對方要害;送即損公肥私、請客送禮。所謂做官六字真言是空、恭、繃、凶、聾、弄。空即凡事不必認真,難得糊塗;恭即對上司卑躬屈膝,脅肩餡笑;繃即對下屬和百姓假裝滿腹經論、威風凜凜;凶即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要不揮手段,而表面上又要溫良恭儉讓,以仁義之名行厚黑之實;聾即對批評裝聾作啞,充耳不聞;弄即千方百計中飽私囊。只有會求官,才能高官得做、駿馬任騎;只有會做官,才能官運長久,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封建官吏雖有正意、誠心、修身的信條與理想,但普遍缺乏政治道德,貪官污吏的氾濫成災是厚黑學廣有市場的必然產物。所謂辦事二妙法是指鋸箭法和補鍋法。戰國管仲和東晉王導是將二妙法運用得天衣無縫的典範。辦事二妙法是封建政治家在政治舞台上縱橫摔園,常勝不敗的政治秘密。
 
作者將牛頓的萬有引力學說應用到心理學中,創一臆說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寫成專著即((JC理與力學》。作者認為,一部二十四史是人類心理留下來的影像,取歷史上的事跡,依力學規律繪出圖來,即知人事紛紛擾擾,皆有一定軌道,感情之深淺與距離之遠近成比例。一個人以自我為中心構成一個小圈,』其親、兄、鄰人、本省人、本國人、外國人依次構成逐漸放大、逐漸疏遠的大圈。孟子主張性善論,他站在最裡圈向外看去,見得凡人的天性,都是孩提愛親,稍長愛兄,再進則愛黑學與諸子百家學說是相通的,周秦諸子從老子到韓非子都在研究厚黑學,只是未發明厚黑學名詞罷了。道法兩家學說,根本上原是相通的,斂之則為老子之清靜無為,發之則為韓非之酷刑慘烈。卑弱者,斂之之時,所謂厚也;可畏者,發之之時也,所謂黑也。
 
《中國學術之趨勢》包括四部分:老子與請教之關係、宋儒與川蜀文化、宋儒與道統、中西文化之融合。作者主要分析了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的特徵,並對儒道兩家的關係及二者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地位給予了新的說明。作者認為中國學術有兩個最發金時期,第一是周秦諸子,第二是趙宋諸儒,此二期之學術都有創造性。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是周秦學術之繼承;元明是趙宋學術之發展,清朝則是漢宋學術之融合,局秦是中國學術獨立發達時期,趙宋是中國學術和印度學術融合時期。作者認為周秦諸子的代表是老於而不是孔子,趙宋諸儒的代表是程明道而不是未子。若從淵源論,此說成立,若從影響論,孔子與朱子才是兩個時期的代表。
 
老子就致虛守靜、歸根覆命而言,屬出世法,莊列關尹諸人,走的是這條路;就以正治國,以奇用兵而言,屬人世法,孔墨申韓諸子,走的是這條路。老子將人世法和出世法冶於一爐,一以貫之,故可總結周秦學術的全體。作者認為老子哲學是先秦譜子百家學說之總綱,該命題體現了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把握。作者看來,後人誤解了老子的無為思想,老於思想從根本上講是有為而不是無為。老子說:「我無為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麗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我無為、好靜、無事、無慾是無為,而使民化民正、民富民樸是有為。老子又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宇作流字解,則道德仁義禮五者,是連貫而下的。老子洞明萬物變化的軌道,有得於心,故老子言道德,作為老子的弟子,孔子重仁,孟子重義,萄子重禮,韓非重刑,從而完成了先
秦學術的演化過程。
 
作者在闡述了老子無為思想的實踐意義後,又探索了老子「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之本意,老子並非否定人類文86,而是強調只有除去自己的意思,達到無知無慾之境界,才能窺見宇宙自然之理。世人不解老子本意者多矣,只有莊子對此心領神會,給予了恰如其分的解釋。作者又分析了儒釋道三教之同異,概言之就是:佛家專盲出世法,儒家專言世間法,道家則把出世法與世間法打通為一,而宋學是儒釋道三家學說的集大成。兩漢時期,儒道兩家互相排斥,至兩晉,王粥曾注《易經》和《老子》,試圖融合儒道。唐代儒道佛三足鼎立,到唐末,三教合一的趨向已初露端倪。到宋代,經過宋儒堅持不懈的努力,使儒釋道三家定於一尊,成為宋學。宋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盛時期,無論是文學、藝術(繪畫、書法),還是學術,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哲人輩出,學派林立,周敦頤、邵雍、二程、二蘇、朱嘉、陸象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至宋,孔老盂苟完成了由分立到合流的歷史性轉變,這是宋儒的開創性貢獻。
 
作者對宋儒既有讚揚,又有批評。他認為宋儒最令人佩服的,是把儒釋道三教從學理上融合為一,其最不令人佩服的,就是門戶之見太深,即以孔子和程朱的是非為是非,道統觀也由此產生。有末一代,學者之間排斥異端,互相攻汗,朱陸分派是學人相輕的前車。宋儒的最大缺陷就是心胸狹窄,容不得不同學術觀點與己爭鳴,學闊氣太濃。門戶之見是版害學術自由的天敵,而宋儒恰人此誤區。對中西文化的差異,作者也多有卓見。在作者看來,西方人以個人為起點,重在於身有益;中國人以心宇為起點,重在問心無愧。自由競爭西方學術思想的最大特色,而人我之間之衝突,是中國學術思想最精粹且為西方所不及的地方。印度講出世法,西方講世間法,老子將出世法與世間法融為一體。作者主張,整理宋儒的理學,去其拘迂的教條,取其圓通的方法,與西方的學術思想融會貫通,以創造出新世界新的學術思想,為人類謀取最大的幸福。作者發現老子無為思想與西洋民主思想是相通的,並舉嚴(復)批老子為證。我們看來,中國古代沒有完整而系統的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思想,老子之無為思想與西方民主思想大相逕庭,絕不可同日而語。
 
作者認為中西方具有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西方人用「物理」方法,窺見了宇宙自然之理,因而創立了各門自然科學;中國人用「論理」方法,窺見了宇宙自然之理,因而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若將中西方思想結合起來,則可取長補短,相映生輝。西方人把個人、國家、社會看成是互不相容的三極,彼此互相衝突g而中國則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統一在一起。相比之下,作者認為儒家思想博大而圓滿,圓滿面完美。其實
 
作者此論大謬不然,個人、國家、社會只有保持合適的距離,個人才能擁有充分的自由,既能享受國家與社會勿保護,又能免受國家與社會的壓迫,而中國式的家國同構恰恰是宗法制度得以長期延續的文化基因,而宗法制度又是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的最重要的社會基礎。
 
《社會問題之商榷》一』文,選取了原書的五個部分:公私財產之區分、人性善惡之研究、世界進化之軌道、理想社會之構想、各種學說之調和。作者認為地球生產力(如各種自然資源)和機器生產力(女DfE宗固定資產)是公有財產,不論是私人用強力佔據的,或是用金錢買賣的;人的腦力體力是私有財產,如果要使用它,必須給予相當的代價。作者的劃分顯然不符合政治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和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也不是對未來社會的科學預測。在歷史發展的各種社會形態中,地球生產力和機器生產力均可成為私有財產,而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人的腦力體力井非純粹的私有財產,因為個人對自己的腦力和體力沒有支配權或完全的支配權,作者的分類具有濃厚的空想主義色彩。
 
人性的本質為何,是中國哲學史上沒有定解的懸案,告子主張性無善無惡,孟子主張性善,萄子主張性惡,眾說紛壇,莫衷一是。亞當‧斯密認為人性是自私的,且自私有益於社會的進步。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等認為人性是善的,人類的痛苦是罪惡的社會制度造成的。作者認為人性無所謂善,無所謂惡,善惡二宇都是強加之詞。孔盂以性善論為基礎,主張以道德治國,申韓以性惡論為基礎,主張以法律治國,二者各執一端,均有流弊,而理想的治國之術當採用物理學原理,制定國家制度時,使離心向心二力保持平衡,猶如地球繞日一般。作者以孫中山的研究政治理論為例,說明兩種力量保持平衡才有助於社會穩定。孫中山曾說:「政治裡頭,有兩個力量,一個是自由的力量,一個是維持秩序的力量。……自由太過,便成了無政府,束縛太緊,便成專制,古今中外數千年來,政治變化總不外乎這兩個力量之往來行動。」
 
作者在總結了歷史發展的規律後得出了世界進化之軌道,即社會進化是以螺旋線進行,不是以直線進行。螺旋式的狀態,是縱的方面越深,橫的方面越寬,這與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完全符合。作者認為世界的趨勢,總是由數小國合併為一大國,由數大國合併成一更大國,國家漸合漸大,國數兩昔御少。國際聯盟是世界混一的前兆,世界語是全球同文的萌芽。作者通過我國兵制三時期、婿姻制度三時期,歐洲自由三埋藏和財產分配方法三時期來證明人類社會螺旋式發展的真理。對內調和,對外奮鬥是貿穿作者對內對外政策的一條主線,即以全民族的愛國主義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構想是:地球生產力和機器生產力完全歸公,人的腦力體力完全歸私;使用機器的工業歸公,不用機器的工業歸私;大商業歸公,小商Jk歸私;貸款的利息,一半歸公,一半歸私;國際貿易歸公,國內貿易歸私。作者又認為只有把各種學說加以調和,才能建立圓滿而完整的理論,他把性善與性惡、利人lJ利己、個人主義與社會主義、唯心與唯物、知難行易與知易行難,種種互相反對的學說,加以研究之後得出『個結論:「無論古今中外,凡有互相反對之二說,雙方俱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經過長時間之爭辯,仍對峙不下者,此二說一定可以並存,一定是各得真理之一半,我們把兩說合而為一,理論就圓滿了。」
 
《厚黑大全》等書是作者用奇特的思維方式寫成的奇書,但書中有的觀點是錯誤的,有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作者不是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去剖析人的行為和政治現象,在他看來,政治學就是厚黑學,政治家就是厚黑徒,不免以偏概全,—葉障目,不見泰山。作者不能用一分為::的觀點去評價歷史人物,好像一位政治家有了一些厚黑行為就應全盤否定。作者以純粹學者的眼光去考察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難免有書生氣。他不太瞭解政治,以至將政治鎬略也視為厚黑行為。作者關於歷史與學術的一些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經不起實踐的檢驗。儘管這些書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無庸置疑,它們對讀者是開卷有益的,而對研究中國思想史的專業人員,則提供了有用的資料。

1992年歲末於北京大學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厚黑學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7月 26日, 2012年 5:09 am

《厚黑學》自序

我於民國元年,曾寫一文曰《厚黑學》,此後陸陸續續寫了些文字,十六年匯刻一冊,名曰《宗吾臆談》,中有一文,曰《解決社會問題之我見》。十七年擴大之為一單行本,曰《社會問題之商榷》。近年復有些新感想,乃將歷年所作文字,拆散之,連同新感想,用隨筆體裁,融合寫之,名曰《厚黑叢話》。自民國二十四年八月一日起,每日寫一二段,在成都《華西日報》發表,以約有二萬字為一卷,每兩卷印一單行本,現已寫滿六卷。我本是閒著無事,隨意寫來消遣,究竟寫若干長,寫至何時止,我也無一定計劃,如心中高興,就長期寫去,如不高興,隨時都可終止。惟文辭過於散漫,閱者未免生厭,而一般人所最喜歡者,是聽我講厚黑學,因將二十三年北平所印《厚黑學》單行本,略有點竄,重行付印,用供眾覽。

許多人勸我把《宗吾臆談》和《社會問題之商榷》重印,我覺得二書有許多地方,應該補充,叫我一一修改,又覺麻煩,因於叢話中,信筆寫去,讀者只讀叢話,即無須再讀二書,因二書的說法和應該補充之點,業已融化叢話中了。

十六年刊《宗吾臆談》,李君澄波,周君雁翔,曾作有序。十七年刊《社會問題之商榷》,吳君毓江,郝君德,姚君勤如,楊君仔耘,均作有序。一併刊列卷首,聊作《厚黑叢話提要》,俾讀者知道叢話內容之大概,苟無暇晷,即無須再讀叢話。

《宗吾臆談》和《社會問題之商榷》,業已各檢二本,寄存四川圖書館,因憶自非家中尚有數本,撮取來一併郵寄南京、北平及其他圖書館存儲,借表現在所寫《厚黑叢話》與昔年思想仍屬一貫也。

二十五年四月十二日李宗吾於成都。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厚黑學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7月 26日, 2012年 5:11 am

一 緒  論

我讀中國歷史,發現了許多罅漏,覺得一部二十四史的成敗興衰和史臣的論斷,是完全相反的;律以聖賢所說的道理,也不符合。我很為詫異,心想古來成功的人,必定有特別的秘訣,出於史臣聖賢之外。我要尋它這個秘訣,苦求不得,後來偶然推想三國時候的人物,不覺恍然大悟,古人成功的秘訣,不過是臉厚心黑罷了。

由此推尋下去,一部二十四史的興衰成敗,這四個字確可以包括無遺;我於是乎作一種詼諧的文字,題名《厚黑學》,分為三卷:上卷厚黑學,中卷厚黑經,下卷厚黑傳習錄。民國元年三月,在成都《公論日報》上披露出來。那個時候,這種議論,要算頂新奇了,讀者嘩然。中卷還未登完,我受了朋友的勸告就停止了。不料從此以後,「厚黑學」三字,竟洋溢乎四川,成為普通的名詞;我到了一個地方,就有人請講《厚黑學》,我就原原本本的從頭細述。聽者無不點頭領會,每每歎息道:「我某事的失敗,就是不講厚黑學的緣故。」又有人說:「某人聲威赫赫,就是由於《厚黑學》研究得好。」有時遇了不相識的人,彼此問了姓名,他就用一種很驚異的聲調問我:「你是不是發明厚黑學的李某?」抑或旁人代為介紹道:「他就是發明厚黑學的李宗吾。」更可笑者:學生做國文的時候,竟有用這個名詞的,其傳播的普遍,也就可以想見了。

我當初本是一種遊戲的文字,不料會發生這種影響,我自己也十分詫異,心想這種議論,能受眾人的歡迎,一定與心理學有關係。我於是繼續研究下去,才知道厚黑學是淵源於性惡說,與王陽明的「致良知」淵源於性善說,其價格是相等的。古人說:「仁義是天性中固有之物。」我說:「厚黑是天性中固有之物。」陽明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說得頭頭是道,確鑿不移。我說:「小兒見了母親口中的糕餅,自然會取來放在自己口中,在母親懷中吃東西的時候,見他哥哥來了,自然會用手推他打他。」也說得頭頭是道,確鑿不移。陽明講學,受一般人歡迎,所以《厚黑學》也受一般人歡迎。

有孟子的性善說,就有荀子的性惡說與之對抗,有王陽明的「致知良」三字,這「厚黑學」三字,也可與之對抗;究竟人性是怎樣做起的,我很想把他研究出來,尋些宋、元、明、清講學的書來看,見他所說的道理,大都是支離穿鑿,迂曲難通,令人煩悶欲死。我於是乎把這些書拋開,用研究物理學的方法來研究心理學,才知道心理學與力學是相通的。我們研究人性,不能斷定他是善是惡,猶之研究水火之性質,不能斷定他是善是惡一樣。

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俱是一偏之見,我所講的《厚黑學》,自然是更偏了,其偏的程度,恰與王陽明「致知良」之說相等;讀者如果不明瞭這個道理,認真厚黑起來,是要終歸失敗的,讀者能把我著的《心理與力學》看一下,就自然明白了。但是我們雖不想實行厚黑,也須提防人在我們名下施行厚黑,所以他們的法術,我們不能不知道。



二 厚 黑 學

我自讀書識字以來,就想為英雄豪傑,求之四書五經,茫無所得,求之諸子百家,與夫廿四史,仍無所得,以為古之為英雄豪傑者,必有不傳之秘,不過吾人生性愚魯,尋他不出罷了。窮索冥搜,忘寢廢食,如是者有年,一旦偶然想起三國時幾個人物,不覺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為英雄豪傑者,不過面厚心黑而已。

三國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后皇子,悍然不顧,並且明目張膽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於極點了。有了這樣本事,當然稱為一世之雄了。

其次要算劉備,他的特長,全在於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為恥,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得維妙維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功,所以俗語有云:「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稱雙絕;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此外還有一個孫權,他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彷彿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駕下稱臣,臉皮之厚,彷彿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備,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他們三個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開來,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服你,那時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為三。

後來曹操、劉備、孫權,相繼死了,司馬氏父子乘時崛起,他算是受了曹劉諸人的薰陶,集厚黑學之大成,他能欺人寡婦孤兒,心之黑與曹操一樣;能夠受巾幗之辱,臉皮之厚,還更甚於劉備;我讀史見司馬懿受辱巾幗這段事,不禁拍案大叫:「天下歸司馬氏矣!」所以得到了這個時候,天下就不得不統一,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諸葛武候,天下奇才,是三代下第一人,遇著司馬懿還是沒有辦法,他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終不能取得中原尺寸之地,竟至嘔血而死,可見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敵手。

我把他幾個人物的事,反覆研究,就把這千古不傳的秘訣,發現出來。一部二十四史,可一以貫之:「厚黑而己。」茲再舉漢的事來證明一下。

項羽拔山蓋世之雄。咽鳴叱吒,千人皆廢,為什麼身死東城,為天下笑!他失敗的原因,韓信所說:「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兩句話,包括盡了。婦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氣,其病根在臉皮不厚。鴻門之宴,項羽和劉邦,同坐一席,項莊已經把劍取出來了,只要在劉邦的頸上一劃,「太高皇帝」的招牌,立刻可以掛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被劉邦逃走。垓下之敗,如果渡過烏江,捲土重來,尚不知鹿死誰手?他偏偏又說:「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我念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些話,真是大錯特錯!他一則曰:「無面見人」;再則曰:「有愧於心。」究竟高人的面,是如何長起得,高人的心,是如何生起得?也不略加考察,反說:「此天亡我,非戰之罪」,恐怕上天不能任咎吧。

我們又拿劉邦的本事研究一下,史記載:項羽問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鬥力。」請問笑謝二字從何生出?劉邦見酈生時,使兩女子洗腳,酈生責他倨見長者,他立刻輟為之謝。還有自己的父親,身在俎下,他要分一杯羹;親生兒女,孝惠魯元,楚兵追至,他能夠推他下車;後來又殺韓信,殺彭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請問劉邦的心子,是何狀態,豈是那「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的項羽,所能夢見?太史公著本紀,只說劉邦隆準龍顏,項羽是重瞳子,獨於二人的面皮厚薄,心之黑白,沒有一字提及,未免有愧良史。

劉邦的面,劉邦的心,比較別人特別不同,可稱天縱之聖。黑之一字,真是「生和安行,從心所欲不逾矩」,至於厚字方面,還加了點學歷,他的業師,就是三傑中的張良,張良的業師,是圮上老人,他們的衣缽真傳,是彰彰可考的。圮上受書一事,老人種種作用,無非教張良臉皮厚罷了。這個道理,蘇東坡的留候論,說得很明白。張良是有夙根的人,一經指點,言下頓悟,故老人以王者師期之。這種無上妙法,斷非鈍根的人所能瞭解,所以史記上說:「良為他人言,皆不省,獨沛公善之,良曰,沛公殆天授也。」可見這種學問,全是關乎資質,明師固然難得,好徒弟也不容易尋找。韓信求封齊王的時候,劉邦幾乎誤會,全靠他的業師在旁指點,彷彿現在學校中,教師改正學生習題一般。以劉邦的天資,有時還有錯誤,這種學問的精深,就此可以想見了。

劉邦天資既高,學歷又深,把流俗所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一一打破,又把禮義廉恥,掃除淨盡,所以能夠平蕩群雄,統一海內,一直經過了四百幾十年,他那厚黑的餘氣,方才消滅,漢家的系統,於是乎才斷絕了。

楚漢的時候,有一個人,臉皮最厚,心不黑,終歸失敗,此人為誰?就是人人知道的韓信。胯下之辱,他能夠忍受,厚的程度,不在劉邦之下。無奈對於黑字,欠了研究;他為齊王時,果能聽蒯通的話當然貴不可言,他偏偏系念著劉邦解衣推食的恩惠,冒冒昧昧地說:「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後來長樂鐘室,身首異處,夷及九族。真是咎由自取,他譏誚項羽是婦人之仁,可見心子不黑,作事還要失敗的,這個大原則,他本來也是知道的,但他自己也在這裡失敗,這也怪韓信不得。

同時又有一個人,心最黑,臉皮不厚,也歸失敗,此人也是人人知道的,姓范名增。劉邦破咸陽,系子嬰,還軍壩上,秋毫不犯,范增千方百計,總想把他置之死地,心子之黑,也同劉邦彷彿;無奈臉皮不厚,受不得氣,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王,增大怒求去,歸來至彭城,疽後背死,大凡做大事的人,那有動輒生氣的道理?「增不去,項羽不亡」,他若能隱忍一下,劉邦的破綻很多。隨便都可以攻進去。他忿然求去,把自己的老命,把項羽的江山,一齊送掉,因小不忍,壞了大事,蘇東坡還稱他為人傑,未免過譽?

據上面的研究,厚黑學這種學問,法子很簡單,用起來卻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劉邦司馬懿把它學完了,就統一天下;曹操劉備各得一偏,也能稱孤道寡,割據爭雄;韓信、范增,也是各得一偏,不幸生不逢時,偏偏與厚黑兼全的劉邦,並世而生,以致同歸失敗。但是他們在生的時候,憑其一得之長,博取王候將相,炫赫一時,身死之後,史傳中也佔了一席之地,後人談到他們的事跡,大家都津津樂道,可見厚黑學終不負人。

上天生人,給我們一張臉,而厚即在其中,給我們一顆心,而黑即在其中。從表面上看去,廣不數寸,大不盈掬,好像了無奇異,但,若精密的考察,就知道它的厚是無限的,它的黑是無比的,凡人世的功名富貴、宮室妻妾、衣服車馬,無一不從這區區之地出來,造物生人的奇妙,真是不可思議。鈍根眾生,身有至寶,棄而不用,可謂天下之大愚。

厚黑學共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牆,黑如煤炭」。起初的臉皮,好像一張紙,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牆了。最初心的顏色,作乳白狀,由乳色而炭色、而青藍色,再進而就黑如煤炭了。到了這個境界,只能算初步功夫;因為城牆雖厚,轟以大炮,還是有攻破的可能;煤炭雖黑,但顏色討厭,眾人都不願挨近它。所以只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深於厚學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點不動,劉備就是這類人,連曹操都拿他沒辦法。深於黑學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買主越多,曹操就是這類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傾心歸服,真可謂「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夠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淵之別,但還露了跡象,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本事,我們一眼就看出來了。

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至厚至黑,天上後世,皆以為不厚不黑,這個境界,很不容易達到,只好在古之大聖大賢中去尋求。有人問:「這種學問,哪有這樣精深?」我說:「儒家的中庸,要講到『無聲無臭』方能終止;學佛的人,要講到『菩提無樹,明鏡非台』,才算正果;何況厚黑學是千古不傳之秘,當然要做到『無形無色』,才算止境」。

總之,由三代以至於今,王候將相,豪傑聖賢,不可勝數,苟其事之有成,無一不出於此;書冊俱在,事實難誣,讀者倘能本我指示的途徑,自去搜尋,自然左右逢源,頭頭是道。


三 厚 黑 經

李宗吾曰:「不薄之謂厚,不白之謂黑。厚者天下之厚臉皮,黑者天下之黑心子。此篇乃古人傳授心法,宗吾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世人。其書始言厚黑,中散為萬事,末復合寫厚黑。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面與心。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天命之謂厚黑,率厚黑之謂道,修厚黑之謂教;厚黑也者,不得須臾離也,可離非厚黑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厚,恐懼乎其所不黑,莫險乎薄,莫危乎白,是以君子必厚黑也。喜怒哀樂皆不發謂之厚,發而無顧忌,謂之黑。厚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黑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厚黑,天地畏焉,鬼神懼焉。」

右第一章,宗吾述古人不傳之秘以立言,首明厚黑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實厚黑備己於而不可離,次言存養厚黑之要,終言厚黑功化之極。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仁義,而充其本然之厚黑。所謂一篇之體要是也。以下各章,雜引宗吾之言,以終此章之義。

宗吾曰:「厚黑之道,易而難。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曹、劉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曹、劉亦有所不能焉。厚黑之大,曹劉猶有所憾,而況於世人乎!」

宗吾曰:「人皆曰予黑,騙而納諸煤炭之中,而不能一色也;人皆曰予厚,遇乎炮彈,而不能不破也。」

宗吾曰:「厚黑之道,本諸身,征諸眾人,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宗吾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厚黑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宗吾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厚黑者而從之,其不厚黑者而改之。」

宗吾曰:「天生厚黑於予,世人其如予何?」

宗吾曰:「十室之邑,必有厚黑如宗吾者焉,不如宗吾之明說也。」

宗吾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厚黑,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宗吾曰:「如有項羽之才之美,使厚且黑,劉邦不足觀也已!」

宗吾曰:「厚黑之人,能得千乘之國;苟不厚黑,簞食豆羹不可得。」

宗吾曰:「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厚黑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宗吾曰:「道學先生;厚黑賊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曹劉之道,故曰:厚黑之賊也。」

宗吾曰:「無惑乎人之不厚黑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人講厚黑亦罕矣!吾退而道學先生至矣!吾其如道學先生何哉?今夫厚黑之為道,大道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宗吾發明厚黑學者也,使宗吾誨二人厚黑,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宗吾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道學先生將至,思竊聖賢之名而居之,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其資質弗若欺?曰:非也。」

宗吾曰:「有失敗之事於此,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厚;其自反而厚矣,而失敗猶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黑;其自反而黑矣,其失敗猶是也,君子曰:反對我者,是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用厚黑以殺禽獸,又何難焉?」

宗吾曰:「厚黑之道,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而未嘗不可幾及也。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身不厚黑,不能行於妻子,使人不以厚黑,不能行於妻子。」

我著厚黑經,意在使初學的人便於諷誦,以免遺忘。不過有些道理,太深奧了,我就於經文上下加以說明。

宗吾曰:「不曰厚乎,磨而不薄;不曰黑乎,洗而不白。」後來我改為:「不曰厚乎,越磨越厚;不曰黑乎,越洗越黑。」有人問我:「世間哪有這種東西?」我說:「手足的繭疤,是越磨越厚;沾了泥土塵埃的煤炭,是越洗越黑。」人的面皮很薄,慢慢的磨練,就漸漸地加厚了;人的心,生來是黑的,遇著講因果的人,講理學的人,拿些道德仁義蒙在上面,才不會黑,假如把他洗去了,黑的本體自然出現。

宗吾曰:「厚黑者,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天生庶民,有厚有黑,民之秉彝,好是厚黑。」這是可以試驗的。隨便找一個當母親的,把她親生孩子抱著吃飯,小孩見了母親手中的碗,就伸手去拖,如不提防,就會被他打爛;母親手中拿著糕餅,他一見就伸手來拿,如果母親不給他,把糕餅放在自己口中,他就會伸手把母親口中糕餅取出,放在他自己的口中。又如小孩坐在母親的懷中吃奶或者吃餅的時候,哥哥走至面前,他就要用手推他打他。這些事都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這即是「良知良能」了。把這種「良知良能」擴充出去,就可建立驚天動地的事業。唐太宗殺他的哥哥建成,殺他的弟弟元吉,又把建成和元吉的兒子全行殺死,把元吉的妃子納入後宮,又逼著父親把天下讓與他。他這種舉動,全是把當小孩時,搶母親口中糕餅和推哥哥、打哥哥那種「良知良能」擴充出來的。普通人,有了這種「良知良能」不知道擴充,惟有唐太宗把它擴充了,所以他就成為千古的英雄。故宗吾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於至而與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厚也,黑也。英雄特擴充我面與心之所同然耳。」

厚黑這個道理,很明白的擺在面前,不論什麼人都可見到,不過剛剛一見到,就被感應篇、陰騭文或道學先生的學說壓伏下去了。故宗吾曰:「牛山之木嘗美矣,斧斤伐之,非無萌孽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其濯濯也。雖存乎人者,豈無厚與黑哉!其所以摧殘其厚黑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則其厚黑不足以存。厚黑不足以存,則欲為英雄也難矣!人見其不能為英雄也,而以為未嘗有厚黑焉,是豈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養,厚黑日長;苟失其養,厚黑日消。」

宗吾曰:「小孩見母親口中有糕餅,皆知搶而奪之矣,人能充其搶母親口中糕餅之心,而厚黑不可勝用也,足以為英雄為豪傑。是之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苟不充之,不足以保身體,是之謂『自暴自棄』。」

有一種天資絕高的人,他自己明白這個道理,就實力奉行,秘不告人。又有一種人資質魯鈍的人,已經走入這個途徑,自己還不知道。故宗吾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厚黑者眾也。」

世間學說,每每誤人,惟有厚黑學絕不會誤人,就是走到了山窮水盡,當乞丐的時候,討口,也比別人多討點飯。故宗吾曰:「自大總統以至於乞兒,壹是皆以厚黑為本。」

厚黑學博大精深,有志此道者,必須專心致志,學過一年,才能應用,學過三年,才能大成。故宗吾曰:「苟有學厚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四 厚黑傳習錄

有人問我道:「你發明厚黑學,為什麼你做事每每失敗,為什麼你的學生的本領還比你大,你每每吃他的虧?」我說:「你這話差了。凡是發明家,都不可登峰造極。儒教是孔子發明的,孔子登峰造極了,顏、曾、思、孟去學孔子,他們的學問,就比孔子低一層;周、程、朱、張去學顏、曾、思、孟,學問又低一層;後來學周、程、朱、張的,更低一層,愈趨愈下,其原因就是教主的本領太大了。西洋的科學則不然,發明的時候很粗淺,越研究越精深。發明蒸氣的人,只悟得汽沖壺蓋之理;發明電氣的人,只悟得死蛙運動之理。後人繼續研究下去,造出種種的機械,有種種的用途,這是發明蒸氣、電氣的人所萬不逆料的。可見西洋科學,是後人勝過前人,學生勝過先生;我的「厚黑學」與西洋科學相類。我只能講點汽沖壺蓋、死蛙運動,中間許多道理,還望後人研究,我的本領當然比學生小,遇著他們,當然失敗;將來他們傳授些學生出來,他們自己又被學生打敗。一輩勝過一輩,厚黑學自然就昌明瞭!」

又有人問道:「你把厚黑學講得這樣神妙,為什麼不見你做出一些轟轟烈烈的事情?」我說道:「我試問:你們的孔夫子,究竟做出了多少轟轟烈烈的事情?」他講的為政為邦,道千乘之國,究竟實行了幾件?曾子著一部《大學》,專講治國平天下,請問他治的國在哪裡?平的天下在哪裡?子思著了一部《中庸》,說了些中和位育的話,請問他中和位育的實際安在?你不去質問他們,反來質問我,明師難遇,至道難聞,這種『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你聽了還要懷疑,未免自誤。」

我把厚黑學發表出來,一般人讀了,都說道:「你這門學問,博大精深,難於領悟,請指示一條捷徑。」我問他:「想做什麼?」他說:「我想弄一個官來做,並且還要轟轟烈烈的做些事,一般人都認為是大政治家。」我於是傳他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和辦事二妙法。

(一)求官六字真言

求官六字真言:「空、貢、沖、捧、恐、送」。此六字俱是仄聲,其意義如下:

1.空
即空閒之意,分兩種:一指事務而言,求官的人,定要把一切事放下,不工不商,不農不賈,書也不讀,學也不教,一心一意,專門求官。二指時間而言,求官的人要有耐心,不能著急,今日不生效,明日又來,今年不生效,明年又來。

2.貢
這個字是借用的,是四川的俗語,其意義等於鑽營的鑽字,「鑽進鑽出」,可以說「貢進貢出」。求官要鑽營,這是眾人知道的,但是定義很不容易下。有人說:「貢字的定義,是有孔必鑽。」我說:「錯了!只說得一半,有孔才鑽,無孔者其奈之何?」我下的定義是:「有孔必鑽,無孔也要入。」有孔者擴而大之;無孔者,取出鑽子,新開一孔。

3.沖
普通所謂之「吹牛」,四川話是「沖帽殼子」。沖的工夫有兩種:一是口頭上,二是文字上的。口頭上又分普通場所及上峰的面前兩種;文字上又分報章雜誌及說帖條陳兩種。

4.捧
就是捧場的捧字。戲台上魏公出來了,那華歆的舉動,是絕好的模範的人物。

5.恐
是恐嚇的意思,是及物動詞。這個字的道理很精深,我不妨多說幾句。官之為物,何等寶貴,豈能輕易給人?有人把捧字做到十二萬分,還不生效,這就是少了恐字的工夫;凡是當軸諸公,都有軟處,只要尋著他的要害,輕輕點他一下,他就會惶然大嚇,立刻把官兒送來。學者須知,恐字與捧字,是互相為用的,善恐者捧之中有恐,旁觀的人,看他在上峰面前說的話,句句是阿諛逢迎,其實是暗擊要害,上峰聽了,汗流浹背。善捧者恐之中有捧,旁觀的人,看他傲骨稜稜,句句話責備上峰,其實受之者滿心歡喜,骨節皆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是在求官的人細心體會。最要緊的,用恐字的時候,要有分寸,如用過度了,大人們老羞成怒,作起對來,豈不就與求官的宗旨大相違背?這又何苦乃爾?非到無可奈何的時候,恐字不能輕用。

6.送
即是送東西,分大小二種:大送,把銀元鈔票一包一包的拿去送;小送,如春茶、火肘及請吃館子之類。所送的人分兩種,一是操用捨之權者,二是未操用捨之權而能予我以助力者。

這六字做到了,包管字字發生奇效,那大人先生,獨居深念,自言自語說:某人想做官,已經說了許多(這是空字的效用),他和我有某種關係(這是貢字的效用),其人很有點才具(這是沖字的效用),對於我很好(這是捧字的效用)。但此人有點壞才,如不安置,未必不搗亂(這是恐字的效用),想到這裡,回頭看見桌上黑壓壓的,或者白亮亮的堆了一大堆(這是送字的效用),也就無話可說,掛出牌來,某缺著某人署理。求官到此,可謂功行圓滿了。於是走馬上任,實行做官六字真言。

(二)做官六字真言

做官六字真言:「空、恭、繃、凶、聾、弄」。此六字俱是平聲,其意義如下:

1.空
空即空洞的意思。一是文字上,凡是批呈詞、出文告,都是空空洞洞的,其中奧妙,我難細說,請到軍政各機關,把壁上的文字讀完,就可恍然大悟;二是辦事上,隨便辦什麼事情,都是活搖活動,東倒也可,西倒也可,有時辦得雷厲風行,其實暗中藏有退路,如果見勢不佳,就從那條路抽身走了,絕不會把自己牽掛著。

2.恭
就是卑躬折節,脅肩謅笑之類,分直接間接兩種,直接是指對上司而言,間接是指對上司的親戚朋友,丁役及姨太太等等而言。

3.繃
即俗語所謂繃勁,是恭字的反面字,指對下屬及老百姓而言。分兩種:一是儀表上,赫赫然大人物,凜不可犯;二是言談上,儼然腹有經綸,槃槃大才。恭字對飯甑子所在地而言,不必一定是上司;繃字對非飯甑子所在地而言,不必一定是下屬和老百姓,有時甑子之權,不在上司,則對上司亦不妨繃;有時甑子之權,操諸下屬或老百姓,又當改而為恭。吾道原是活潑潑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4.凶
只要能達到我的目的,他人亡身滅家,賣兒貼婦,都不必顧忌;但有一層應當注意,凶字上面,定要蒙一層道德仁義。

5.聾
就是耳聾:「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但,聾字中包含有瞎子的意義,文字上的詆罵,閉著眼睛不看。

6.弄
即弄錢之弄,川省俗語讀作平聲。千里來龍,此處結穴,前面的十一個字,都是為了這個字而設的。弄字與求官之送字是對照的,有了送就有弄。這個弄字,最要注意,是要能夠在公事上通得過才成功。有時通不過,就自己墊點腰包裡的錢,也不妨;如果通得過,任他若干,也就不用客氣了。

以上十二個字,我不過粗舉大綱,許多的精義,都沒有發揮,有志於官者可按門徑,自去研究。

(三)辦事二妙法

1.鋸箭法
有人中了箭,請外科醫生治療,醫生將箭干鋸下,即索謝禮。問他為什麼不把箭頭取出?他說:那是內科的事,你去尋內科好了。這是一段相傳的故事。

現在各軍政機關,與夫大辦事家,都是用的這種方法。譬如批呈詞:「據呈某某等情,實屬不合已極,仰候令飭該縣知事,查明嚴辦。」「不合已極」這四個字是鋸箭干,「該知事」是內科,抑或「仰候轉呈上峰核辦」,那「上峰」就是內科。又如有人求我辦一件事情,我說:「這個事情我很贊成,但是,還要同某人商量。」「很贊成」三字是鋸箭干,「某人」是內科。又或說:「我先把某部分辦了,其餘的以後辦。」「先辦」是鋸箭干,「以後」是內科。此外有只鋸箭干,並不命其尋找內科的,也有連箭干都不鋸,命其徑尋內科的,種種不同,細參自悟。

2.補鍋法
做飯的鍋漏了,請補鍋匠來補。補鍋匠一面用鐵片刮鍋底煤煙,一面對主人說:「請點火來我燒煙。」他乘著主人轉背的時候,用鐵錘在鍋上輕輕的敲幾下,那裂痕就增長了許多,及主人轉來,就指與他看,說道:「你這鍋裂痕很長,上面油膩了,看不見,我把鍋煙刮開,就現出來了,非多補幾個釘子不可。」主人埋頭一看,很驚異的說:「不錯!不錯!今天不遇著你,這個鍋子恐怕不能用了!」及至補好,主人與補鍋匠,皆大歡喜而散。

鄭莊公縱容共叔段,使他多行不義,才舉兵征討,這就是補鍋法了。歷史上這類事情是很多的。有人說:「中國變法,有許多地方是把好肉割壞了來醫。」這是變法諸公用的補鍋法。在前清宦場,大概是用鋸箭法,民國以來,是鋸箭、補鍋二者互用。

上述二妙法,是辦事的公例,無論古今中外,合乎這個公例的就成功,違反這個公例的即失敗。管仲是中國的大政治家,他辦事就是用這兩種方法。狄人伐衛,齊國按兵不動,等到狄人把衛絕了,才出來做「興滅國繼絕世」的義舉,這是補鍋法。召陵之役,不責楚國僭稱王號,只責他包茅不貢,這是鋸箭法。那個時候,楚國的實力,遠勝齊國,管仲敢於勸齊桓公興兵伐楚,可說是鍋敲爛了來補。及到楚國露出反抗的態度,他立即鋸箭了事。召陵一役,以補鍋法始,以鋸箭法終,管仲把鍋敲爛了能把它補起,所以稱為「天下才」。

明季武臣,把流冠圍住了,故意放他出來,本是用的補鍋法,後來制他不住,竟至國破君亡,把鍋敲爛了補不起,所以稱為「誤國庸臣」。岳飛想恢復中原,迎回二帝,他剛剛才起了取箭頭的念頭,就遭殺身之禍。明英宗也先被捉去,于謙把他弄回來,算是把箭頭取出了,仍然遭殺身之禍,何以故?違反公例故。

晉朝王導為宰相,有一個叛賊,他不去討伐。陶侃責備他,他覆信說:「我遵養時晦,以待足下。」侃看了這封信笑說:「他無非是『遵養時賊』罷了。」王導「遵養時賊」以待陶侃,即是留著箭頭,專等內科。諸名士在新亭流涕,王導變色曰:「當共戳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對泣?」他義形於色,儼然手執鐵錘,要去補鍋,其實說兩句漂亮話就算完事,懷、愍二帝,陷在北邊,永世不返,箭頭永未取出。王導這種舉動,略略有點像管仲,所以歷史上稱他為「江左夷吾」。讀者如能照我說的方法去實行,包管成為管子而後的第一個大政治家。



五 結  論


說了一大堆的話,在這收頭結大瓜的時候,不妨告訴讀者一點秘訣:厚黑的施用,定要糊一層仁義道德,不能把它赤裸裸的表現出來。王莽的失敗,就是由於露出了厚黑的原故。如果終身不露,恐怕王莽至今還在孔廟裡吃冷豬肉。韓非子說:「陰用其言而顯棄其身。」這個法子,也是定要的。即如我著這本《厚黑學》,你們應當秘藏枕中,不可放在桌上。假如有人問你:「你認識李宗吾嗎?」你就要做一種很莊嚴的面孔說:「這個人壞極了,他是講厚黑學的,我認他不得。」口雖這樣說,但,心裡應當供一個「大成至聖先師李宗吾之位。」你們能夠這樣做去,生前的事業,一定驚天動地,死後一定入孔廟吃冷豬肉無疑。所以我每聽見人罵我,我非常高興,說道:「吾道大行矣。」

還有一點,我前面說:「厚黑上面,要糊上一層仁義道德。」這是指遇著道學先生而言。假如遇著講性學的朋友,你同他講仁義道德,豈非自討沒趣?這個時候,應當糊上「戀愛神聖」四個字。若遇著了講馬克思的朋友,就糊上「階級鬥爭,勞工專政」八個字,難道他不喊你是同志嗎?總之,面子上應當糊以甚麼東西,是在學者因時因地,神而明之,而裡子的厚黑二字,則萬變不離其宗。有志斯學者,細細體會!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厚黑學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7月 26日, 2012年 5:12 am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

自 序

我原來是孔子的信徒,小的時候父親與我命的名,我嫌他不好,見《禮記》上孔子說,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就自己改名世楷,字宗儒,表示信從儒教之意。光緒癸卯年,我從富順赴成都讀書,與友人雷君皆同路,每日步行百里,途中無事,縱談時局,並尋些經史,彼此討論。他對於時事,非常憤慨,心想鐵肩擔宇宙,就改字鐵崖。我覺得儒家學說,有許多缺點,心想與其宗孔子,不如宗自己,因改字宗吾。從此之後,我的思想,也就改變,每讀古人的書,就有點懷疑,對於孔子,雖未宣佈獨立,卻是宗吾二字,是我思想獨立的旗幟,20多年前,已經樹立了。

我見二十四史上一切是非都是顛倒錯亂的,曾做了一本《厚黑學》,說古來成功的人,不過面厚心黑罷了,民國元年,曾在成都報紙上發表。我對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十分懷疑,做了一篇《我對於聖人之懷疑》。這篇文字,我從前未曾發表。

我做了那兩種文字之後,心中把一部二十四史,一部宋元明清學案掃除乾淨,另用物理學的規律來研究心理學,覺得人心的變化,處處是跟著力學軌道走的,從古人事跡上,現今政治上,日用瑣事上,自己心坎上,理化數學上,中國古書上,西洋學說上,四面八方,印證起來,似覺處處可通。我於是創設了一條臆說:心理之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這是我一人的拘墟之見,是否合理,不得而知,特著《心理與力學》一篇,請閱者賜教。

我應用這條臆說,覺得現在的法令制度,很有些錯誤的地方,我置身學界把學制拿來研究,曾做了一篇《考試制之商榷》,又著了一篇《學業成績考察會之計劃》,曾在成都報紙發表,並經四川教育廳印行。那個時候,我這個臆說,還未發表,文中只就現在的學制陳說利弊,我的根本原理,未曾說出,諸君能把那兩篇文字,與這篇《心理與力學》對看,合併賜教,更是感激。我近日做有一篇《推廣平民教育之計劃》,也附帶請教。

我從癸卯年,發下一個疑問道,孔孟的道理,既是不對,真正的道理,究竟在甚麼地方?這個疑團,蓄在心中,遲至二十四年,才勉強尋出一個答案,真可謂笨極了,我重在解釋這個疑問,很希望閱者指示迷途,我絕對不敢自以為是,指駁越嚴,我越是感激。如果我說錯了,他人說得有理,我就拋棄我的主張,改從他人之說,也未嘗不可。諸君有賜教的,請在報紙上發表,如能交成都國民公報社社長李澄波先生或成都新四川日刊社社長周雁翔先生代轉,那就更好了。

我從前做的《厚黑學》及《我對於聖人之懷疑》,兩種文字的底稿,早已不知拋往何處去了,我把大意寫出來,附在後面,表明我思想之過程。凡事有破壞,才有建設,這兩篇文字,算是一種破壞,目的在使我自己的思想獨立,所以文中多偏激之論,我們重在尋求真理,無須乎同已死的古人爭鬧不休,況且我們每研究一理,全靠古人供給許多材料,我們對於古人,只有感謝的,更不該吹毛求疵。這兩篇文字的誤點,我自己也知道,諸君不加以指正也使得。

中華民國十六年一月十五日李世楷序於成都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厚黑學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7月 26日, 2012年 5:14 am

《我對於聖人之懷疑》

我先年對於聖人,很為懷疑,細加研究,覺得聖人內面有種種黑幕,曾做了一篇《聖人的黑幕》。民國元年本想與《厚黑學》同時發表,因為《厚黑學》還未登載完,已經眾議嘩然,說我破壞道德,煽惑人心,這篇文字,更不敢發表了,只好藉以解放自己的思想。現在國內學者,已經把聖人攻擊得身無完膚,中國的聖人,已是日暮途窮。我幼年曾受過他的教育,本不該乘聖人之危,墜井下石,但是我要表明我思想的過程,不妨把我當日懷疑之點,略說一下。

世間頂怪的東西,要算聖人,三代以上,產生最多,層見疊出,同時可以產生許多聖人。三代以下,就絕了種,並莫產出一個。秦漢而後,想學聖人的,不知有幾千百萬人,結果莫得一個成為聖人,最高的,不過到了賢人地位就止了。請問聖人這個東西,究竟學得到學不到?如說學得到,秦漢而後,有那麼多人學,至少也該再出一個聖人;如果學不到,我們何苦朝朝日日,讀他的書,拚命去學?

三代上有聖人,三代下無聖人,這是古今最大怪事,我們通常所稱的聖人,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我們把他分析一下,只有孔子一人是平民,其餘的聖人,儘是開國之君,並且是後世學派的始祖,他的破綻,就現出來了。

原來周秦諸子,各人特創一種學說,自以為尋著真理了,自信如果見諸實行,立可救國救民,無奈人微言輕,無人信從。他們心想,人類通性,都是悚幕權勢的,凡是有權勢的人說的話,人人都能夠聽從。世間權勢之大者,莫如人君,尤莫如開國之君,兼之那個時候的書,是竹簡做的,能夠得書讀的很少,所以新創一種學說的人都說道,我這種主張,是見之書上,是某個開國之君遺傳下來的。於是道家托於黃帝,墨家托於大禹,倡並耕的托於神農,著本草的也托於神農,著醫書的,著兵書的,俱托於黃帝。此外百家雜技,與夫各種發明,無不托始於開國之君。孔子生當其間,當然也不能違背這個公例。他所托的更多,堯舜禹湯文武之外,更把魯國開國的周公加入,所以他是集大成之人。

周秦諸子,個個都是這個辦法,拿些嘉言懿行,與古帝王加上去,古帝王坐享大名,無一個不成為後世學派之祖。周秦諸子,各人把各人的學說發佈出來,聚徒講授,各人的門徒,都說我們的先生是個聖人。原來聖人二字,在古時並不算高貴,依《莊子‧天下篇》所說,聖人之上,還有天人、神人、至人等名稱,聖人列在第四等;聖字的意思,不過是聞聲知情,事無不通罷了,只要是聰明通達的人,都可呼之為聖人,猶之古時的朕字一般,人人都稱得,後來把朕字、聖字收歸御用,不許凡人冒稱,朕字、聖字才高貴起來。周秦諸子的門徒,尊稱自己的先生是聖人,也不為僭妄。孔子的門徒,說孔子是聖人,孟子的門徒說孟子是聖人,老莊揚墨諸人,當然也有人喊他為聖人。到了漢武帝的時候,表章六經,罷黜百家,從周秦諸子中,把孔子挑選出來,承認他一人是聖人,諸子的聖人名號,一齊削奪,孔子就成為御賜的聖人了。孔子既成為聖人,他所尊崇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當然也成為聖人。所以中國的聖人,只有孔子一人是平民,其餘的是開國之君。

周秦諸子的學說,要依托古之人君,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可舉例證明。南北朝有個張士簡,把他的文章拿與虞訥看,虞訥痛加詆斥。隨後張士簡把文改作,托名沈約,又拿與虞訥看,他就讀一句,稱讚一句。清朝陳修園,著了一本《醫學三字經》,其初托名葉天士,及到其書流行了,才改歸己名。有修園的自序可證。從上列兩事看來,假使周秦諸子不依托開國之君,恐怕他們的學說早已消滅,豈能傳到今日?周秦諸子,志在救世,用了這種方法,他們的學說才能推行,後人受賜不少。我們對於他們是應該感謝的,但是為研究真理起見,他們的內幕,是不能不揭穿的。

孔子之後,平民之中,也還出了一個聖人,此人就是人人知道的關羽。凡人死了,事業就完畢,惟有關羽死了過後,還干了許多事業,竟自掙得聖人的名號,又著有《桃園經》、《覺世真經》等書,流傳於世。孔子以前,那些聖人的事業與書籍,我想恐怕也與關羽差不多。

現在鄉僻之區偶然有一人得了小小富貴,講因果的,就說他陰功積得多,講堪輿的,就說他墳地葬得好,看相的,算命的,就說他面貌生庚與眾不同。我想古時的人心與現在差不多,大約也有講因果的人,看見那些開基立國的帝王,一定說他品行如何好,道德如何好,這些說法流傳下來,就成為周秦諸子著書的材料了。兼之,凡人皆有我見,心中有了成見,眼中所見的東西,就會改變形象。帶綠眼鏡的人,見凡物皆成綠色;帶黃眼鏡的人,見凡物皆成黃色。周秦諸人,創了一種學說,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古人,古人自然會改形變相,恰與他的學說符合。

我們權且把聖人中的大禹提出來研究一下。他腓無,脛無毛,憂其黔首,顏色黎墨,宛然是摩頂放踵的兼愛家。韓非子說:「禹朝諸侯於會稽,防風氏之君後至而禹斬之。」他又成了執法如山的大法家。孔子說:「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儼然是恂恂儒者,又帶點棲棲不已的氣象。讀魏晉以後禪讓文,他的行徑,又與曹丕、劉裕諸人相似。宋儒說他得了危微精一的心傳,他又成了一個析義理於毫芒的理學家。雜書上說他娶塗山氏女,是個狐狸精,彷彿是《聊齋》上的公子書生;說他替塗山氏造傅面的粉,又彷彿是畫眉的風流張敞;又說他治水的時候,驅遣神怪,又有點像《西遊記》上的孫行者,《封神榜》上的姜子牙。據著者的眼光看來,他始而忘親事仇,繼而奪仇人的天下,終而把仇人逼死蒼梧之野,簡直是厚黑學中重要人物。他這個人,光怪陸離,真是莫名其妙。其餘的聖人,其神妙也與大禹差不多。我們略加思索,聖人的內幕,也就可以了然了。因為聖人是後人幻想結成的人物,各人的幻想不同,所以聖人的形狀,有種種不同。

我做了一本《厚黑學》,從現在逆推到秦漢是相合的,又推到春秋戰國,也是相合的,可見從春秋以至今日,一般人的心理是相同的。再追溯到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就覺得他們的心理神妙莫測,盡都是天理流行,惟精惟一,厚黑學是不適用的。大家都說三代下人心不古,彷彿三代上的人心,與三代下的人心,成為兩截了,豈不是很奇的事嗎?其實並不奇。假如文景之世,也像漢武帝的辦法,把百家罷黜了,單留老子一人,說他是個聖人,老子推崇的黃帝,當然也是聖人,於是乎平民之中,只有老子一人是聖人,開國之君,只有黃帝一人是聖人。老子的心,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黃帝的心,也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其政悶悶,其民淳淳。黃帝而後,人心就不古:堯奪哥哥的天下,舜奪婦翁的天下,禹奪仇人的天下,成湯文武以臣叛君,周公以弟弒兄。我那本《厚黑學》,直可逆推到堯舜而止,三代上的人心,三代下的人心,就融成一片了。無奈再追溯上去,黃帝時代的人心,與堯舜而後的人心,還是要成為兩截的。

假如老子果然像孔子那樣際遇,成了御賜的聖人,我想孟軻那個亞聖名號,一定會被莊子奪去,我們讀的四子書,一定是老子、莊子、列子、關尹子,所讀的經書,一定是靈樞、素問,孔孟的書,與管商申韓的書,一齊成為異端,束諸高閣,不過遇著好奇的人,偶爾翻來看看,大學、中庸在禮記內,與王制、月令並列。人心惟危十六字,混在曰若稽古之內,也就莫得甚麼精微奧妙了。後世講道學的人,一定會向道德經中,玄牝之門,埋頭鑽研,一定又會造出天玄人玄,理牝欲牝種種名詞,互相討論。依我想,聖人的真相不過如是。

儒家的學說,以仁義為立足點,定下一條公例,行仁義者昌,不行仁義者亡。古今成敗,能合這個公例的,就引來做證據,不合這個公例的,就置諸不論。舉個例來說,太史公《殷本紀》說:「西伯歸,乃陰修德行善。」《周本紀》說:「西伯陰行善。」連下兩個陰字,其作用就可想見了。齊世家更直截了當說道:「周西伯昌之脫裡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可見文王之行仁義,明明是一種權術,何嘗是實心為民。儒家見文王成了功,就把他推尊得了不得。徐偃王行仁義,漢東諸侯朝者三十六國,荊文王惡其害己也,舉兵滅之。這是行仁義失敗了的,儒者就絕口不提。他們的論調,完全與鄉間講因果報應的一樣,見人富貴,就說他積得有陰德,見人觸電器死了,就說他忤逆不孝。推其本心,固是勸人為善,其實真正的道理,並不是那麼樣。

古來的聖人,真是怪極了!虞芮質成,腳踏了聖人的土地,立即洗心革面。聖人感化人,有如此的神妙,我不解管蔡的父親是聖人,母親是聖人,哥哥弟弟是聖人,四面八方被聖人圍住了,何以中間會產生鴟。清世宗呼允為何其那,允為塞思赫,翻譯出來,是豬狗二字。這個豬狗的父親也是聖人,哥哥也是聖人,鴟豬狗,會與聖人錯雜而生,聖人的價值,也就可以想見了。

李自成是個流賊,他進了北京,尋著崇禎帝后的屍,載輕宮扉,盛以柳棺,放在東華門,聽人祭奠。武王是個聖人,他走至紂死的地方,射他三箭,取黃鉞把頭斬下來,懸在太白旗上。他們爺兒,曾在紂名下稱過幾天臣,做出這宗舉動,他們的品行連流賊都不如,公然也成為惟精惟一的聖人,真是妙極了。假使莫得陳圓圓那場公案,吳三桂投降了,李自成豈不成為太祖高皇帝嗎?他自然也會成為聖人,他那闖太祖本紀,所載深仁厚澤,恐怕比周本紀要高幾倍。

太王實始翦商,王季、文王繼之,孔子稱武王纘太王、王季、文王之緒,其實與司馬炎纘懿師昭之緒何異?所異者,一個生在孔子前,得了世世聖人之名,一個生在孔子後,得了世世逆臣之名。

後人見聖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就千方百計替他開脫,到了證據確鑿,無從開脫的時候,就說書上的事跡,出於後人附會。這個例是孟子開的,他說以至仁伐至不仁,斷不會有流血的事,就斷定武成上血流漂杵那句話是假的。我們從殷民三叛,多方大誥,那些文字看來,可知伐紂之時,血流漂杵不假,只怕以至仁伐至不仁那句話有點假。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而天下之惡皆歸焉。」我也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願居上流,而天下之美皆歸焉。」若把下流二字改作失敗,把上流二字改作成功,更覺確切。

古人神道設教,祭祀的時候,叫一個人當屍,向眾人指說道:「這就是所祭之神。」眾人就朝著他磕頭禮拜。同時又以至道設教,對眾人說:「我的學說,是聖人遺傳下來的。」有人問:「哪個是聖人?」他就順手指著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說道:「這就是聖人。」眾人也把你當如屍一般,朝著他磕頭禮拜。後來進化了,人民醒悟了,祭祀的時候,就把屍撤消,惟有聖人的迷夢,數千年未醒,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竟受了數千年的崇拜。

講因果的人,說有個閻王,問閻王在何處,他說在地下。講耶教的人,說有個上帝,問上帝在何處,他說在天上。講理學的人,說有許多聖人,問聖人在何處,他說在古時。這三種怪物,都是只可意中想像,不能目睹,不能證實。惟其不能證實,他的道理就越是玄妙,信從的人就越是多。在創這種議論的人,本是勸人為善,其意固可嘉,無如事實不真確,就會生出流弊。因果之弊,流為拳匪聖人之弊,使真理不能出現。

漢武帝把孔子尊為聖人過後,天下的言論,都折衷於孔子,不敢違背。孔融對於父母問題,略略討論一下,曹操就把他殺了。嵇康非薄湯武,司馬昭也就把他殺了。儒教能夠推行,全是曹操、司馬昭一般人維持之力,後來開科取士,讀書人若不讀儒家的書,就莫得進身之路。一個死孔子,他會左手拿官爵,右手拿鋼刀,哪得不成為萬世師表?宋元明清學案中人,都是孔聖人馬蹄腳下人物,他們的心坎上受了聖人的摧殘蹂躪,他們的議論,焉得不支離穿鑿?焉得不迂曲難通?

中國的聖人,是專橫極了,他莫有說過的話,後人就不敢說,如果說出來,眾人就說他是異端,就要攻擊他。朱子發明了一種學說,不敢說是自己發明的只好把孔門的「格物致知」加一番解釋,說他的學說,是孔子嫡傳,然後才有人信從。王陽明發明一種學說,也只好把「格物致知」加一番新解釋,以附會己說,說朱子講錯了,他的學說才是孔子嫡傳。本來朱、王二人的學說,都可以獨樹一幟,無須依附孔子,無如處於孔子勢力範圍之內,不依附孔子,他們的學說萬萬不能推行。他二人費盡心力去依附當時的人,還說是偽學,受重大的攻擊。聖人專橫到了這個田地,怎麼能把真理搜尋得出來。

韓非子說得有個笑話,郢人致書於燕相國,寫書的時候,天黑了,喊「舉燭」,寫書的人,就寫上「舉燭」二字,把書送去。燕相得書,想了許久,說道,舉燭是尚明,尚明是任用賢人的意思,就對燕王說了。燕王聽他的話,國遂大治。雖是收了效,卻非原書本意,所以韓非說:「先王有郢書,後世多燕說。」究竟「格物致知」四字,作何解釋,恐怕只有手著《大學》的人才明白,朱、王二人中,至少有一人免不脫郢書燕說的批評,豈但「格物致知」四字,恐怕十三經註疏,皇清經解,宋元明清學案內面,許多妙論也逃不脫郢書燕說的批評。

學術上的黑幕,與政治上的黑幕,是一樣的。聖人與君主,是一胎雙生的,處處狼狽相依。聖人不仰仗君主的威力,聖人就莫得那麼尊崇;君主不仰仗聖人的學說,君主也莫得那麼猖獗。於是君主把他的名號分給聖人,聖人就稱起王來了;聖人把他的名號分給君主,君主也稱起聖來了。君主鉗制人民的行動,聖人鉗制人民的思想。君主任便下一道命令,人民都要遵從;如果有人違背了,就算是大逆不道,為法律所不容。聖人任便發一種議論,學者都要信從;如果有人批駁了,就算是非聖無法,為清議所不容。中國的人民,受了數千年君主的摧殘壓迫,民意不能出現,無怪乎政治紊亂;中國的學者,受了數千年聖人的摧殘壓迫,思想不能獨立,無怪乎學術銷沉。因為學說有差誤,政治才會黑暗,所以君主之命該革,聖人之命尤其該革。

我不敢說孔子的人格不高,也不敢說孔子的學說不好,我只說除了孔子,也還有人格,也還有學說。孔子並莫有壓制我們,也未嘗禁止我們別創異說,無如後來的人,偏要抬出孔子,壓倒一切,使學者的思想不敢出孔子的範圍之外。學者心坎上被孔子盤踞久了,理應把他推開,思想才能獨立,宇宙真理才研究得出來。前幾年,有人把孔子推開了,同時杜威、羅素就闖進來,盤踞學者心坎上,天下的言論,又熱衷於杜威、羅素,成一個變形的孔子,有人違反了他的學說,又算是大逆不道,就要被報章雜誌罵個不休。如果杜威、羅素去了,又會有人出來,執行孔子的任務。他的學說,也是不許人違反的。依我想,學術是天下公物,應該聽人攻擊,如果說錯了,改從他人之說,於己也無傷,何必取軍閥態度,禁人批評。

凡事以平為本。君主對於人民不平等,故政治上生糾葛;聖人對於學者不平等,故學術上生糾葛。我主張把孔子降下來,與周秦諸子平列,我與閱者諸君一齊參加進去,與他們平坐一排,把杜威、羅素諸人歡迎進來,分庭抗禮,發表意見,大家磋商,不許孔子、杜威、羅素高踞我們之上,我們也不高踞孔子、杜威、羅素之上,人人思想獨立,才能把真理研究得出來。

我對於眾人既已懷疑,所以每讀古人之書,無在不疑,因定下讀書三訣,為自己用功步驟。茲附尋於下。

讀書三訣:

第一步,以古為敵。讀古人之書,就想此人是我的勁敵,有了他,就莫得我,非與他血戰一番不可。逐處尋他縫隙,一有縫隙,即便攻入;又代古人設法抗拒,愈戰愈烈,愈攻愈深。必要如此,讀書方能入理。

第二步,以古為友。我若讀書有見,即提出一種主張,與古人的主張對抗,把古人當如良友,互相切磋。如我的主張錯了,不妨改從古人;如古人主張錯了,就依著我的主張,向前研究。

第三步,以古為徒。著書的古人,學識膚淺的很多,如果我自信學力在那些古人之上,不妨把他們的書拿來評閱,當如評閱學生文字一般。說得對的,與他加幾個密圈;說得不對的,與他劃幾根槓子。我想世間俚語村言,含有妙趣的,尚且不少,何況古人的書,自然有許多至理存乎其中,我評閱越多,智識自然越高,這就是普通所說的教學相長了。如遇一個古人,智識與我相等,我就把他請出來,以老友相待,如朱晦庵待蔡元定一般。如遇有智識在我上的,我又把他認為勁敵,尋他縫隙,看攻得進攻不進。

我雖然定下三步功夫,其實並莫有做到,自己很覺抱愧。我現在正做第一步功夫,想達第二步還未達到。至於第三步,自量終身無達到之一日。譬如行路,雖然把路徑尋出,無奈路太長了,腳力有限,只好努力前進,走一截,算一截。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厚黑學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7月 26日, 2012年 5:14 am

《厚黑叢話》

自 序

民國十六年,我將歷年作品彙刊一冊,名曰《宗吾臆談》,內容計:(1)厚黑學;(2)我對於聖人之懷疑;(3)心理與力學;(4)考試制之商榷;(5)解決社會問題之我見。十七年,我把「解決社會問題之我見」擴大為一單行本,題曰《社會問題之商榷》。第六章有云:「我討論這個問題,自有我的根據地,並未依傍孫中山,乃所得結果,中山已先我而言之,真理所在,我也不敢強自立異。於是把我研究所得,作為闡發孫中山學說之資料」,云云。此書流傳至南京,石青陽與劉公潛見之,曾電致四川省政府劉主席自乾,叫我入京研究黨義,我因事未去。本年我到重慶,伍君心言對我說:「你著的《社會問題之商榷》,曾揭登南京《民生報》,許多人說你對於孫中山學說,有獨到之見。你可再整理一下,發表出來,大家討論。」我因把原作再加整理,名曰《改革中國之我見》。

《社會問題之商榷》理論多而辦法少,我認為現在所需要者,是辦法,不是理論,乃將原書大加刪除,注重辦法。原書偏於經濟方面,乃再加入政治和外交,基於經濟之組織,生出政治之組織,基於經濟政治之方式,生出外交之方式。換言之,即是由民生而民權,而民族,三者聯為一貫,三民主義就成為整個的東西了。書成拿到省黨部,請胡素民、顏伯通二君批評。二君道:「此書精神上,對於三民主義完全吻合,但辦法上,有許多地方,孫中山未曾這樣說,如果發表出來,恐淺見者流生出誤會,你可以不必發表。」我因把原稿收藏起。我是發明厚黑學的人,還是回頭轉來講我的厚黑學,因此才寫《厚黑叢話》。

我生平揭的標幟,是「思想獨立」四字。因為思想獨立,就覺得一部二十四史和四書五經,與宋元明清學案,無在不是破綻。《厚黑學》一文,是揭穿一部二十四史的黑幕;《我對於聖人之懷疑》一文,是揭穿一部宋元明清學案的黑幕。馬克思的思想,是建築在唯物史觀上;我的思想,可說是建築在厚黑史觀上。

我的思想,既以厚黑史觀為基礎,則對於人性不能不這樣的觀察,對於人性既這樣觀察,則改革經濟、政治、外交等等,不能不有這樣的辦法。今之研究三民主義者,是置身三民主義之中,一字一句研究。我是把中國的四書五經、二十四史和宋元明清學案,與夫外國的……斯密士、達爾文、盧梭、克魯泡特金、孟德斯鳩,等等,一齊掃蕩了,另闢蹊徑,獨立研究,結果與三民主義精神相合,成了殊途同歸,由此可以證明孫中山學說是合真理的。

孫中山嘗說:「主義不能變更,政策可因時勢而變更。」主義者精神也,政策者辦法也,我們只求精神上與三民主義相合,至於辦法上,大家可提些出來,公開討論……。辦法生於理論,我的理論,以厚黑史觀為基礎,故從厚黑學講起來。

此次所寫《厚黑叢話》,是把我舊日作品和新近的感想糅合寫之。我最近還做有一本《中國學術之趨勢》,曾拿與友人舒君實、官夢蘭二君看,二君都說可以發表,我也把他拆散寫入,將所有作品冶為一爐,以見思想之一貫。中間許多說法,已越出厚黑學範圍,而仍名之為《厚黑叢話》者,因種種說法,都是從厚黑學生出來,猶之樹上的枝葉花果,是從樹幹生出來,題以厚黑二字,示不忘本也。

我這《厚黑叢話》,從二十四年八月一日起,逐日在成都《華西日報》發表,每日寫一兩段,每兩個月合刊一冊,請閱者賜教。舊著《宗吾臆談》和《社會問題之商榷》,我送有兩本在成都圖書館,讀者可便中取閱。有不合處,一經指出,即當遵照修改。

二十四年十月十八日,李宗吾於成都。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厚黑學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7月 26日, 2012年 5:15 am

致讀者諸君

成都《華西日報》民國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二十四年十一月十日,《成都快報》載有竇枕原君所寫《讀〈厚黑叢話〉與〈厚黑學的基礎安在〉後的意見》,說道:「《厚黑叢話》是李先生宗吾宗自己的意見寫的。《厚黑學的基礎安在》,是客塵先生批評厚黑而寫的。我呢,因為站在壁上觀的立場,不便有什麼言論,來判定誰是誰非,但我亦不是和事老的魯仲連。我的意見便是請求兩先生的文章,按月刊成單行本,露布書店,使閱者得窺全豹,同時又可使閱者有研討的可能。愚見如此,不知你們的尊意怎樣?」竇君這種主張,我極端贊成,決定每兩月刊一冊,自八月一日至九月卅日,在成都《華西日報》發表的《厚黑叢話》,業已加以整理,交付印刷局,不日即可出版,餘者續出。

同日快報載客塵君《答枕原先生兼請教讀者》一文,內云:「出單行本卻不敢有此企圖,最大的原因,便是囊空如洗,一錢莫名,並且文字是隨便寫的,異常拖沓拉雜……。」客塵君既不自出單行本,我打算纂一部《厚黑叢話之批評》,以若干頁為一冊,挨次出版,冊數之多寡,視批評者之多寡為斷。快報十一月十日所載竇君及客塵君兩文,決定刊入。又成都《新四川日報》十月十三日載子健君《健齋瑣錄》,對於厚黑學亦有批評,亦當錄入。至客塵君所著《厚黑學的基礎安在》,我希望客塵加以整理,力求短簡明潔,在報上重新發表,以便刊行。如或過長,只好仍請客塵君自印單行本。

客塵君在快報上宣言要向我總攻擊,所謂總攻者,無所不攻之謂也。客塵君寫了如許長的文字,只攻擊我「厚黑救國」四字,拙作中類此四字者很多,請一一攻擊,俾知謬點所在。我為客塵君計,可每文標一題目,直揭出攻擊之點,簡簡單單的數百字,一日登完,庶閱者一目瞭然。不必用《厚黑學的基礎安在》那種寫法,定一個大題目,每次登一兩千字,幾個星期都未登完,致流於拖沓拉雜之弊。客塵君以我的話為然否?並希望其他的批評者也這樣辦。

我這《厚黑叢話》,不斷寫去,逐日《華西日報》發表,究竟寫好長,寫好久,我也無一定計劃。如無事故,而又心中高興,就長期寫去。凡批評的文字,只要在報章雜誌上發表過的,無論贊成或反對,俱一一刊入;且反對愈烈者,我愈歡迎。我是主張思想獨立的人,常喜歡攻擊他人,因之也喜歡他人攻擊我。有能痛痛快快的攻擊我,我就認他是我的同志,當然歡迎。惟文字冗長,詞意晦澀者則不錄。其直接寄我之信函,而未經報章雜誌披露者亦不錄。

我平居無事,即尋些問題來研究,研究所得,究竟合與不合,自己無從知道,特寫出來,請求閱者指正。我研究這些問題,已鬧得目迷五色,好像彷徨失路的人。諸君旁觀者清,萬望指我去路,我重再把這些道理研究明白。只要把真理尋出就好了,不必定要是我尋出的,猶之救國救民等事,只要人民的痛苦能夠解除就好了,不必定要功自我出。我只埋頭髮表我的意見,或得或失,一任讀者批評,自己不能置辯一字,我說錯了,自當改從諸君之主張,不敢固執己見。

我這《厚黑叢話》,是把平日一切作品和重慶《新蜀報》發表的《□隨錄》,《濟川報》發表的《汲心齋雜錄》,連同近日的新感想,糅合寫之,所討論的問題,往往軼出厚黑二字之外。諸君可把這「厚黑叢話」四字當如書篇名目,如《容齋隨筆》、《北夢瑣言》之類,如把這四字,認為題目,則我許多說法,都成為文不對題了。

諸君批評的文字,在報章雜誌上發表後,請惠贈一份,交成都《華西日報》副刊部轉交,無任感盼。

李宗吾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厚黑學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7月 26日, 2012年 5:16 am

厚黑叢話卷一

成都《華西日報》民國二十四年八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

著者於滿清末年發明厚黑學,大旨言一部二十四史中的英雄豪傑,其成功秘訣不外面厚心黑四字,歷引史事為證。民國元年,揭登成都《公論日報》,計分三卷,上卷厚黑學,中卷厚黑經,下卷厚黑傳習錄。發表出來,讀者嘩然。中卷僅登及一半,我受友人的勸告,也就中止。原文底稿,已不知拋棄何所。十六年,刊《宗吾臆談》,把三卷大意摘錄其中。去年舍侄等在北平,從《臆談》中抽出,刊為單行本,上海某雜誌,似乎也曾登過。

我當初本是隨便寫來開玩笑,不料從此以後,厚黑學二字,竟洋溢乎四川,成一普通名詞。我也莫名其妙,每遇著不相識的朋友,旁人替我介紹,必說道:「這就是發明厚黑學的李某。」幾於李宗吾三字和厚黑學三字合而為一,等於釋迦牟尼與佛教合而為一,孔子與儒教合而為一。

有一次在宴會席上,某君指著我,向眾人說道:「此君姓李名宗吾,是厚黑學的先進。」我趕急聲明道:「你這話錯了,我是厚黑學祖師,你們才是厚黑學的先進。我的位置,等於佛教中的釋迦牟尼,儒教中的孔子,當然稱為祖師。你們親列門牆,等於釋迦門下的十二圓覺,孔子門下的四科十哲,對於其他普通人,當然稱為先進。」

厚黑學,是千古不傳之秘,我把他發明出來,可謂其功不在禹下。每到一處,就有人請我講厚黑學,我身抱絕學,不忍自私,只好勤勤懇懇的講授,隨即筆記下來,名之曰《厚黑叢話》。

有人駁我道:「面厚心黑的人,從古至今,豈少也哉?這本是極普通的事,你何得妄竊發明家之名?」我說:「所謂發明者,等於礦師之尋出煤礦鐵礦,並不是礦師拿些煤鐵嵌入地中,乃是地中原來有煤有鐵,礦師把上面的土石除去,煤鐵自然出現,這就謂之發明了。厚黑本是人所固有的,只因被四書五經、宋儒語錄和感應篇、陰騭文、覺世真經等等蒙蔽了,我把它掃而空之,使厚與黑赤裸裸的現出來,是之謂發明。

牛頓發明萬有引力,這種引力,也不是牛頓帶來的,自開闢以來,地心就有吸力,經過了百千萬億年,都無人知道,直至牛頓出世,才把他發現出來。厚黑這門學問,從古至今,人人都能夠做,無奈行之而不著,習矣而不察,直到李宗吾出世,才把他發現出來。牛頓可稱為萬有引力發明家,李宗吾當然可稱厚黑學發明家。

有人向我說道:「我國連年內亂不止,正由彼此施行厚黑學,才鬧得這樣糟。現在強鄰壓迫,亡國在於眉睫,你怎麼還在提倡厚黑學?」我說:「正因亡國在於眉睫,更該提倡厚黑學,能把這門學問研究好了,國內紛亂的狀況,才能平息,才能對外。」厚黑是辦事上的技術,等於打人的拳術。諸君知道:凡是拳術家,都要閉門練習幾年,然後才敢出來與人交手。從辛亥至今,全國紛紛擾擾者,乃是我的及門弟子和私淑弟子實地練習,他們師兄師弟,互相切磋。迄今二十四年,算是練習好了,開門出來,與人交手,真可謂「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我基於此種見解,特提出一句口號曰:厚黑救國。請問居今之日,要想抵抗列強,除了厚黑學,還有甚麼法子?此《厚黑叢話》,所以不得不作也。

抵抗列強,要有力量,國人精研厚黑學,能力算是有了的。譬之射箭,射是射得很好,從前是關著門,父子弟兄,你射我,我射你;而今以列強為箭垛子,支支箭向同一之垛子射去。我所謂厚黑救國,如是而已。

厚黑救國,古有行之者,越王勾踐是也。會稽之敗,勾踐自請身為吳王之臣,妻入吳宮為妄,這是厚字訣。後來舉兵破吳,夫差遣人痛哭乞情,甘願身為臣,妻為妾,勾踐毫不鬆手,非把夫差置之死地不可,這是黑字訣。由此知:厚黑救國。其程序是先之以厚,繼之以黑,勾踐往事,很可供我們的參考。

項羽拔山蓋世之雄,其失敗之原因,韓信所說「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兩句話就斷定了。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氣,其病根在不厚。婦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不黑。所以我講厚黑學,諄諄然以不厚不黑為大戒。但所謂不厚不黑者,非謂全不厚黑,如把厚黑用反了,當厚而黑,當黑而厚,也是斷然要失敗的。以明朝言之,不自量力,對滿洲輕於作戰,是謂匹夫之勇。對流寇不知其野性難馴,一意主撫,是謂婦人之仁。由此知明朝亡國,其病根是把厚黑二字用反了。有志救國者,不可不精心研究。

我國現在內憂外患,其情形很與明朝相類,但所走的途徑,則與之相反。強鄰壓境,熟思審處,不悻悻然與之角力,以匹夫之勇為戒……明朝外患愈急迫,內部黨爭愈激烈。崇禎已經在煤山縊死了,福王立於南京,所謂志士者,還在鬧黨爭。福王被滿清活捉去了,輔立唐王、桂王、魯王的志士,不在鬧黨爭。我國邇來則不然,外患愈緊迫,內部黨爭愈消滅,許多兵戎相見的人,而今歡聚一堂。明朝的黨人,忍不得氣,現在的黨人,忍得氣,所走的途徑又與明朝相反,這是更為可喜的。厚黑先生曰:「知明朝之所以亡,則知民國之所以興矣。」我希望有志救國者,把我發明的「厚黑史觀」下細研究。

昨日我回到寓所,見客廳中坐一個很相熟的朋友,一見面就說道:「你怎麼又在報上講厚黑學?現在人心險詐,大亂不已,正宜提倡舊道德,以圖挽救,你發出這些怪議論,豈不把人心越弄越壞嗎?」我說:「你也太過慮了。」於是把我全部思想源源本本說與他聽,直談到二更,他歡然而去,說道:「像這樣說來,你簡直是孔子信徒,厚黑學簡直是救濟世道人心的妙藥,從今以後,我在你這個厚黑教主名下當一個信徒就是了。」

梁任公曾說:「假令我不幸而死,是學術界一種損失。」不料他56歲就死了,學術界受的損失,真是不小。古來的學者如程明道、陸象山,是54歲死的。韓昌黎、周濂溪、王陽明,都是57歲死的。鄙人在厚黑界的位置,自信不在梁程陸韓周王之下,講到年齡,已經有韓周王三人的高壽,要喊梁程陸為老弟,所慮者萬一我一命嗚呼,則是曹操、劉備諸聖人相傳之心法,自我而絕,厚黑界受的損失,還可計算嗎?所以我汲汲皇皇的寫文字,余豈好厚黑哉?余不得已也。

馬克思發明唯物史觀,我發明厚黑史觀。用厚黑史觀去讀二十四史,則成敗興衰,瞭如指掌,用厚黑史觀去考察社會,則如牛渚燃犀,百怪畢現。……我們又可用厚黑史觀攻擊達爾文強權競爭的說法,使迷信武力的人失去理論上的立場。我希望閱者耐心讀去,不可先存一個心說:「厚黑學,是誘惑人心的東西。」更不可先存一個成見說:「馬克思、達爾文是西洋聖人,李宗吾是中國壞人,從古至今,斷沒有中國人的說法,會勝過西洋人的。」如果你心中是這樣想,就請你每日讀華西副刊的時候,看見《厚黑叢話》一欄,就閉目不視,免得把你誘壞。

有天我去會一個朋友。他是講宋學的先生,一見我,就說我不該講厚黑學。我因他是個迂儒,不與深辯,婉辭稱謝。殊知他越說越高興,簡直帶出訓飭的口吻來了。我氣他不過,說道:「你自稱孔子之徒,據我看來,只算是孔子之奴,夠不上稱孔子之徒。何以言之呢?你們講宋學的人,神龕上供的是『天地君親師之位』。你既尊孔子為師,則師徒猶父子,也可說等於君臣。古云:『事父母幾諫』。又云:『事君有犯而無隱。』你為甚麼不以事君父之禮事孔子?明知孔子的學說,有許多地方,對於現在不適用,不敢有所修正,直是諧臣媚子之所為,非孔子家奴而何?古今夠得上稱孔子之徒者,孟子一人而已,孔子曰:『我戰則克。』孟子則曰:『善戰者服上刑。』依孟子的說法,孔子是該處以槍斃的。孟子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又把管仲說得極不堪,曰:『功烈如彼其卑也。』而《論語》上明明載,孔子曰:『劑桓公正而不譎。』又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孟子的話,豈不顯與孔子衝突嗎?孔子修《春秋》,以尊周為主,稱周王曰『天王』。孟子遊說諸侯,一則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再則曰:『大國五年,小國七年,必為政於天下。』未知置周王於何地,豈非孔教叛徒?而其自稱,則曰『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孟子對於孔子,是脫了奴性的,故可稱之曰孔子之徒,漢宋諸儒,皆孔子之奴也。至於你嗎!滿口程朱,對於宋儒,明知其有錯誤,不敢有所糾正,反曲為之庇,直是家奴之奴,稱曰『孔子之奴』,猶未免過譽。」說罷,彼此不歡而散。閱者須知,世間主人的話好說,家奴的話不好說,家奴之奴,更難得說。中國紛紛不已者,孔子家奴為之也……達爾文家奴為之也,於主人何尤!

我不知有孔子學說,更不知有馬克思學說和達爾文學說,我只知有厚黑學而已。問厚黑學何用?曰用以抵抗列強。我敢以厚黑教主之資格,向四萬萬人宣言曰:「勾踐何人也,予何人也,凡我同志,快快的厚黑起來!何者是同志?心思才力,用於抵抗列強者,即是同志。何者是異黨?心思才力,用於傾陷本國人者,即是異黨。」從前張獻忠祭梓潼文昌帝君文曰:「你姓張,咱老子也姓張,咱與你聯宗罷。」我想,孔子在天之靈,見了我的宣言,一定說:「咱講內諸夏,外夷狄,你講內中國,外列強,咱與你聯合罷。」

梁任公曰:「讀春秋當如讀楚辭,其辭則美人香草,其義則靈修也,其辭則劑桓、晉文,其義則素王制也。」嗚呼,知此者可以讀厚黑學矣!其詞則曹操、劉備,其義則十年沼吳之勾踐、八年血戰之華盛頓也。師法曹操、劉備者,師法厚黑之技術,至曹劉之目的為何,不必深問。斯義也,恨不得起任公於九原,而一與討論之。

我著厚黑學,純用春秋筆法,善惡不嫌同辭,據事直書,善惡自見。同是一厚黑,用以圖謀一己之私利,是極卑劣之行為,用以圖謀眾人之公利,是至高無上的道德。所以不懂春秋筆法者,不可以讀厚黑學。

民國六年,成都國民公報社把厚黑學印成單行本,宜賓唐倜風作序,中江謝綬青作跋。綬青之言曰:「宗吾發明厚黑學,或以為議評末俗,可以勸人為善,或以為鑿破混沌,可以導人為惡。余則謂:厚黑學無所謂善,無所謂惡,亦視用之何如耳。如利刃然,用以誅叛逆則善,用以屠良民則惡。善與惡,何關於刃?故用厚黑以為善,則為善人,用厚黑以為惡,則為惡人,或善或惡,於厚黑無與也。」綬青這個說法,是很對的,與我所說春秋筆法,同是一意。

倜風之言曰:「孔子曰:『諫有五,吾從其諷。』昔者漢武帝欲殺乳母,東方朔叱令就死。齊景公欲誅圉人,晏子執而數其罪。二君聞言,惕然而止。宗吾此書,大有東方朔、晏子遺意,其言最詼諧,其意最沉痛,直不啻聚千古大奸大詐於一堂,而一一讞定其罪,所謂誅奸諛於既死者非歟!吾人熟讀此書,即知厚黑中人比比皆是,庶幾出而應世,不為若輩所愚。彼為鬼為蜮者,知人之燭破其隱,亦將惶然思返,而不敢妄試其技。審如是也,人與人之間,不得不出於赤心相見之一途,則宗吾此書之有益於世道人心也,豈淺鮮哉!厚黑學之發佈,已有年矣,其名詞人多知之。試執人而語之曰:『汝固素習厚黑學者。』無不色然怒,則此書收效為何如,固不俟辯也。」倜風此說固有至理,然不如綬青所說尤為圓通。

莊子曰:「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嗚呼!若莊子者,始可與言厚黑矣。禪讓一也,舜禹行之則為聖人,曹丕、劉裕行之,則為逆臣。宗吾曰:「舜禹之事,倘所謂厚黑,是耶非耶,余甚惑焉。倜風披覽《莊子》不釋手,而於厚黑學,猶一間未達,惜哉!晚年從歐陽竟無,講唯識學,回成都,貧病而死。夏斧私挽以聯,有云:「有錢買書,無錢買米。」假令倜風只買厚黑學一部,而以餘錢買米,雖至今生存可也,然而倜風不悟也。厚黑救國中,失此健將,悲夫!悲夫!

我宣傳厚黑學,有兩種意思:(甲)即倜風所說,「聚千古大奸大詐於一堂,而一一讞定其罪」。民國元年發佈的《厚黑傳習錄》所說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和辦事二妙法等等,皆屬甲種。(乙)即綬青所說:「用厚黑以為善。」此次所講厚黑救國等語,即屬乙種。

閱者諸君對於我的學問,如果精研有得,以後如有人對於你行使厚黑學,你一入眼就明白,可直告之曰:「你是李宗吾的甲班學生,我與你同班畢業,你那些把戲,少拿出來耍些。」於是同學與同學辟誠相見,而天下從此太平矣,此則厚黑學之功也。有人說:「老子云『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你把厚黑學公開講說,萬一國中的漢奸,把他翻譯為英法德俄日等外國文,傳播世界,列強得著這種秘訣,用科學方法整理出來,還而施之於我,等於把我國發明的火藥加以改良,還而轟我一般,如何得了?」我說:惟恐其不翻譯,越翻譯得多越好。宋朝用司馬光為宰相,遼人聞之,戒其邊吏曰:「中國相司馬公矣,勿再生事。」列強聽見中國出了厚黑教主,還不聞風喪膽嗎?孔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可行也。」我國對外政策,應該建築在一個誠字上,今可明明白白告訴他:「我國現遍設厚黑學校,校中供的是『大成至聖先師越王勾踐之神位』。厚黑教主開了一個函授學校,每日在報上發講稿,定下十年沼吳的計劃。這十年中,你要求什麼條件,我國就答應什麼條件,等到十年後,算帳就是了。」我們口中如此說,實際上即如此做,決不欺哄他。但要敬告翻譯的漢奸先生,譯厚黑學時,定要附譯一段,說:「勾踐最初對於吳王,身為臣,妻為妾。後來吳王請照樣的身為臣,妻為妾,勾踐不允,非把他置於死地不可,加了幾倍的利錢。這是我們先師遺傳下來的教條,請列強於頭錢之外,多預備點利錢就是了。」從前王德用守邊,契丹遣人來偵探,將士請逮捕之,德用說:「不消。」明日,大閱兵,簡直把軍中實情拿與他看。偵探回去報告,契丹即遣人來議和。假如外國人知道我國朝野上下,一致研究厚黑學,自量非敵,因而斂戢其野心,十年後不開大殺戒,則厚黑學之造福於人類者,寧有暨耶。此即漢奸先生翻譯之功也。彼高談仁義者,烏足知之?傳曰:「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厚黑先生者,其我佛如來之化身歟!

友人雷民心,發明了一種最精粹的學說,其言曰:「世間的事,分兩種,一種是做得說不得,一種是說得做不得。例如夫婦居室之事,儘管做,如拿在大庭廣眾中來說,就成為笑話,這是做得說不得。又如兩個朋友,以狎褻語相戲謔,抑或罵人的媽和姐妹,聞者不甚以為怪,如果認真實現,就大以為怪了,這是說得做不得。」民心這個學說,凡是政治界學術界的人,不可不懸諸座右。厚黑學是做得說不得。……

做得說不得這句話,是《論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註腳,說得做不得這句話,是《孟子‧井田章》和《周禮》一書的註腳。假令王莽、王安石聘民心去當高等顧問,決不會把天下事鬧得那麼壞。

辛亥年成都十月十八日兵變,全城秩序非常之亂,楊莘友出來任巡警總監,捉著擾亂治安的人,就地正法,出的告示,摹仿張獻忠七殺碑的筆調,連書斬斬斬,大得一般人的歡迎。全城男女長幼,提及楊總監之名,歌頌不已。後來秩序稍定,他發表了一篇《楊維(莘友名)之宣言》,說今後當行開明專制,於是物議沸騰,報章上指責他,省議會也糾舉他,說:「而今是共和時代,豈能再用專制手段!」殊不知莘友從前用的手段,純是野蠻專制,後來改行開明專制,在莘友算是進化了,只因把專制二字明白說出,所以大遭物議。民心說:「天下事有做得說不得的。」莘友之事,是很好的一個例證。觀於莘友之事,孔子所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算得了的解。

我定有一條公例:「用厚黑以圖謀一己之私利,是極卑劣之行為;用厚黑以圖謀眾人公利,是至高無上之道德。」莘友野蠻專制,其心黑矣,而人反歌頌不已,何以故?圖謀公利故。

厚黑救國這句話,做也做得,說也說得,不過學識太劣的人,不能對他說罷了。我這次把厚黑學公開講說,就是想把他變成做得說得的科學。

胡林翼曾說:「只要有利於國,就是頑鈍無恥的事我都干。」相傳林翼為湖北巡撫時,官文為總督。有天總督夫人生日,藩台去拜壽,手本已經拿上去了,才知道是如夫人生日,立將手本索回,折身轉去。其他各官,也隨之而去。不久林翼來,有人告訴他,他聽了,伸出大拇指說道:「好藩台!好藩台!」說畢取出手本遞上去,自己紅頂花翎的進去拜壽。眾官聽說巡撫都來了,又紛紛轉來。次日官妾來巡撫衙門謝步,林翼請他母親十分優待,官妾就拜在胡母膝下為義女,林翼為乾哥哥。此後軍事上有應該同總督會商的事,就請乾妹妹從中疏通。官文稍一遲疑,其妾聒其耳曰:「你的本事,哪一點比我們胡大哥?你依著他的話做就是了。」因此林翼辦事,非常順手。官胡交歡,關係滿清中興甚巨。林翼幹此等事,其面可謂厚矣,眾人不惟不說他卑鄙,反引為美談,何以故?心在國家故。

嚴世蕃是明朝的大奸臣,這是眾人知道的,後來皇上把他拿下,丟在獄中,眾臣合擬一奏折,歷數其罪狀,如殺楊椒山、沈煉之類,把稿子拿與宰相徐階看。階看了說道:「你們還是想殺他?想放他?」眾人說:「當然想殺他。」徐階說:「你這奏折一上去,皇上立即把他放出來,何以故呢?世蕃殺這些人,都是巧取上意,使皇上自動的要殺他。此折上去,皇上就會說:『殺這些人明明出自我的意思,怎麼誣在世蕃身上?」豈不立把他放出嗎?」眾人請教如何辦。徐階說:「皇上最恨的是倭寇,說他私通倭寇就是了。」徐階關著門把折子改了遞上去。世蕃在獄中探得眾人奏折內容,對親信人說道:「你們不必擔憂,不幾天我就出來了。」後來折子發下,說他私通倭寇,大驚道:「完了,完了!」果然把他殺了。世蕃罪大惡極,本來該殺,獨莫有私通倭寇,可謂死非其罪。徐階設此毒計,其心不為不黑,然而後人都稱他有智謀,不說他陰毒,何以故?為國家除害故。

李次青是曾國藩得意門生,國藩兵敗靖港、祁門等處,次青與他患難相共。後來次青兵敗失地,國藩想學孔明斬馬謖,叫幕僚擬奏折嚴參他,眾人不肯擬。叫李鴻章擬,鴻章說道:「老師要參次青,門生願以去就爭。」國藩道:「你要去,很可以,奏折我自己擬就是了。」次日叫人與鴻章送四百兩銀子去,「請李大人搬鋪」。鴻章在幕中,有數年的勞績,為此事逐出。奏折上去,次青受重大處分。國藩此等地方手段很辣,逃不脫一個黑字,然而次青仍是感恩知遇,國藩死,哭以詩,非常懇摯。鴻章晚年,封爵拜相,談到國藩,感佩不已,何以故?以其無一毫私心故。

上述胡、徐、曾三事,如果用以圖謀私利,豈非至卑劣之行為嗎?移以圖謀公利,就成為最高尚之道德。像這樣的觀察,就可把當偉人的秘訣尋出,也可說把救國的策略尋出。現今天下大亂,一般人都說將來收拾大局,一定是曾國藩、胡林翼一流人,但是要學曾、胡,從何下手?難道把曾、胡全集,字字讀,句句學嗎?這也無須,有個最簡單的法子,把全副精神集中在抵抗列強上面,目無旁視,耳無旁聽,抱定厚黑二字,放手做去,得的效果,包管與曾、胡一般無二。如嫌厚黑二字不好聽,你在表面上換兩個好聽字眼就是,不要學楊莘友把專制二字說破。你如有膽量,就學胡林翼,赤裸裸地說道:「我是頑鈍無恥。」列強其奈你何!是之謂厚黑救國。

我把世界外交史研究了多年,竟把列強對外的秘訣發現出來,其方式不外兩種,一曰劫賊式。一曰娼妓式。時而橫不依理,用武力掠奪,等於劫賊之明火劫搶,是謂劫賊式的外交。時而甜言蜜語,曲結歡心,等於娼妓媚客,結的盟約,毫不生效,等於娼妓之海誓山盟,是謂娼妓式的外交。

人問列強以何者立國?我答曰:「厚黑立國。」娼妓之面最厚,劫賊之心最黑,大概軍閥的舉動是劫賊式,外交官的言論是娼妓式。劫賊式之後,繼以娼妓式,娼妓式之後,繼以劫賊式,二者循環互用。娼妓之面厚矣,毀棄盟誓則厚之中有黑。劫賊之心黑矣,不顧唾罵則黑之中有厚。我國自五口通商以來,直至今日,都是吃列強這兩種方式的虧。我們把他的外交秘訣發現出來,就有對付的方法了。

人問:「我國當以何者救國?」我答曰:「厚黑救國。」他以厚字來,我以黑字應之;他以黑字來,我以厚字應之。娼妓艷裝而來,開門納之,但纏頭費絲毫不能出。如服侍不周,把他衣飾剝了,逐出門去,是謂以黑字破其厚。如果列強橫不依理,以武力壓迫,我們就用張良的法子對付他。張良圯上受書,老人種種作用,無非教他面皮厚罷了。蘇東坡曰:「高帝百戰百敗而能忍之,此子房所教也。」我們以對付項羽的法子對付列強,是謂以厚字破其黑。

全國人士都大聲疾呼曰:「救國!救國!」試問救國從何下手?譬諸治病,連病根都未尋出,從何下藥?我們提出厚黑二字,就算尋著病根了。寒病當用熱藥,熱病當用寒藥,相反才能相勝。外人黑字來,我以厚字應;外人厚字來,我以黑字應。剛柔相濟,醫國妙藥,如是而已。他用武力,我即以武力對付之,他講親善,我即與之親善,是為醫熱病用熱藥,醫寒病用寒藥。以此等法醫病,病人必死;以此等法醫國,國家必亡。

《史記》:項王謂漢王曰:「天下洶洶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鬥力。」笑謝二字,非厚而何?後來鴻溝劃定,楚漢講和了,項王把太公、呂後送還,引兵東歸,漢王忽然敗盟,以大兵隨其後,把項王逼死烏江,非黑而何?我國現在對於列強,正適用笑謝二字,若與之鬥力,就算違反了劉邦的策略。語曰:「安不忘危。」厚黑經曰:「厚不忘黑。」問:「厚不忘黑奈何?」曰:「有越王勾踐之先例在,有劉邦對付項羽之先例在。」

我在民國元年,就把厚黑學發表出來,苦口婆心,諄諄講說,無奈莫得一人研究這種學問,把一個國家鬧成這樣。今年石青陽死了,重慶開追悼會,正值外交緊急,我挽以聯云:「哲人其萎乎,嗚呼青陽,吾將安仰;斯道已窮矣,吁嗟黑厚,予欲無言。」袁隨園謁岳王墓詩云:「歲歲君臣拜詔書,南朝可謂有人無,看燒石勒求和幣,司馬家兒是丈夫。」吁嗟黑厚,予欲無言!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凡我同志,快快的厚黑起來,一致對外。

著者住家自流井。我嘗說我們自流井的人,目光不出峽子口;四川的人,目光不出夔門口;中國的人,目光不出吳淞口。阿比西尼亞,是非洲彈丸大一個國家,阿皇敢於對意大利作戰,對法西斯蒂怪傑墨索里尼作戰,其人格較之華盛頓,有過之無不及,真古今第一流人傑哉!將來戰爭結果,無論阿國或勝或敗,抑或敗而至於亡國,均是世界史上最光榮的事。我們應當把阿皇的談話,當如清朝皇帝頒發的「聖諭廣訓」,楷書一通,每晨起來,恭讀一遍這就算目光看出吳淞口去了。

有人問我道:「你的厚黑學,怎麼我拿去實行,處處失敗?」我問:「我著的《宗吾臆談》和《社會問題之商榷》二書,你看過莫有?」答:「莫有。」我問:「《厚黑學》單行本,你看過莫有?」答:「莫有。我只聽見人說:『做事離不得臉皮厚,心子黑。』我就照這話行去。」我說:「你的膽子真大,聽見厚黑學三字,就拿去實行,僅僅失敗,尚能保全生命而還,還算你的造化。我著《厚黑學》,是用厚黑二字,把一部二十四史一以貫之,是為『厚黑史觀』。我著《心理與力學》,定出一條公例:『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是為『厚黑哲理』。基於厚黑哲理,來改良政治、經濟、外交與夫學制等等,是為厚黑哲理之應用。其詳俱見《宗吾臆談》及《社會問題之商榷》二書。你連書邊邊都未看見,就去實行,真算膽大。」

厚黑學這門學問,等於學拳術,要學就要學精,否則不如不學,安分守己,還免得挨打。若僅僅學得一兩手,甚或拳師的門也未拜過,一兩手都未學得,遠遠望見有人在習拳術,自己就出手伸腳的打人,焉得不為人痛打?你想:項羽坑降卒20萬,其心可謂黑到極點了,而我的書上,還說他黑字欠了研究,宜其失敗。呂後私通審食其,劉邦佯為不知。後人詩曰:「果然公大度,容得辟陽侯。」面皮厚到這樣,而於厚字還是欠研究,韓信求封齊王時,若非有人從旁指點,幾乎失敗。厚黑學有這樣的精深,僅僅聽見這個名詞,就去實行,我可以說越厚黑越失敗。

人問:「要如何才不失敗?」我說:「你須先把厚黑史觀、厚黑哲理與夫厚黑哲理之應用徹底瞭解,出而應事,才可免於失敗。兵法:『先立於不敗之地。』又曰:『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厚黑學亦如是而已。」

孫子曰:「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處世不外厚黑,厚黑之變,不可勝窮也。用兵是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處世是厚中有黑,黑中有厚,厚黑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厚黑學與《孫子》十三篇,二而一,一而二。不知兵而用兵,必至兵敗國亡。不懂厚黑哲理,而就實行厚黑,必至家破身亡。聞者曰:「你這門學問太精深了,還有簡單法子莫有?」我答曰:「有。我定有兩條公例,你照著實行,不須研究厚黑史觀和厚黑哲理,也就可以為英雄,為聖賢。如欲得厚黑博士的頭銜,仍非把我所有作品窮年累月的研究不可。」

就人格言之,我們可下一公例曰:「用厚黑以圖謀一己之私利,越厚黑,人格越卑污;用厚黑以圖謀眾人之公利,越厚黑,人格越高尚。」就成敗言之,我們可下一公例曰:「用厚黑以圖謀一己私利,越厚黑越失敗;用厚黑以圖謀眾人之公利,越厚黑越成功。」何以故呢?凡人皆以我為本位,為我之心,根於天性。用厚黑以圖謀一己之私利,勢必妨害他人之私利,越厚黑則妨害於人者越多,以一人之身,敵千萬人之身,焉得不失敗?人人既以私利為重,我用厚黑以圖謀公利,即是替千萬人圖謀私利,替他行使厚黑,當然得千萬人之贊助,當然成功。我是眾人中之一分子,眾人得利,我當然得利,不言私利而私利自在其中。例如曾、胡二人,用厚黑以圖謀國家之公利,其心中無絲毫私利之見存,後來功成了,享大名,膺厚賞,難道私人所得的利還小嗎?所以用厚黑以圖謀國家之利,成功固得重報,失敗亦享大名,無奈目光如豆者,見不及此。從道德方面說,攘奪他人之私利,以為我有,是為盜竊行為,故越厚黑人格越卑污。用厚黑以圖謀眾人之公利,則是犧牲我的臉,犧牲我的心,以救濟世人。視人之饑,猶己之饑,視人之溺,猶己之溺,即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故越厚黑人格越高尚。

人問:「世間有許多人,用厚黑以圖謀私利,居然成功,是何道理?」我說:「這即所謂『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耳。』」與他相敵的人,不外兩種:一種是圖謀公利而不懂厚黑技術的人,一種是圖謀私利,而厚黑之技術不如他的人,故他能取勝。萬一遇著一個圖謀公利之人,厚黑之技術與他相等,則必敗無疑。語云:「千夫所指,無病而死。」因為妨害了千萬人之私利,這千萬人中只要有一個覷著他的破綻,就要乘虛打他。例如《史記》項王謂漢王曰:「天下洶洶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其時的百姓,個個都希望他兩人中死去一個,所以項王迷失道,問於田父,田父給曰左,左乃陷大澤中,致被漢兵追及而死。如果是救民水火之兵,田父方保持之不暇,何至會給他呢?我們提倡厚黑救國,這是用厚黑以保衛四萬萬人之私利,當然得四萬萬人之贊助,當然成功。

昔人云「文章報國」。文章非我所知,我所知者,厚黑而已。自今以往,請以厚黑報國。《厚黑經》曰:「我非厚黑之道,不敢陳於國人之前,故眾人莫如我愛國也。」叫我不講厚黑,等於叫孔孟不講仁義,試問:能乎不能?我自問:生平有功於世道人心者,全在發明厚黑學,抱此絕學而不公之於世,是為懷寶迷邦,豈非不仁之甚乎!李宗吾曰:「鄙人聖之厚黑者也。夫天未欲中國復興也,如欲中國復興,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吾何為不講厚黑哉?」

昔人詩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眾人都說飯好吃,哪個知道種田人的艱難?眾人都說厚黑學適用,哪個知道發明人的艱難?我那部《厚黑學》,可說字字皆辛苦。

我這門學問,將來一定要成為專科,或許還要設專門大學來研究。我打算把發明之經過和我同研究的人寫出來,後人如仿宋元學案、明儒學案,做一部厚黑學案,才尋得出材料,抑或與我建厚黑廟,才有配享人物。

舊友黃敬臨,在成都街上遇著我,說道:「多年不見了,聽說你要建厚黑廟,我是十多年以前就拜了門的,請把我寫一段上去,將來也好配享。」我說:「不必再寫,你看《論語》上的林放,見著孔子,只問了『禮之本』,三個字,直到而今,還高坐孔廟中吃冷豬肉。你既有志斯道,即此一度談話,已足配享而有餘。」敬臨又說:「我今年已經62歲了,因為欽佩你的學問,不惜拜在門下。我說:「難道我的歲數比你小,就夠不上與你當先生嗎?我把你收列門牆,就是你莫大之幸,將來在你的自撰年譜上,寫一筆『吾師李宗吾先生』,也就比『前清誥封某某大夫』,光榮多了。」

往年同縣羅伯康致我信說道:「許多人說你講厚黑學,我逢人辯白,說你不厚不黑。」我覆信道:「我發明厚黑學,私淑弟子遍天下,我曰『厚黑先生』,與我書者以作上款,我復書以作下款,自覺此等稱謂,較之文成公、文正公光榮多矣。俯仰千古,常以自豪。不謂足下乃逢人說我不厚不黑,我果何處開罪足下,而足下乃以此報我耶?嗚呼伯康,相知有年,何竟自甘原壤,尚其留意尊脛,免遭尼山之杖!」近日許多人勸我不必再講厚黑學。嗟乎!滔滔天下,何原壤之多也!

從前發表的《厚黑傳習錄》,是記載我與眾人的談話,此次的叢話,是把傳習錄擴大之。我從前各種文字,許多人都未看過,今把他全行拆散來,與現在的新感想混合寫之。此次的叢話,是隨筆體裁,內容包含五種:(1)厚黑史觀;(2)厚黑哲理;(3)厚黑學之應用;(4)厚黑學辯證法;(5)厚黑學發明史。我只隨意寫去,不過未分門類罷了。

人問:「既是如此,你何不分類寫之,何必這樣雜亂無章的寫?我說:著書的體裁分兩種,一是教科書體,一是語錄體。凡一種專門學問發生,最初是語錄體,如孔子之《論語》,釋迦之佛經,六祖之壇經,朱明諸儒之語錄,都是門人就本師口中所說者筆記下來。老子手著之《道德經》,可說是自寫的語錄。後人研究他們的學問,才整理出來,分出門類,成為教科書方式。厚黑學是新發明的專門學問,當然用語錄體寫出。

宋儒自稱:「滿腔子是惻隱。」而我則:「滿腔子是厚黑。」要我講,不知從何處講起,只好隨緣說法,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口中如何說,筆下就如何寫。或談古事,或談時局,或談學術,或追述生平瑣事,高興時就寫,不高興就不寫。或長長地寫一篇,或短短地寫幾句,或概括地說,或具體地說,總是隨其興之所至,不受任何拘束,才能把我整個思想寫得出來。

我們用厚黑史觀去看社會,社會就成為透明體,既把社會真相看出,就可想出改良社會的辦法。我對於經濟、政治、外交,與夫學制等等,都有一種主張,而此種主張,皆基於我所謂厚黑哲理。我這個叢話,可說是拉雜極了,彷彿是一個大山,滿山的昆蟲鳥獸、草木土石等等,是極不規則的。惟其不規則,才是天然的狀態。如果把他整理得厘然秩序,極有規則,就成為公園的形式,好固然是好,然而參加了人工,非復此山的本來面目。我把我胸中的見解,好好歹歹,和盤托出,使山的全體表現,有志斯道者,加以整理,不足者補充之,冗蕪者刪削之,錯誤者改正之。開闢成公園也好,在山上採取木石,另建一個房子也好,抑或捉幾個雀兒,採些花草,拿回家中賞玩也好。如能大規模的開採礦物則更好。再不然,在山上挖點藥去醫病,檢點牛犬糞去肥田,也未嘗不好。我發明厚黑學,猶如瓦特發明蒸汽,後人拿去紡紗織布也好,行駛輪船、火車也好,開辦任何工業都好。我講的厚黑哲理,無施不可,深者見深,淺者見淺。有能得我之一體,引而伸之,就可獨成一派。孔教分許多派,佛教分許多派,將來我這厚黑教,也要分許多派。

寫文字,全是興趣,興趣來了,如兔起鵑落,稍縱即逝。我寫文字的時候,引用某事或某種學說,而案頭適無此書,就用蘇東城「想當然耳」的辦法,依稀恍惚的寫去,以免打斷興趣。寫此類文字與講考據不同,乃是心中有一種見解,平空白地,無從說起,只好借點事物來說,引用某事某說,猶如使用傢伙一般,把別人的偶爾借來用用,若無典故可用,就杜撰一個來用,也無不可。

莊子寓言,是他胸中有一種見解,特借鯤鵬野馬、漁父盜跖以寫之,只求將胸中所見達出。至鯤鵬野馬,果否有此物,漁父盜跖,是否有此人,皆非所問。胸中所見者,主人也。鯤鵬野馬,漁父盜跖,皆寓捨也。孟子曰:「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讀詩當如是,讀莊子當如是,讀厚黑學也當如是。

昔人謂:「文王周公,繁易,彖辭爻辭,取其象,亦偶觸其機,假令易,而為之,其機之所觸少變,則其辭之取象亦少異矣。」達哉所言!戰國策士,如蘇秦諸人,平日把人情世故揣摹純熟,其遊說人主也,隨便引一故事或設一個比喻,機趣橫生,頭頭是道,其途徑與莊之寓言,易之取象無異。宋儒初讀儒書,繼則出入佛老,精研有得,自己的思想已經成了一個系統,然後退而注孔子之書,藉以明其胸中之理,於是孔門諸書,皆成為宋儒之鯤鵬野馬,漁父盜跖。而清代考據家,乃據訓詁本義,字字譏彈之,其解釋字義固是,而宋儒所說之道理,也未嘗不是。九方皋相馬,在牝牡驪黃之外。知此義者,始可以讀朱子之《四書集注》。無如毛西河諸人不悟,刺刺不休。嗟乎!厚黑界中,九方皋何其少,而毛西河諸人何其多也!

研究宋學者,離不得宋儒語錄。然語錄出自門人所記,有許多靠不住,前人已言之。明朝王學,號稱極盛,然陽明手著之書無多,欲求王氏之學,只有求之傳習錄及龍溪諸子所記,而天泉證道一夕話,為王門極大爭點。我嘗說「四有四無」之語,假使陽明能夠親手寫出,豈不少去許多糾葛。大學「格物致知」四字,解釋者有幾十種說法。假使曾子當日記孔子之言,於此四字下加一二句解釋,不但這幾十種說法不會有,而且朱學與王學爭執也無自而起。我在重慶有個姓王的朋友,對我說道:「你先生談話很有妙趣,我改天邀幾個朋友來談談,把你的談話筆記下來。」我聽了,大駭,這樣一來,豈不成了宋明諸儒的語錄嗎!萬一我門下出了一個曾子,摹仿大學那種筆法,簡簡單單的寫出,將來厚黑學案中,豈不又要發生許多爭執嗎?於是我趕急仿照我家「聃大公」的辦法,手寫語錄,名曰《厚黑叢話》,謝絕私人談話,以示大道無私之意。將來如有人說,「我親聞厚黑教主如何說」,你們萬不可聽信。經我這樣的聲明,絕不會再有天泉證道這種疑案了。我每談一理,總是反反覆覆的解說,寧肯重複,不肯簡略,後人再不會像「格物致和」四字,生出許多奇異的解釋。鄙人之於厚黑學也,可謂盡心焉耳矣。噫!一衣一缽,傳之者誰乎!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厚黑學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7月 26日, 2012年 5:17 am

厚黑叢話卷二

成都《華西日報》民國二十四年九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

有人問道:「你這叢話,你說內容包含厚黑史觀、厚黑哲理、厚黑學之應用、厚黑學辯證法及厚黑學發明史,共五部分,你不把他分類寫出,則研究這門學問的人,豈不目迷五色嗎?,豈不是故意使他們多費些精神嗎?」我說:「要想研究這種專門學問,當然要用心專研,中國的十三經和二十四史,泛泛讀去,豈不是目迷五色,紛亂無章嗎?而真正之學者,就從這紛亂無章之中尋出頭緒來。如果憚於用心,就不必操這門學問。我只揭出原則和大綱,有志斯道者,第一步加以閱發,第二步加以編纂,使之成為教科書,此道就大行了。所以分門別類,挨一挨二地講,乃是及門弟子和私淑弟子的任務,不是我的任務。」

我從前刊了一本《宗吾臆談》。內面的篇目:(1)厚黑學;(2)我對於聖人之懷疑;(3)心理與力學;(4)解決社會問題之我見;(5)考試制之商榷。後來我把「解決社會問題之我見」擴大成為一單行本,曰《社會問題之商榷》,這是業已付了印的。近來我又做有一本《中國學術之趨勢》,已脫稿,尚未發佈。這幾種作品,在我的思想上是一個系統,是建築在厚黑哲理上,但每篇文字獨立寫去,看不出連貫性。因把他拆散來,在叢話中混合寫去,一則見得各種說法互相發明,二則談心理、談學術是很沉悶的,我把他夾在厚黑學中,正論諧語錯雜而出,閱者才不至枯燥無味。

我心中有種種見解,不知究竟對與不對,特寫出來,請閱者指駁,指駁越嚴,我越是歡迎。我重在解釋我心中的疑團,並不是想獨創異說。諸君有指駁的文字,就在報上發表,我總是細細的研究,認為指駁得對的,自己修改了即是,認為不對,我也不回辯,免至成為打筆墨官司,有失研究學問的態度。我是主張思想獨立的人,我的心坎上,絕不受任何人的壓抑,同時我也尊重他人思想之獨立,所以駁詰我的文字,不能回辯。我倡的厚黑史觀和厚黑哲理,倘被人推翻,我就把這厚黑教主讓他充當,拜在他門下稱弟子。何以故?服從真理故。

宇宙真理,明明的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自己可以直接去研究,無須請人替我研究。古今的哲學家,乃是我和真理中間的介紹人,他們所介紹的有無錯誤,不可得知,應該離開了他們的說法,直接去研究一番。有個朋友,讀了我所作的文字,說道:「這些問題,東西洋哲學家討論的很多,未見你引用,並且學術上的專名詞你也少用,可見你平時對於這些學說少有研究。」我聽了這個話,反把我所作的文字翻出來,凡引有哲學家的名字及學術上的專名詞,盡量刪去,如果名詞不夠用,就自己造一個來用,直抒胸臆,一空依傍。偶爾引有古今人的學說,乃是用我的斗秤去衡量他的學說,不是以他的斗秤來衡量我的學說。換言之,乃是我去審判古今哲學家,不是古今哲學家來審判我。

中國從前的讀書人,一開口即是詩雲書雲,孔子曰,孟子曰。戊戌政變以後,一開口即是達爾文曰,盧梭曰,後來又添些杜威曰,孟子曰,馬克思曰,純是以他人的思想為思想。究竟宇宙真理是怎樣,自己也不伸頭去窺一下,未免過於懶惰了!假如駁我的人,引了一句孔子曰,即是以孔子為審判官,以四書五經為新刑律,叫李宗吾來案候審。引了一句達爾文諸人曰,即是以達爾文諸人為審判官,以他們的作品為新刑律,叫李宗吾來案候審。像這樣的審判,我是絕對不到案的。有人問:「要誰人才能審判你呢?」我說:你就可以審判我,以你自家的心為審判官,以眼前的事實為新刑律。例如說道:「李宗吾,據你這樣說,何以我昨日看見一個人做的事不是這樣,今日看見一隻狗,也不是這樣?可見你說的道理不確實。」如果能夠這樣的判斷,我任是輸到何種地步,都要與你立一個鐵面無私的德政碑。

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學說,任人懷疑,任人攻擊,未嘗強人信從,結果反無人不信從。注《太上感應篇》的人說道:「有人不信此書,必受種種惡報。」關聖帝君的《覺世真經》說道:「不信吾教,請試吾刀。」這是由於這兩部書所含學理經不得研究,無可奈何,才出於威嚇之一途。我在厚黑界的位置,等於科學界的牛頓和愛因斯坦,假如不許人懷疑,不許人攻擊,即無異於說:「我發明的厚黑學,等於太上老君感應篇和關聖帝君的覺世真經。」豈不是我自己詆毀自己嗎?

有人說:假如人人思想獨立,各創一種學說,思想界豈不成紛亂狀態嗎?我說:這是不會有的。世間的真理,只有一個,如果有兩種或數種學說互相違反,你也不必抑制哪一種,只叫他徹底研究下去,自然會把真理發見出來。真理所在,任何人都不能反對的。例如穿衣吃飯的事,叫人人獨立的研究,得的結果,都是餓了要吃,冷了要穿,同歸一致。凡所謂衝突者,都是互相抑制生出來的。假如各種學說,個個獨立,猶如林中樹子,根根獨立,有何衝突?樹子生在林中,採用與否,聽憑匠師。我把我的說法宣佈出來,採用與否,聽憑眾人,哪有閒心同人打筆墨官司。如果務必要強天下之人盡從己說,真可謂自取煩惱,而衝突於是乎起矣。程伊川、蘇東坡見不及此,以致洛蜀分黨,把宋朝的政局鬧得稀爛。朱元晦、陸象山風不及此,以致朱陸分派,一部宋元學案,明儒學家,打不完的筆墨官司。而我則不然,讀者要學厚黑學,我自然不吝教,如其反對我,則是甘於自誤,我也只好付之一歎。

拙著《宗君臆談》,流傳至北平,去歲有人把《厚黑學》抽出翻印,向舍侄徵求同意,並說道:「你家伯父,是八股出身,而今凡事都該歐化,他老人家那套筆墨,實在來不倒。等我們與他改過,意思不變更他的,只改為新式筆法就是了。」我聞之,立發航信說道:「孔子手著的《春秋》,旁人可改一字嗎?他們只知我筆墨像八股,殊不知我那部《厚黑學》,思想之途徑,內容之組織,完全是八股的方式,特非老於八股者,看不出來。宋朝一代講理學,出了文天祥、陸秀夫人諸人來結局,一般人都說可為理學生色。明清兩代以八股取士,出了一個厚黑教主來結局,可為八股生色。我的厚黑哲理,完全從八股中出來,算是真正的國粹。我還希望保存國粹的先生,由厚黑學而上溯八股,僅僅筆墨上帶點八股氣,你們都容不過嗎?要翻印,就照原文一字不改,否則不必翻印。」哪知後來書印出來,還是與我改了些。特此聲明,北平出版的《厚黑學》是贗本,以免貽誤後學。

大凡有一種專門學問,就有一種專門文體,所以《論語》之文體與《春秋》不同,《老子》之文體與《論語》不同,佛經之文體與《老子》又不同。在心為思想,在紙為文字,專門學問之發明者,其思想與人不同,故其文字也與人不同。厚黑學是專門學問,當然另有一種文體。聞者說道:「李宗吾不要自誇,你那種文字,任何人都寫得出來。」我說:「不錯,不錯,這是由於我的厚黑學,任何人都做得來的緣故。」

我寫文字,定下三個要件:見得到,寫得出,看得懂。只求合得到這三個要件就夠了。我執筆時,只把我胸中的意見寫出,不知有文法,更不知有文言白話之分,之字的字,乎字嗎字,任便用之。民國十六年刊的《宗吾臆談》,十八年刊的《社會問題之商榷》,都是這樣。有人問我:「是什麼文體?」我說:「是厚黑式文體。」近見許多名人的文字都帶點厚黑式,意者中國其將興乎!

有人說:「我替你把《厚黑學》譯為西洋文,你可把曹操、劉備這些典故改為西洋典故,外國人才看得懂。」我說:「我的厚黑學,決不能譯為西洋文,也不能改為西洋典故。西洋人要學這門學問,非來讀一下中國書,研究一下中國歷史不可,等於我們要學西洋科學,非學英文德文不可。」

北平贗本《厚黑學》,有幾處把我的八股式筆調改為歐化式筆調,倒也無關緊要,只是有兩點把原文精神失掉,不得不聲明:(1)我發明厚黑學,是把中外古今的事逐一印證過,覺得道理不錯了,才就人人所知的曹操、劉備、孫權幾個人,舉以為例。又追溯上去,再舉劉邦、項羽為例,意在使讀者舉一反三,根據三國和楚漢兩代的原則,以貫通一部二十四史。原文有曰:「楚漢之際,有一人焉,黑而不厚,卒歸於敗者,韓信是也。……楚漢之際,有一人焉,黑而不厚,亦歸於敗者,范增是也……」這原是就楚漢人物,當下指點,更覺親切。北平贗本,把這幾句刪去,逕說韓信以不黑失敗,范增以不厚失敗。諸君試想:一部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以不厚不黑失敗者,豈少也哉!鄙人何至獨舉韓范二人。北平贗本,未免把我的本意失掉了。(2)《厚黑傳習錄》中,求官六字真言,先總寫一筆曰:「空、貢、沖、捧、恐、送」。註明此六字俱是仄聲。做官六字真言,總寫一筆曰:「空、恭、繃、凶、聾、弄」,註明此六字俱是平聲,以下逐字分疏。每六字俱是疊韻,念起來音韻鏗鏘,原欲宦場中人朝夕持誦,用以替代佛書上嘛呢叭六字,或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倘能虔誠持誦,立可到極樂世界,不比持誦經咒或佛號,尚須待諸來世。這原是我一種救世苦心。北平贗本把總寫之筆刪去,逕從逐字分疏說起來,則讀者只知逐字埋頭工作,不能把六字作咒語或佛號虔誠諷誦,收效必鮮。此則北平贗本不能不負咎者也。

近有許多人,請我把《厚黑學》重行翻印,我說這也無須。所有民元發表的厚黑學,我把他融化於此次叢話中,遇有重要的地方,就把原文整段寫出,讀者只讀叢話就是了,不必再讀原本。至於北平贗本,經我這樣的聲明,也可當真本使用,諸君前往購買,也不會貽誤。

厚黑學,共分三步工夫。第一步:「厚如城牆,黑如煤炭。」人的面皮,最初薄如紙一般,我們把紙疊起來,由分而寸,而尺,而丈,就厚如城牆了。心子最初作乳白狀,由乳色而灰色,而青藍色,再進就黑如煤炭了。到了這個境界,只能算初步。何以故呢?城牆雖厚,轟炸得破,即使城牆之外再築幾十層城牆,仍還轟炸得破,仍為初步。煤炭雖黑,但顏色討厭,眾人不敢挨近他,即使煤炭之上再灌以幾壚缸墨水,眾人仍不敢挨近他,仍為初步。

第二步:「厚而硬,黑而亮。」深於厚學的人,任你如何攻打,絲毫不能動。劉備就是這樣人,雖以曹操之絕世奸雄,都把他莫奈何,真可謂硬之極了。深於黑學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買主越是多,曹操就是這類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天下豪傑,奔集其門,真可謂黑得透亮了。人能造到第二步,較之第一步,自然有天淵之別。但還著了跡象,有形有色,所以曹劉的本事,我們一著眼就看得出來。

第三步:「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至厚至黑,天下後世皆以為不厚不黑,此種人只好於古之大聖大賢中求之。有人問:「你講厚黑學,何必講得這樣精深?」我說:「這門學問,本來有這樣精深。儒家的中庸,要講到『無聲無臭』才能終止。學佛的人,要到「菩提無樹,明鏡非台」,才能證果。何況厚黑學是千古不傳之秘,當然要到「無形無色」才算止境。

吾道分上中下三乘。前面所說,第一步是下乘,第二步是中乘,第三步是上乘。我隨緣說法,時而說下乘,時而說中乘、上乘,時而三乘會通來說。聽者往往覺得我的話互相矛盾,其實始終是一貫的,只要知道吾道分上中下三乘,自然就不矛盾了。我講厚黑學,雖是五花八門,東拉西扯,仍滴滴歸源,猶如樹上千枝萬葉,千花百果,俱是從一株樹上生出來的,枝葉花果之外,別有樹之生命在。《金剛經》曰:「若以色見我,若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諸君如想學厚黑學,須在佛門中參悟有得,再來聽講。

我民國元年發表《厚黑學》,勤勤懇懇,言之不厭其詳,乃領悟者殊少。後閱《五燈會元》及論、孟等書,見禪宗教人以說破為大戒;孔子「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孟子「引而不發,躍如也」;然後知禪學及孔孟之說盛行良非無因。我自悔教授法錯誤,故十六年刊《宗吾臆談》,厚黑學僅略載大意,出言彌簡,屬望彌殷。噫!「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厚黑學是內聖外王之學,我已說二十四年,打算再說二十六年,湊足五十年,比世尊多說一年。

有人勸我道:「你的怪話少說些,外面許多人指責你,你也應該愛惜名譽。」我道:「我有一自警之語:『吾愛名譽,吾尤愛真理。』話之說得說不得,我內斷於心,未下筆之先,遲回審慎,既著於紙,聽人攻擊,我不答辯。但攻擊者說的話。我仍細細體會,如能令我心折,即自行修正。」

有個姓羅的朋友,留學日本歸來,光緒三十四年,與我同在富順中學堂當教習。民國元年,他從懋功知事任上回來,我在成都學道街棧房內會著他,他把任上的政績告訴我,頗為得意。後來被某事詿誤,官失掉了,案子還未了結,言下又甚憤恨。隨談及厚黑學,我細細告訴他,他聽得津津有味。我見他聽入了神,猝然站起來,把桌子一拍,厲聲說道:「羅某!你生平作事,有成有敗,究竟你成功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失敗的原因,在什麼地方?你摸著良心說,究竟離脫這二字沒有?速說!速說!不許遲疑!」他聽了我的話,如雷貫耳,呆了許久,歎口氣說道:「真是沒有離脫這二字!」此君在吾門,可稱頓悟。

我告訴讀者一個秘訣,大凡行使厚黑學,外面定要糊一層仁義道德,不能赤裸裸的顯露出來。王莽之失敗,就是由於後來把它顯露出來的原故。如果終身不露,恐怕至今孔廟中,還有王莽一席地。韓非子說:「陰用其言而顯棄其身。」這個法子,諸君不可不知。假如有人問你:「認得李宗吾否?」你須放出一種很莊嚴的面孔說道:「這個人壞極了,他是講厚黑學的,我認他不得。」口雖如此說,心中卻供一個「大成至聖先師李宗吾之神位。」果能這樣做,包管你生前的事業驚天動地,死後還要在孔廟中吃冷豬肉。我每聽見有人說道:「李宗吾壞極了!」我就非常高興道:「吾道大行矣!」

還有一層,前面說「厚黑上面,要糊一層仁義道德」,這是指遇著道學先生而言,假如遇著講性學的朋友,你向他講仁義道德,豈非自討莫趣?此時應當糊上「戀愛神聖」四字。若遇著講馬克思的朋友,就糊上「階級鬥爭,勞工專政」八字,難道他不喊你是同志嗎?總之,厚黑二字是萬變不離其宗,至於表面上應該糊以什麼,則在學者因時因地,神而明之。

《宗吾臆談》中,載有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及辦事二妙法,許多人問我是怎樣的,茲把原文照錄於下:

我把《厚黑學》發佈出來,有人向我說:「你這門學問,博大精深,我們讀了,不能受用,請你指示點切要門徑。」我問:「你的意思打算做什麼?」他說:「我想做官。」我於是傳他求官六字真言:「空、貢、沖、捧、恐、送。」此六字俱是仄聲,其意義如下:

1. 空
即空閒之意,分兩種:(1)指事務而言,求官的人,定要把諸事放下,不工,不商,不農,不賈,書也不讀,學也不教,跑在成都住起,一心一意,專門求官;(2)指時間而言,求官要有耐心,著不得急,今日不生效,明日又來,今年不生效,明年又來。

2. 貢
這個字是借用的,是我們川省的方言,其意義等於鑽營之鑽,鑽進鑽出,可說貢進貢出。求官要鑽門子,這是眾人都知道的,但定義很不好下。有人說:「貢字的定義,是有孔必鑽。」我說:「錯了,錯了!你只說對一半,有孔才鑽,無孔者其奈之何!」我下的定義是:「有孔必鑽,無孔也要入。」有孔者擴而大之,無孔者取出鑽子,新開一眼。

3. 沖
普通所說的吹牛,川省說是「沖帽殼子」。沖分為二,一口頭上,二文字上。每門又分為二,口頭上分普通場所及在上峰面前兩種,文字上分報章雜誌上及投遞條陳說帖兩種。

4. 捧
即是捧場面那個捧字。戲台上魏公出來,那華歆的舉動,是絕好的模範。

5. 恐
是恐嚇之意,是他動詞。這個理很精深,我不妨多講幾句。官之為物,何等寶貴,豈能輕易給人?有人把捧字做到十二萬分,還不生效,就是少了恐字工夫。其方法是把當局的人要害尋出,輕輕點他一下,他就會惶然大駭,立把官兒送出來。學者須知:恐字與捧字,是互相為用的。善恐者捧之中有恐,旁觀的人,見他在上峰面前,說的話句句是阿諛逢迎,其實上峰聽之,汗流浹背。善捧者恐之中有捧,旁觀的人見他豐骨稜稜,句句話責備上峰,其實聽之者滿心歡喜,骨節皆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是在求官者之細心體會。最要緊的,用恐字時,要有分寸,如用過度,大人先生老羞成怒,與我作起對來,豈不與求官之宗旨大背?這又何苦乃爾?非到無可奈何時,恐字不可輕用。切囑!切囑!

6. 送
即是送東西,分大小二種:一大送,把銀元一包一包的拿出來送;二小送,如送春茶、火肘及請上館子之類。所送之人有二:一操用捨之權者,二未操用捨之權而能予我以助力者。

有人能把六字一一做到,包管字字發生奇效。那大人先生,獨居深念,自言自語道:「某人想做官,已經說了許久(空字之效),他與我有某種關係(貢字之效),其人很有點才具(沖字之效),對於我也很好(捧字之效),但此人有壞才,如不安置,未必不搗亂(恐字之效)。想至此處,回顧室中,黑壓壓的或白亮亮的,擺了一大堆(送字之效),也就無話可說,掛出牌來,某缺著某人署理。求官至此,功行圓滿,於是能走馬上任,實行做官六字真言。

做官六字真言:「空、恭、繃、凶、聾、弄。」此六字俱是平聲,其意義如下:

1. 空
即空洞的意思,分二種。一,文字上:凡批呈詞,出文告,都是空空洞洞的,其中奧妙,我難細說,讀者請往各官廳,把壁上的文字從東轅門讀到西轅門,就可恍然大悟。二,辦事上,任辦任事,都是活搖活動,東倒也可,西倒也可。有時辦得雷厲風行,其實暗中藏得有退路,如果見勢不佳,就從那條路抽身走,絕不會把自己牽掛著,鬧出移交不清及撤任查辦等笑話。

2. 恭
即卑躬折節,脅肩諂笑之類。分直接間接兩種:直接指對上司而言,間接指對上司的親戚朋友、丁役、姨太太等而言。

3. 繃
即俗語所謂繃勁,是恭字的反面字,指對下屬及老百姓而言。分兩種:一,儀表上,赫赫然大人物,凜不可犯。二,言談上:儼然腹有經綸,槃槃大才。上述對上司用恭,對下屬及老百姓用繃,是指普通而言。然亦不可拘定,須認清飯甑子所在地,看操我去留之權者,在乎某處。對飯甑子所在地用恭,非飯甑子所在地用繃。明乎這個理,有時對上司反可用繃,對下屬及老百姓反該用恭。

4. 凶
只要能達我之目的,就使人賣兒貼婦,亡身滅家,也不必管;但有一層要注意,凶字上面,定要蒙一層仁義道德。

5. 聾
即耳聾,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聾字句有瞎字之意,文字上的詆罵,閉目不視。

6. 弄
即弄錢之弄,川省俗語,往往讀作平聲。千里來龍,此處結穴。前面十一字,都為此字而設。弄字與求官之送字相對,要有送,才有弄。但弄字要注意,看公事上通得過通不過。如果通不過,自己墊點腰包也不妨;如通得過,那就十萬八萬,都不謙虛。

以上十二字,我不過粗舉大綱,許多精義,都未發揮,有志於官者,可按著門類自去研究。

有人問我辦事秘訣,我授以辦事二妙法如下:

1. 鋸箭法
相傳:有人中箭,請外科醫生治療,醫生將箭干鋸下,即索謝禮。問何不將箭頭取出?答:「這是內科的事,你去尋內科好了。」現在各官廳,與夫大辦事家,都是用著這種方法。譬如批呈詞云:「據呈某某等情,實屬不合已極,仰候令飭該縣知事,查明嚴辦」等語。「不合已極」四字是鋸箭干,「該知事」已是內科。抑或云「仰候轉呈上峰核辦」,那「上峰」就是內科。又如有人求我辦一件事。我說:「此事我很贊成,但是還要同某人商量。」「很贊成」三個字是鋸箭干,「某人」是內科。又或說:「我先把某部分辦了,其餘的以後辦。」「先辦」是鋸箭干,「以後」是內科。此外有只鋸箭干,並不命尋內科的,也有連箭干都不鋸,命其徑尋內科的。種種不同,細參自悟。

2. 補鍋法
家中鍋漏,請補鍋匠來補。補鍋匠一面用鐵皮刮鍋底煤煙,一面對主人說道:「請點火來我燒煙。」乘著主人轉背之際,用鐵錘在鍋上輕輕敲幾下,那裂痕就增長了許多。主人轉來,指與他看道:「你這鍋,裂痕很長,上面油膩了,看不見。我把鍋煙刮開,就現出來了,非多補幾個釘子不可。」主人埋頭一看,說道:「不錯!不錯!今天不遇著你,我這鍋恐怕不能用了。」及到補好,主人與補鍋匠皆大歡喜而散。有人曾說:「中國變法,有許多地方是把好肉割壞來醫。」這即是用的補鍋法。《左傳》上鄭莊公縱容共叔段,使他多行不義,才用兵討伐,也是補鍋法。歷史上這類事很多,舉不勝舉。

大凡辦事的人,怕人說他因循,就用補鍋法,無中生有,尋些事辦。及到事情棘手,就用鋸箭法,脫卸過去。後來箭頭潰爛了,反大罵內科壞事。我國的政治,大概前清宦場是用鋸箭法,變法諸公是用補鍋法,民國以來是鋸箭、補鍋二法互用。

上述二妙法,是辦事公例,合得到這公例的就成功,違反這公例的就失敗。我國政治家,推管子為第一,他的本事,就是把這兩個法子用得圓轉自如。狄人伐衛,齊國按兵不動,等到狄人把衛滅了,才出來做「興滅國,繼絕世」的義舉。這是補鍋法。召陵之役,不責楚國僭稱王號,只責他包茅不貢。這是鋸箭法。那個時候,楚國的實力遠在齊國之上,管仲敢於勸齊桓公興兵伐楚,可說是把鍋爛來補。及到楚國露出反抗的態度,他立即鋸箭了事。召陵一役,以補鍋法始,以鋸箭法終。管仲把鍋敲爛了,能把它補起,所以稱為「天下才」。

明季武臣,把流寇圍住了,故意放他出來,本是用的補鍋法;後來制他不住,竟至國破君亡,把鍋敲爛了補不起,所以稱為「誤國庸臣」。岳飛想恢復中原,迎回二帝,他剛剛才起了取箭頭的念頭,就遭殺身之禍。明英宗也先被捉去,于謙把他弄回來,算是把箭頭取出了,仍遭殺身之禍。何以故?違反公例故。

晉朝王導為宰相,有一個叛賊,他不去討伐,陶侃責備他。他復書道:「我遵養時晦,以待足下。」侃看了這封信,笑道:「他無非是遵養時賊罷了。」王導遵養時賊,以待陶侃,即是留著箭頭,以待內科。諸名士在新亭流涕,王導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對泣?」他義形於色,儼然手執鐵錘要去補鍋,其實說兩句漂亮話,就算完事。懷、愍二帝陷在北邊,永世不返,箭頭永未取出。王導此等舉動,略略有點像管仲,所以史上稱他為「江左夷吾」。讀者如能照我說的方法去實行,包管成為管子而後第一個大政治家。

我著的《厚黑經》,說得有:「不曰厚乎,磨而不薄。不曰黑乎,洗而不白。」後來我改為:「不曰厚乎,越磨越厚。不曰黑乎,越洗越黑。」有人問我:「世間哪有這種東西?」我說:「手足的繭疤,是越磨越厚;沾了泥土塵埃的煤炭,是越洗越黑。」人的心,生來是黑的,遇著講因果的人,講理學的人,拿些仁義道德蒙在上面,才不會黑,假如把他洗去了,黑的本體自然出現。

中國幅員廣大,南北氣候不同,物產不同,因之人民的性質也就不同。於是文化學術,無在不有南北之分。例如:北有孔孟,南有老莊,兩派截然不同。曲分南曲北曲,字分南方之帖、北方之碑,拳術分南北兩派,禪宗亦分南能北秀,等等儘是。厚黑學是一種大學問,當然也要分南北兩派。門人問厚黑,宗吾曰:南方之厚黑歟?北方之厚黑歟,任金革,死而不願,北方之厚黑也,賣國軍人居之。革命以教,不循軌道,南方之厚黑也,投機分子居之。人問:「究竟學南派好,還是學北派好?」我說:「你何糊塗乃爾!當講南派,就講南派,當講北派,就講北派。口南派而實行北派,是可以的;口北派而實行南派,也是可以的,純是相時而動,豈能把南北成見橫亙胸中。民國以來的人物,有由南而北的,有由北而南的,又復南而北,北而南,往返來回,已不知若干次,獨你還徘徊歧路,向人問南派好呢?北派好呢?我實在無從答覆。」

有人問我道:「你既自稱厚黑教主,何以你做事每每失敗?何以你的學生本事比你大,你每每吃他的虧?」我說:「你這話差了。凡是發明家,都不可登峰造極。儒教是孔子發明的,孔子登峰造極了,顏曾思孟去學孔子,他們的學問,就經孔子低一層;周程朱張去學顏曾思孟,學問又低一層;後來學周程朱張的又低一層,一輩不如一輩。老子發明道教,釋迦發明佛教,其現象也是這樣,這是由於發明家本事太大了的原故。惟西洋科學則不然,發明的時候很粗淺,越研究越精深。發明蒸汽的人,只悟得汽沖壺蓋之理,發明電氣的人,只悟得死蛙運動之理。後人繼續研究下去,造出種種機械,有種種用途,為發明蒸汽電氣的人所萬不及料。可見西洋科學,是後人勝過前人,學生勝過先生。我的厚黑學,與西洋科學相類,只能講點汽沖壺蓋、死蛙運動,中間許多道理,還望後人研究。我的本事,當然比學生小,遇著他們,當然失敗。將來他們傳授些學生出來,他們自己又被學生打敗,一輩勝過一輩,厚黑學自然就昌明瞭。

又有人問我道:你既發明厚黑學,為什麼未見你做些轟轟烈烈的事?」我說道:「你們的孔夫子,為什麼未見他做些轟轟烈烈的事?他講的為政為邦,道千乘之國,究竟實行了幾件?曾子著一部《大學》,專講治國平天下,請問他治的國在哪裡?平的天下在哪裡?子思著一部《中庸》,說了些中和位育的話,請問他中和位育的實際安在?你去把他們問明了,再來同我講。」

世間許多學問我不講,偏要講厚黑學,許多人都很詫異。我可把原委說明:我本來是孔子信徒,小的時候,父親與我命的名,我嫌它不好,見《禮記》上孔子說:「儒有今人與居,古人與稽,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就自己改名世楷,字宗儒表示信從孔子之意。光緒癸卯年冬,四川高等學堂開堂,我從自流井赴成都,與友人雷皆同路,每日步行百里,途中無事,縱談時局,並尋些經史來討論。皆有他的感想,就改字鐵崖。我覺得儒教不能滿我之意,心想與其宗孔子,不如宗我自己,因改字宗吾。這宗吾二字,是我思想獨立之旗幟。今年歲在乙亥,不覺已整整的32年了。自從改字宗吾後,讀一切經史,覺得破綻百出,是為發明厚黑學之起點。

及入高等學堂,第一次上講堂,日本教習池永先生演說道:「操學問,全靠自己,不能靠教師。教育二字,在英文為Education,照字義是『引出』之意。世間一切學問,俱是我腦中所固有,教師不過『引之使出』而已,並不是拿一種學問來,按入學生腦筋內。如果學問是教師給與學生的,則是等於此桶水傾入彼桶,只有越傾越少的,學生只有不如先生的。而學生每每有勝過先生者,即是由於學問是各人腦中的固有的原故。腦如一個囊,中貯許多物,教師把囊口打開,學生自己伸手去取就是了。」他這種演說,恰與宗吾二字冥合,於我印象很深,覺得這種說法,比朱子所說「學之為言效也」精深得多。後來我學英文,把字根一查,果然不錯。池永先生這個演說,於我發明厚黑學有很大的影響。我近來讀報章,看見日本二字就刺眼,凡是日本人的名字,都覺得討厭,獨有池永先生,我始終是敬佩的。他那種和藹可親的樣子,至今還常在我腦中。

我在學堂時,把教習口授的寫在一個副本上,書面大書「固囊」二字。許多同學不解,問我是何意義?我說:並無意義,是隨便寫的。這固囊二字,我自己不說明,恐怕後來的考古家,考過一百年,也考不出來。」固囊者,腦是一個囊,副本上所寫,皆囊中固有之物也。」題此二字,聊當座右銘。

池永先生教理化數學,開始即講水素酸素,我就用「引而出之」的法子,在腦中搜索,走路吃飯睡覺都在想,看還可以引出點新鮮的東西否。以後凡遇他先生所講的,我都這樣的工作。哪知此種工作,真是等於王陽明之格竹子,干了許久許久,毫無所得。於是廢然思返,長歎一聲道:「今生已過也,再結後生緣。」我從前被八股縛束久了,一聽見廢舉,興學堂,歡喜極了,把家中所有四書五經,與夫詩文集等等,一火而焚之。及在堂內住了許久,大失所望。有一次,星期日,在成都學道街買了一部《莊子》。雷民心見了詫異道:「你買這些東西來做什麼?」我說:「雷民心,科學這門東西,你我今生還有希望嗎?」他是茫茫大海的,就是自己心中想出許多道理,也莫得器械來試驗,還不是等於空想罷了。在學堂中,充其量,不過在書本上得點人云亦云的智識,有何益處?只好等兒子兒孫再來研究,你我今生算了。因此我打算仍在中國古書上尋一條路來走。」他聽了這話,也同聲歎息。

我在高等學堂的時候,許多同鄉同學的朋友都加入同盟會。有個朋友曾對我說:「將來我們起事,定要派你帶一支兵。」我聽了非常高興,心想古來當英雄豪傑,必定有個秘訣,因把歷史上的事彙集攏來,用歸納法搜求他的秘訣。經過許久,茫無所得。宣統二年,我當富順中學堂監督(其時校長名曰監督)。有一夜,睡在監督室中,偶然想到曹操、劉備、孫權幾個人,不禁捶床而起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所謂英雄豪傑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觸類旁通,頭頭是道,一部二十四史,都可一以貫之。那一夜,我終夜不寐,心中非常愉快,儼然像王陽明在龍場驛大徹大悟,發明格物致知之理一樣。

我把厚黑學發明了,自己還不知這個道理對與不對。我同鄉同學中,講到辦事才,以王簡恆為第一,雷民心嘗呼之為「大辦事家」。適逢簡恆進富順城來,我就把發明的道理,說與他聽,請他批評。他聽罷,說道:「李宗吾,你說的道理,一點不錯。但我要忠告你,這些話,切不可拿在口頭說,更不可見諸文字。你儘管照你發明的道理埋頭做去,包你干許多事,成一個偉大人物。你如果在口頭或文字上發表了,不但終身一事無成,反有種種不利。」我不聽良友之言,竟自把它發表了,結果不出簡恆所料。諸君!諸君!一面讀《厚黑學》,一面須切記簡恆箴言。

我從前意氣甚豪,自從發明了厚黑學,就心灰意冷,再不想當英雄豪傑了。跟著我又發明「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及「辦事二妙法」。這些都是民國元年的文字。反正後許多朋友,見我這種頹廢樣子,與從前大異,很為詫異,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假使我不講厚黑學,埋頭做去,我的世界或許不像現在這個樣子。不知是厚黑學誤我,還是我誤厚黑學。

《厚黑學》一書,有些人讀了,慨然興歎,因此少出了許多英雄豪傑。有些人讀了,奮然興起,因此又多出了許多英雄豪傑。我發明厚黑學,究竟為功為罪,只好付諸五殿閻羅裁判。

我發表《厚黑學》的時候,念及簡恆之言,遲疑了許久。後來想到朱竹所說:「寧不食兩廡無豚肩,風懷一詩,斷不能刪。」奮然道:「英雄豪傑可以不當,這篇文字不能不發表。」就毅然決然,提筆寫去,而我這英雄豪傑的希望,從此就斷送了,讀者只知厚黑學適用,那知我是犧牲一個英雄豪傑掉換來的,其代價不為不大。

其實朱竹刪去風懷一詩,也未必能食「兩廡豚肩」,我把厚黑學秘為獨得之奇,也未必能為英雄豪傑。於何征之呢?即以王簡恆而論,其於吾道算是獨有會心,以他那樣的才具,宜乎有所成就,而孰知不然。反正時,他到成都,張列五委他某縣知事,他不幹,回到自井。民國三年,討袁之役,熊楊在重慶獨立,富順響應,自井推簡恆為行政長。事敗,富順廖秋華、郭集成、刁廣孚被捕到瀘州,廖被大辟,郭、刁破家得免,簡恆東藏西躲,晝伏夜行,受了雨淋,得病,纏綿至次年死,身後非常蕭條。以簡恆之才具之會心,還是這樣的結果,所以讀我厚黑學的人,切不可自命為得了明人的指點,即便自滿。民國元年,我到成都,住童子街公論日報社內,與廖緒初、謝綬青、楊仔耘諸人同住,他們再三慫恿我把《厚黑學》寫出來。緒初並說道:「你如果寫出來,我與你做一序。」我想:「緒初是講程朱學的人,繩趨矩步,朋輩呼之為『廖大聖人』,他都說可以發表,當然可以發表,我遂逐日寫去,我用的別號,是獨尊二字,取「天上地下,惟我獨尊」之意,緒初用淡然的別號作一序曰:「吾友獨尊先生,發明厚黑學,成書三卷,上卷厚黑學,中卷厚黑經,下卷厚黑傳習錄,嬉笑怒罵,亦云苛矣。然考之中外古今,與夫當世大人先生,舉莫能外,誠宇宙至文哉!世欲業斯學而不得門徑者,當不乏人,特勸先生登諸報端,以餉後學,他日更刊為單行本,普渡眾生,同登彼岸,質之獨尊,以為何如?民國元年,月日,淡然。」哪知一發表,讀者嘩然。說也奇怪,我與緒初同是用別號,乃廖大聖人之稱謂,依然如故,我則博得李厚黑的徽號。

緒初辦事,富有毅力,毀譽在所不計。民國八年,他當省長公署教育科科長,其時校長縣視學(縣視學即後來之教育局長)任免之權,操諸教育科。楊省長對於緒初,倚畀甚殷,緒初簽呈任免之人,無不照準。有時省長下條子任免某人,緒初認為不當者,將原條退還,楊省長不以為忤,而信任益堅。最奇的,其時我當副科長,凡是得了好處的人,都稱頌曰:「此廖大聖人之賜也。」如有倒甑子的,被記過的,要求不遂的,預算被核減的,往往對人說道:「這是李厚黑干的。」成了個「善則歸廖緒初,惡則歸李宗吾」。緒初今雖死,舊日教育科同事諸人,如侯克明、黃治畋等尚在,請他們當天說,究竟這些事,是不是我幹的?究竟緒初辦事,能不能受旁人支配?我今日說這話,並不是卸責於死友,乃是舉出我經過的事實,證明簡恆的話是天經地義,厚黑學三字,斷不可拿在口中講。我厚愛讀者諸君,故敢掬誠相告。

未必緒初把得罪人之事向我推卸嗎?則又不然。有人向他說及我,緒初即說道:「某某事是我幹的,某人怪李宗吾,你可叫某人來,我當面對他說,與宗吾無干。」無奈緒初越是解釋,眾人越說緒初是聖人,李宗吾幹的事,他還要代他受過,非聖人而何?李宗吾能使緒初這樣做,非大厚黑而何?雷民心曰:「厚黑學做得說不得。」真絕世名言哉!後來我也掙得聖人的徽號,不過聖人之上,冠有厚黑二字罷了。

聖人也,厚黑也,二而一,一而二也。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聖人與大盜的真相,莊子是看清楚了。跖之徒問於跖曰:「盜有道乎?」跖曰:「奚啻其有道也,夫妄意關內中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時,智也,分均,仁也。不通此五者而能成大盜者,天下無有。」聖勇義智仁五者,本是聖人所做的,跖能竊用之,就成為大盜。反過來說,厚黑二者,本是大奸大詐所做的,人能善用之,就可成大聖大賢。試舉例言之,胡林翼曾說:「只要於公家有利,就是頑鈍無恥的事,我都要干。」又說:「辦事要包攬把持。」所謂頑鈍無恥也,包攬把持也,豈非厚黑家所用的技術嗎?林翼能善用之,就成為名臣了。

王簡恆和廖緒初,都是我很佩服的人。緒初辦旅省敘屬中學堂和當省議會議員,只知為公二字,什麼氣都受得,有點像胡林翼之頑鈍無恥。簡恆辦事,獨行獨斷,有點像胡林翼之包攬把持。有天我當著他二人說道:「緒初得了厚字訣,簡桓得了黑字訣,可稱吾黨健者。」歷引其事以證之。二人欣然道:「照這樣說來,我二人可謂各得聖人之一體了。」我說道:「百年後有人一與我建厚黑廟,你二人都是有配享希望的。」

民國元年,我在成都公論日報社內寫《厚黑學》,有天緒初到我室中,見案上寫有一段文字:「楚漢之際,有一人焉,厚而不黑,卒歸於敗者,韓信是也。胯下之辱,信能忍之,面之厚可謂至矣。及為齊王,果從蒯通之說,其貴誠不可言,獨奈何於解衣推食之私情,貿然曰:「衣人這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卒至長樂鐘室,身首異處,夷及三族,謂非咎由自取哉!楚漢之際,有一人焉,黑而不厚,亦歸於敗者,范增是也。……」緒初把我的稿子讀了一遍,轉來把韓信這一段反覆讀之,默然不語,長歎一聲而去。我心想道:「這就奇了,韓信厚有餘而黑不足,范增黑有餘而厚不足,我原是二者對舉,他怎麼獨有契於韓信這一段?」我下細思之,才知緒初正是厚有餘而黑不足的人。他是盛德夫子,叫他忍氣,是做得來,叫他做狠心的事,他做不來。患寒病的人,吃著滾水很舒服;患熱病的人,吃著冷水很舒服;緒初所缺乏者,正是一黑字,韓信一段,是他對症良藥,故不知不覺,深有感觸。

中江謝綬青,光緒三十三年,在四川高等學堂與我同班畢業。其時王簡恆任富順中學堂監督,聘綬青同我當教習。三十四年下學期,緒初當富順視學,主張來年續聘,其時薪水以兩計。他向簡恆說道:「宗吾是本縣人,核減一百兩,綬青是外縣人,薪仍舊。」他知道我斷不會反對他,故毅然出此。我常對人說:「緒初這個人萬不可相交,相交他,銀錢上就要吃虧,我是前車之鑒。」有一事更可笑,其時縣立高小校校長姜選臣因事辭職,縣令王琰備文請簡恆兼任。有天簡恆笑向我說道:「我近日窮得要當衣服了,高小校校長的薪水,我很想支來用。照公事說,是不生問題。像順這一夥人,要攻擊我,我倒毫不睬他,最怕的是他廖聖人酸溜溜說道:『這筆款似乎可以不支吧。』你叫我這個臉放在何處?只好仍當衣服算了。」我嘗對人說:「此雖偶爾談笑,而緒初之令人敬畏,簡恆之勇於克己,足見一斑。」後來我發明《厚黑學》,才知簡恆這個談話,是厚黑學上最重要的公案。我嘗同雷民心批評:朋輩中資質偏於厚字者甚多,而以緒初為第一。夠得上講黑字者,只有簡恆一人。近日常常有人說:「你叫我面皮厚,我還做得來,叫我黑,我實在做不來,宜乎我作事不成功。」我說:「特患你厚得不徹底只要徹底了,無往而不成功。你看緒初之厚,居然把簡恆之黑打敗,並且厚黑教主還送了一百銀子的贄見。世間資質偏於厚字的人,萬不可自暴自棄。」

相傳凡人的頸子上,都有一條刀路,劊子手殺人,順著刀路砍去,一刀就把腦殼削下。所以劊子手無事時,同人對坐閒談,他就要留心看你頸上的刀路。我發明厚黑學之初,遇事研究,把我往來的朋友作為實驗品,用劊子手看刀路的方法,很發見些重要學理。滔滔天下,無在非厚黑中人。諸君與朋輩往還之際,本我所說的法子去研究,包管生出無限趣味,比讀四書五經、二十五史受的益更多。老子曰:「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夫髦矣,無志用世矣,否則這些法子,我是不能傳授人的。

我遇著人在我名下行使厚黑學,叨叨絮絮,說個不休。我睜起眼睛看著他,一言不發。他忽然臉一紅,噗一聲笑道:「實在不瞞你先生,當學生的實在沒法了,只有在老師名下行使點厚黑學。」我說道:「可以!可以!我成全你就是了!」語云:「對行不對貨。」奸商最會欺騙人,獨在同業前不敢賣假貨。我苦口婆心,勸人研究厚黑學,意在使大家都變成內行,假如有人要使點厚黑學,硬是說明了來幹,施者受者,大家心安理順。

我把厚黑學發明過後,凡人情冷暖,與夫一切恩仇,我都坦然置之。有人對我說:「某人對你不起,他如何如何。」我說:「我這個朋友,他當然這樣做。如果他不這樣做,我的厚黑學還講得通嗎?我所發明的是人類大原則,我這個朋友,當然不能逃出這個原則。」

辛亥十月,張列五在重慶獨立,任蜀軍政府都督,成渝合併,任四川副都督,嗣改民政長。他設一個審計院,擬任緒初為院長。緒初再三推辭,乃以尹仲錫為院長。緒初為次長,我為第三科科長。其時民國初成,我以為事事革新,應該有一種新學說出現,乃把我發明的厚黑學發表出來。及我當了科長,一般人都說:「厚黑學果然適用,你看李宗吾公然做起科長來了。」相好的朋友,勸我不必再登。我就停止不登。於是眾人又說道:「你看李宗吾,做了科長官,厚黑學就不登了。」我氣不過,向眾人說道:「你們只羨我做官,須知奔走宦場,是有秘訣的。」我就發明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每遇著相好的朋友,就盡心指授。無奈我那些朋友資質太鈍,拿來運用不靈,一個個官運都不亨通,反是從旁竊聽的和間接得聞的,倒還很出些人才。

在審計院時,緒初寢室與我相連,有一日下半天,聽見緒初在室內拍桌大罵,聲震屋瓦,我出室來看,見某君倉皇奔出,緒初追而罵之:「你這個狗東西!混帳……直追至大門而止(此君在緒初辦旅省敘屬中學時曾當教職員)。緒初轉來,看見我,隨入我室中坐下,氣忿忿道:「某人,真正豈有此理!」我問何事,緒初道:「他初向我說:某人可當知事,請我向列五介紹。我唯唯否否應之。他說:『事如成了,願送先生四百銀子。』我桌子上一巴掌道:『胡說!這些話,都可拿來向我說嗎?』他站起來就走,說道:『算了,算了,不說算了。』我氣他不過,追去罵他一頓。」我說:「你不替他說就是了,何必為此已甚。」緒初道:這宗人,你不傷他的臉,將來不知還要幹些甚麼事。我非對列五說不可,免得用著這種人出去害人。」此雖尋常小事,在厚黑學上卻含有甚深的哲理。我批評緒初「厚有餘而黑不足,叫他忍氣是做得來」。叫他做狠心的事做不來,何以此事忍不得氣?其對待某君,未免太狠,竟自侵入黑字範圍,這是什麼道理呢?我反覆研究,就發見一條重要公例。公例是什麼呢?厚黑二者,是一物體之兩方面,凡黑到極點者,未有不能厚,厚到極點者,未有不能黑。舉例言之:曹操之心至黑,而陳琳作檄,居然容他得過,則未嘗不能厚;劉備之面至厚,劉璋推誠相待,忽然舉兵滅之,則未嘗不能黑。我們同輩中講到厚字,既公推緒初為第一,所以他逃不出這個公例。

古人云:「夫道一而已矣。」厚黑二者,根本上是互相貫通的,厚字翻過來,即是黑,黑字翻過來,即是厚。從前有個權臣,得罪出亡。從者說道:「某人是公之故人,他平日對你十分要好,何不去投他?」答道:「此人對我果然很好。我好音,他就遺我以鳴琴,我好佩,他就遺我以玉環。他平日既見好於我,今日必以我見好於人,如去見他,必定縛我以獻於君,果然此人從後追來,把隨從的人捉了幾個去請賞。這就是厚臉皮變而為黑心子的明證。人問:世間有黑心子變而為厚臉皮的沒有?我答道:有!有!《聊齋》上馬介甫那一段所說的那位太太,就是由黑心子一變而為厚臉皮。

緒初辱罵某君一事,詢之他人,迄未聽見說過,除我一人而外,無人知之,後來同他相處十多年,也未聽他重提。我嘗說:「緒初辱罵某君,足見其人剛正,雖暗室中,亦不可干以私,事後絕口不言,隱人之惡,又見其盛德。」但此種批評,是站在儒家立場來說,若從厚黑哲學上研究,又可得出一條公例:「黑字專長的人,黑者其常,厚者其暫;厚字專長的人,厚者其常黑者其暫。」緒初是厚字專長的人,其以黑字對付某君,是暫時的現象;事過之後,又回復到厚字常軌,所以後此十多年隱而不言。我知他做了此等狠心事,必定於心不安,故此後見面,不便向他重提此事。他辦敘屬學堂的時候,業師王某來校當學生,因事犯規,緒初懸牌把他斥退。後來我曾提起此事,他蹙然道:「這件事我疚心。」這都是做了狠心的事,要恢復常軌的明證。因知他辱罵某君一定很疚心,所以不便向他重提。

緒初已經死了十幾年,生平品行,粹然無疵。凡是他的朋友和學生,至今談及,無不欽佩。去歲我做了一篇《廖張軼事》,敘述緒初和列五二人的事跡,曾登諸《華西日報》。緒初是國民黨的忠實信徒,就是異黨人,只能說他黨見太深,對於他的私德,仍稱道不置。我那篇《廖張軼事》,曾臚舉其事,將來我這《厚黑叢話》寫完了,莫得說的時候,再把他寫出來,充塞篇幅。一般人呼緒初為廖大聖人,我看他,得力全在一個厚字。我曾說:「用厚黑以圖謀公利,越厚黑人格越高尚。」緒初人格之高尚,是我們朋輩公認的。他的朋友和學生存者甚多,可證明我的話不錯,即可證明我定的公例不錯。

我發表《厚黑學》,用的別號是獨尊二字,與朋友寫信也用別號,後來我改寫為「蜀酋」。有人問我蜀酋作何解釋?我答應道:我發表《厚黑學》,有人說我瘋了,離經叛道,非關在瘋人院不可。我說:那嗎,我就成為蜀中之罪酋了。因此名為蜀酋。我發表《厚黑學》過後,許多人實力奉行,把四川造成一個厚黑國。有人向我說道:國中首領,非你莫屬。我說:那嗎,我就成為蜀中之酋長了。因此又名蜀酋。再者,我講授厚黑學,得我真傳的弟子,本該授以衣缽,但我的生活是沿門托缽,這個缽要留來自用,只有把我的狗皮褂子脫與他穿。所以獨字去了犬旁,成為蜀字。我的高足弟子很多,弟子之足高,則先生之足短,弟子之足高一寸,則先生之足短一寸。所以尊字截去寸字,成為酋字。有此原因,我只好稱為蜀酋了。

世間的事,有知難行易的,有知易行難的,惟有厚黑學最特別,知也難,行也難。此道之玄妙,等於修仙悟道的口訣,古來原是秘密傳授,黃石老人因張良身有仙骨,於半夜三更傳授他,張良言下頓悟,老人以王者師期之。無奈這門學問太精深了,所以《史記》上說:「良為他人言,皆不省,獨沛公善之。」良歎曰:「沛公殆天授也。」可見這門學問不但明師難遇,就遇著了,也難於領悟。蘇東坡曰:「項籍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衣缽真傳,彰彰可考。我打算做一部《厚黑學師承記》,說明授受淵源,使人知這門學問,要黃石公這類人才能傳授,要張良、劉邦這類人才能領悟。我近倡厚黑救國之說,許多人說我不通,這也無怪其然,是之謂知難。

劉邦能夠分杯羹,能夠推孝惠魯元下車,其心之黑還了得嗎?獨至韓信求封假齊王,他忍不得氣,怒而大罵,使非張良從旁指點,幾乎誤事。勾踐入吳,身為臣,妻為妾,其面之厚還了得嗎?沼吳之役,夫差遣人痛哭求情,勾踐心中不忍,意欲允之。全虧范蠡悍然不顧,才把夫差置之死地。以劉邦、勾踐這類人,事到臨頭,還須軍師臨場指揮督率才能成功,是之謂行難。

蘇東坡的《留侯論》,全篇是以一個厚字立柱。他文集中,論及沼吳之役,深以范蠡的辦法為然。他這篇文字,是以一個黑字立柱。諸君試取此二字,細細研讀,當知鄙言不謬。人稱東坡為坡仙,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才能揭出此種妙諦。諸君今日,聽我講說,可謂有仙緣。噫,外患迫矣,來日大難,老夫其為黃石老人乎!願諸君以張子房自命。
66輪義 小康 David

頭像
徐少康
召集人
文章: 4590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來自: 地球

Re: 厚黑學

文章 徐少康 » 週四 7月 26日, 2012年 5:19 am

厚黑叢話卷三

成都《華西日報》民國二十四年十月

有人讀《厚黑經》,讀至「蓋欲學者於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誘之仁義,而充其本然之厚黑」,發生疑問道:「李宗吾,你這話恐說錯了。孟子曰:『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見仁義是本然的。你怎麼把厚黑說成本然,把仁義說成外誘?」我說:「我倒莫有說錯,只怕你們那個孟子錯了。孟子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他這個話究竟對不對,我們要實地試驗。就叫孟子的夫人把他新生小孩抱出來,由我當著孟子試驗。母親抱著小孩吃飯,小孩伸手來拖,如不提防,碗就會落地打爛。請問孟子,這種現象是不是愛親?母親手中拿一塊糕餅,小孩伸手來索,母親不給他,放在自己口中,小孩就會伸手從母親口中取出,放在他口中。請問孟子,這種現象是不是愛親?小孩在母親懷中食乳,食糕餅,哥哥走近前,他就要用手推他打他。請問孟子,這種現象是不是敬兄?只要全世界尋得出一個小孩,莫得這種現象,我的厚黑學立即不講,既是全世界的小孩無一不然,可見厚黑是天性中固有之物,我的厚黑學當然成立。」

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小孩見母親口中有糕餅,就伸手去奪,在母親懷中食乳食糕餅,哥哥近前,就推他打他,都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依孟子所下的定義,都該認為良知良能。孟子教人把良知良能擴而充之,現在許多官吏刮取人民的金錢,即是把小孩時奪取母親口中糕餅那種良知良能擴充出來的。許多志士,對於忠實同志,排擠傾軋,無所不用其極,即是把小孩食乳食糕餅時推哥哥、打哥哥那種良知良能擴充來的。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現在的偉人,小孩時那種心理,絲毫莫有失掉,可見中國鬧到這麼糟,完全是孟子的信徒干的,不是我的信徒干的。

我民國元年發表《厚黑學》,指定曹操、劉備、孫權、劉邦幾個人為模範人物。迄今廿四年並莫一人學到。假令有一人像劉備,過去的四川,何至成為魔窟?有一人像孫權,過去的寧粵,何至會有裂痕?有一人像曹操,偽滿敢獨立嗎?有一人像劉邦,中國會四分五裂嗎?吾嘗曰:「劉邦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曹操斯可矣,曹操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劉備、孫權斯可矣。」所以說中國鬧得這麼糟,不是我的信徒干的。

漢高祖分杯羹,是把小孩奪母親口中糕餅那種良知良能擴充出來的。唐太宗殺建成、元吉,是把小孩食乳食糕餅時推哥哥、打哥哥那種良知良能擴充出來的。這即是《厚黑經》所說:「充其本然之厚黑。」昔人詠漢高祖詩云:「俎上肉,杯中羹,黃袍念重而翁輕。羹嫂,羹頡侯,一飯之仇報不休。……君不見漢家開基四百明天子,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乃如此。」漢高祖把通常所謂五倫與夫禮義廉恥掃蕩得乾乾淨淨,這卻是《厚黑經》所說:「去夫外誘之仁義。」

有人難我道:「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據你這樣說,豈不是應該改為『惻隱之心人皆無之』嗎?」我說:「這個道理,不能這樣講。孟子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明明提出怵惕惻隱四字。下文忽言『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平空把怵惕二字摘來丟了,請問是何道理?再者孟子所說:『乍見孺子將入於井』,這是孺子對於井發生了死生存亡的關係,我是立在旁觀地位。假令我與孺子同時將入井,請問孟子,此心作何狀態?此時發出來的第一念,究竟是怵惕,是惻隱?不消說,這剎那間只有怵惕而無惻隱,只能顧我之死,不暇顧及孺子之死。非不愛孺子也,事變倉卒,顧不及也。必我心略為安定,始能顧及孺子,惻隱心乃能出現。我們這樣的研究,就可把人性真相看出。怵惕是為我的念頭,惻隱是為人的念頭。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李宗吾曰:『怵惕之心,厚黑之端也。』孟子講仁義,以惻隱為出發點。我講厚黑,以怵惕為出發點。先有怵惕,後有惻隱,孟子的學說是第二義,我的學說才是第一義。」

成都屬某縣,有曾某者,平日講程朱之學,品端學粹,道貌巖巖,人呼為曾大聖人,年已七八十歲,當縣中高小學校校長。我查學到校,問:「老先生近日還看書否?」答:「現在纂集宋儒語錄。」我問:「孟子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何以下文只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把怵惕二字置之不論,其意安在?」他聽了沉吟思索。我問:「見孺子將入於井,發出來的第一個念頭,究竟是怵惕,是惻隱?」他信口答道:「是惻隱。」我聽了默然不語,他也默然不語。我本然想說;第一念既是惻隱,何以孟子不言「惻隱怵惕」而言「怵惕惻隱」?因為他是老先生,不便深問,只問道:「宋儒之書,我讀得很少,只見他們極力發揮惻隱二字未知對於怵惕二字,亦會加以發揮否?」他說:「莫有。」我不便往下再問,就談別的事去了。

《孟子》書上,孩提愛親章,孺子將入井章,是性善說最根本的證據。宋儒的學說,就是從這兩個證據推闡出來的。我對於這兩個證據,根本懷疑,所以每談厚黑學,就把宋儒任意抨擊。但我生平最喜歡懷疑,不但懷疑古今人的說法,並且自己的說法也常常懷疑。我講厚黑學,雖能自圓其說,而孟子的說法,也不能說他莫得理由。究竟人性的真相是怎樣?孟子所說:孩提知愛和惻隱之心,又從何處生出來呢?我於是又繼續研究下去。

中國言性者五家,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惡,告子言性無善無惡,揚雄言善惡混,韓昌黎言性有三品。這五種說法,同時並存,竟未能折衷一是。今之政治家,連人性都未研究清楚,等於醫生連藥性都未研究清楚。醫生不了解藥性,斷不能治病;政治家不瞭解人性,怎能治國?今之舉世紛紛者,實由政治家措施失當所致。其措施之所以失當者,實由對於人性欠了精密的觀察。

中國學者,對於人性欠精密的觀察,西洋學者,觀察人性更欠精密。現在的青年,只知宋儒所說「婦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個道理講不通……這都是對於人性欠了研究,才有這類不通的學說。學說既不通,基於這類學說生出來的措施,遂無一可通,世界烏得不大亂?

從前我在報章雜誌上,常見有人說:「中國的禮教,是吃人的東西。」殊不知西洋的學說,更是吃人的東西。阿比西尼亞被墨索里尼摧殘蹂躪,是受達爾文學說之賜,將來算總帳,還不知要犧牲若干人的生命。我們要想維持世界和平,非把這類學說一律肅清不可。要肅清這類學說,非把人性徹底研究清楚不可。我們把人性研究清楚了,政治上的設施,國際上的舉動,才能適合人類通性,世界和平才能維持。

我主張把人性研究清楚,常常同友人談及。友人說:「近來西洋出了許多心理學的書,你雖不懂外國文,也無妨買些譯本來看。」我說:「你這個話太奇了!我說個笑話你聽:從前有個查學員視察某校,對校長說:『你這個學校,光線不足。』校長道:『我已派人到上海購買去了。』人人有一個心,自己就可直接研究,本身就是一副儀器標本,隨時隨地都可以試驗,朝夕與我往來的人,就是我的試驗品,你叫我看外國人著的心理學書,豈不等於到上海買光線嗎?」聞者無辭可答。

我民國元年著的《厚黑學》,原是一種遊戲文字,不料發表出來,竟受一般人的歡迎,厚黑學三字,在四川幾乎成一普通名詞。我以為此種說法能受人歡迎,必定於人性上有關係,因繼續研究。到民國九年,我想出一種說法,似乎可以把人性問題解決了,因著《心理與力學》一文,載入《宗吾臆談》內。我這種說法,未必合真理,但為研究學術起見,也不妨提出來討論。

西洋人研究物理學研究得很透徹,得出來的結論,五洲萬國無有異詞,獨於心理學卻未研究透徹,所以得出來的結論,此攻彼訐。這是甚麼道理呢?因為研究物理,乃是以人研究物,置身局外,冷眼旁觀,把真相看得很清楚,毫無我見,故所下判斷最為正確。至於研究心理學,則研究者是人,被研究者也是人,不知不覺就參入我見,下的判斷就不公平。並且我是眾人中之一人,古人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使此心放得至公至平,仍得不到真相。因此我主張:研究心理學,應當另辟一個途徑來研究。科學家研究物理學之時,毫無我見,等他研究完畢了,我們才起而言曰:「人為萬物之一,物理與人事息息相通,物理上的公例也適用於人事。」據物理的公例,以判斷人事,而人就無遁形了。聲光磁電的公例,五洲萬國無有異詞。人之情感,有類磁電,研究磁電,離不脫力學公例,我們就可以用力學公例以考察人之心理。

民國九年,我家居一載,專幹這種工作,用力學上的公例去研究心理學,覺到許多問題都渙然冰釋。因創一公例曰:「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從古人事跡上,現今政治上,日用瑣事上,自己心坎上,理化數學上,中國古書上,西洋學說上,四面八方印證起來,似覺處處可通。有了這條公例,不但關於人事上一切學說若網若綱,有條不紊,就是改革經濟政治等等,也有一定的軌道可循,而我心中的疑團,就算打破,人性問題就算解決了。但我要聲明:所謂疑者,是我心中自疑,非謂人人俱如是疑也。所謂解決者,是我自謂解決,非謂這個問題果然被我解決也。此乃我自述經過,聊備一說而已。

本來心理學是很博大精深的,我是個講厚黑學的,怎能談這門學問?我說「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等於說「水之波動,循力學公例而行」。據科學家眼光看來,水之性質和現象,可供研究者很多,波動不過現象中之一小部分。所以我談心理,只談得很小很小一部分,其餘的我不知道,就不敢妄談。

為甚力學上的公例可應用到心理學上呢?須知科學上許多定理,最初都是一種假說,根據這種假說,從各方試驗,都覺可通,這假說就成為定理了。即如地球這個東西,自開闢以來就有的,人民生息其上,不經經過了若干萬萬年,對於地球之構成就無人瞭解。距今二百多年以前,出了個牛頓,發明萬有引力,說「地心有吸力,把泥土沙石吸成一團,成為地球。」究竟地心有無吸力,無人看見,牛頓這個說法,本是假定的,不過根據他的說法,任如何試驗,俱是合的,於是他的假說就成了定理。從此一般人都知道:「凡是有形有體之物,俱要受吸力的吸引。」到愛因斯坦出來,發明相對論,本牛頓之說擴大之,說:「太空中的星球發出的光線,經過其他星球,也要受其吸引。因天空中眾星球互相吸引之故,於是以直線進行之光線,就變成彎彎曲曲的形狀。」他這種說法,經過實地測驗,證明不錯,也成為定理。從此一般人又知道,有形無體之光線,也要受吸力的吸引。我們要解決心理學上的疑團,無妨把愛因斯坦的說法再擴大之,說:「我們心中也有一種引力,能把耳聞目、無形無體之物吸收來成為一個心。心之構成,與地球之構成相似。」我們這樣的設想,牛頓的三例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可適用到心理學方面,而人事上一切變化,就可用力學公例去考察他了。

通常所稱的心,是由於一種力,經過五官出去,把外邊的事物牽引進來,集合而成的。例如有一物在我面前,我注目視之,即是一種力從目透出去,與那個物連結;我將目一閉,能夠記憶那物的形狀,即是此力把那物拖進來綰住了。聽人的話能夠記憶,即是把那人的話拖進來綰住了。由這種方式,把耳濡目染與夫環境所經歷的事項一一拖進來,集合為一團,就成為一個心。所以心之構成,與地球之構成完全相似。

一般人都說自己有一個心,佛氏出來,力辟此說,說:「人莫得心,通常所謂心,是假的,乃是六塵的影子。」圓覺經曰:「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我們試思,假使心中莫得引力,則六塵影子之經過,亦如雁過長空,影落湖心一般,雁一去,影即不存。而吾人見雁之過,其影能留在心中者,即是心中有一種引力把雁影綰住的原故。所以我們拿佛家的話來推究,也可證明心之構成與地球之構成是相似的。

佛家說:「六塵影子落在八識田中,成為種子,永不能去。」這就像谷子豆子落在田土中,成為種子一般。我們知谷子豆子落在田土中,是由於地心有引力,即知六塵影子落在八識田中,是由於人心有引力。因為有引力綰住,所以谷子豆子在田土中永不能去,六塵影子在八識田中也永不能去。

我們如把心中所有知識一一考察其來源,即知其無一不從外面進來。其經過的路線,不外眼耳鼻舌身。雖說人能夠發明新理,但仍靠外面收來的智識作基礎。猶之建築房屋,全靠外面購來的磚瓦木石。假如把心中各種智識的來源考出了,從目進來的,命他仍從目退出去,從耳進來的,令他仍從耳退出去,其他一一俱從來路退出,我們的心即空無所有了。人的心能夠空無所有,對於外物無貪戀,無嗔恨,有如湖心雁影,過而不留,這即是佛家所說「還我本來面目」。

地球之構成,源於引力,意識之構成,源於種子,試由引力再進一步,推究到天地未有以前,由種子再進一步,推究到父母未生以前,則只有所謂寂兮寥兮的狀況,而二者就會歸於一了。由寂兮寥兮生出引力,而後有地球,而後有物。由寂兮寥兮,生出種子,而後有意識,而後有人。由此知心之構成與地球之構成相似,物理與人事相通,故物理學的規律可適用於心理學。

心理的現象,與磁電現象很相像。人有七情,大別之,只有好、惡二種。心所好的東西,就引之使近;心所惡的東西,就推之使遠。其現象與磁電相同。人的心,分知、情、意三者,意是知與情合併而成,其元素只有知、情二者。磁電同性相推,異性相引,他相推相引的作用,是情的現象。能夠差別同性異性,又含有知的作用。可見磁電這個東西,也具有知、情,與我們的心理是一樣的。陽電所需要的是陰電,忽然來了一個陽電,要分他的陰電,他當然把他推開。陰電所需要的是陽電,忽然來了一個陰電,要分他的陽電,他當然也把他推開。這就像小兒食乳食糕餅的時候,見哥哥來了,用手推他打他一般,所以成了同性相推的現象。至於磁電異性相引,猶如人類男女相愛,更是不待說的。所以我們研究心理學,可當如磁電學研究。

佛說:「真佛法身,映物現形。」宛然磁電感應現象。又說:「本性圓融,用遍法界。」又說:「非有非無。」宛然磁電中和現象。又說:「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簡直是物理學家所說「能力不滅」。因此之故,我們用力學公例去考察人性,想來不會錯。

孟子講性善,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我講厚黑學,說:「小兒見母親口中有糕餅,就取來放在自己口中。小兒在母親懷中食乳食糕餅,見哥哥走近來,就用手推他打他。」這兩種說法,豈不是極端相反嗎?究竟人性的真相是怎樣?我們下細觀察,即知小兒一切動作,都是以我為本位,各種現象,都是從比較上生出來的。將母親與己身比較,小兒更愛己身,故將母親口中糕餅取出,放入自己口中。母親是懷抱我、乳哺我的人,拿母親與哥哥比較,母親與我更接近,故更愛母親。大點的時候,與哥哥朝夕一處玩耍,有時遇著鄰人,覺得哥哥與我更接近,自然更愛哥哥。由此推之,走到異鄉,就愛鄰人;走到外省,就愛本省人;走到外國,就愛本國人。其間有一定之規律,其規律是:「距我越近,愛情越篤,愛情與距離成反比例。」與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是相像的。我們把他繪出來,如甲圖,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親,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鄰人,第五圈是本省人,第六圈是本國人,第七圈是外國人。這個圖是人心的現象,我們詳加玩索,就覺得這種現象很像講堂上試驗的磁場一般。距磁石越近的地方,鐵屑越多,可見人的情感與磁力相像。我們從甲圖研究,即知我說的小兒搶母親口中糕餅和孟子所說孩提愛親,原是一貫的事,俱是以我字為出發點,性善說與厚黑學就可貫通為一。

上面所繪甲圖,是否真確,我們可再設法證明:假如暮春三月的時候,我們約著二三友人出去遊玩,走至山明水秀的地方,心中覺得非常愉快,走至山水粗惡的地方,心中就慼然不樂,這是甚麼緣故呢?因為山水是物,我也是物,物與我本是一體,所以物類好,心中就愉快,物類不好,心中就不愉快。我們又走至一個地方,見地上許多碎石,碎石之上,落花飄零,我們心中很替落花悲慼,對於碎石不甚動念,這是甚麼緣故?因為石是無生之物,花與我同是有生之物,所以對於落花更覺關情。假如落花之上臥一將斃之犬,哀鳴宛轉,那種聲音,入耳驚心驟聞之下,就會把悲感落花之心移向犬方而去了。這是甚麼緣故?因為花是植物,犬與我同是動物,自然會起同情心。我們游畢歸來,途中見一隻犬攔住一個行人,狂跳狂吠,那人持杖亂擊,人犬相爭,難解難分,我們看見,總是幫人的忙,不會幫犬的忙。因為犬是獸類,那人與我同是人類,對乎人的感情,當然不同。假如我們回來,一進門就有人來對我說:某個友人,因為某事,與人發生絕大衝突,勝負未分,我就很替這個友人關心,希望他得勝。雖然同是人類,因為有交情的關係,不知不覺就偏重在我的友人方面去了。我把朋友邀入室中,促膝談心,正在爾我忘情的時候,陡然房子倒下來,我們心中發出來的第一個念頭,是防衛自己,第二個念頭,才顧及友人。我們把各種事實、各種念頭、匯合擾來,搜求他的規律,即知每起一念,都是以我字為中心點,我們步步追尋,層層剝剔,逼到盡頭處,那個我字,即赤裸裸的現出來了。我們可得一個結論:凡有兩個物體,同時出現於我的面前,我無須計較,無須安排,心中自然會有親疏遠近之分。其規律是:「距我越遠,愛情越減,愛情與距離成反比例。」終不外牛頓萬有引力的定律。我們把它繪出圖來,如乙圖: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友,第三圈是他人,第四圈是犬,第五圈是花,第六圈是石。它的現象仍與磁場一般。我們繪這乙圖,是捨去了甲圖的境界,憑空另設一個境界,乃繪出之圖與中圖無異,可知甲圖是合理的,乙圖也是合理的。這兩個圖,都是代表人心的現象,既是與磁場相像,與地心引力相像,即可說心理變化不外力學公例。

孟子講性善,有兩個證據,第一個證據是:「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前已繪圖證明,是發源於為我之心,根本上與厚黑學相通。他第二個證據是:「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我們細細推求,仍是發源於為我之心,仍與厚黑學相通。茲說明如下:

怵惕是驚懼的意思,是自己畏死的表現。假如我們共坐談心的時候,陡見前面有一人提一把白亮亮的刀追殺一人,我們一齊吃驚,各人心中都要跳幾下。這個現象,即是怵惕。這是因為各人都有畏死的天性,看見刀彷彿是殺我一般,所以心中會跳,所以會怵惕。我略一審視,曉得不是殺我,是殺別人,登時就會把畏死的念頭放大,化我身為被追的人,對乎他起一種同情心,就想救護他。這就是惻隱。先有怵惕,後有惻隱,是天然的順序,不是人力安排的。由此可知:惻隱是從怵惕生出來的,莫得怵惕,就不會惻隱,可以說惻隱二字,仍發源於我字。

見孺子將入井的時候,共有三物,一曰我,二曰孺子,三曰井。我們把他繪為圖: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孺子,第三圈是井。我與孺子同是人類,井是無生之物,孺子對於井生出死生存亡的關係,我當然對孺子表同情,不能對井表同情。有了第一圈的我,才有第二圈的孺子。因為我怕死,才覺得孺子將入井是不幸的事;假如我不怕死,就叫我自己入井,我也認為不要緊的事,不起怵惕心。看見孺子將入井,也認為不要緊的事,斷不會有惻隱心。莫得我,即莫得孺子,莫行怵惕,即莫得惻隱,道理本是極明白的。孺子是我身的放大形,惻隱是怵惕的放大形,孟子看見怵惕心能放大而為惻隱心,就叫人把惻隱心再放大起來,擴充到四海。道理本是對的,只因少說一句:「惻隱是怵惕擴充出來的。」就生出宋儒的誤會。宋儒言性,從惻隱二字講起走,捨去怵惕二字不講,成了有惻隱無怵惕,知有第二圈子孺子,不知有第一圈之我。宋儒學說,許多迂曲難通,其病根就在這一點。

我們把甲乙兩圖詳加玩味,就可解決孟荀兩家的爭執。甲圖是層層放大,由我而親,而兄,而鄰人,而本省人,而本國人,而外國人,其路線是由內向外,越放越大。孟子看見人心有此現象,就想利用他,創為性善說。所以他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舉斯心,加諸彼……推恩足以保四海。」力勸人把圈子放大點。孟子喜言詩,詩是宣暢人的性情,含有利導的意思。乙圖是層層縮小,由石而花,而犬,而人,而友,而我,其路線是由外向內,越縮越小。荀子看見人心有此現象,就想制止他,創為性惡說。所以他說:「妻子具而孝衰於親,嗜欲得而信衰於友,爵祿盈而忠衰於君。」又說:「拘木待括蒸矯然後直,鈍金待礱厲然後利,人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生怕人把圈子縮小了。荀子習於禮,禮是範圍人的行為,含有制裁的意思。甲乙兩圖,都是代表人心的現象,甲圖是離心力現象,乙圖是向心力現象。從力學方面說,兩種現象俱不錯,即可說孟荀二人的說法俱不錯。無奈他二人俱是各說一面,我們把甲乙二圖一看,孟荀異同之點就可了然了。事情本是一樣,不過各人的看法不同罷了。我們詳玩甲乙二圈,就可把厚黑學的基礎尋出來。

王陽明講的致良知,是從性善說生出來的。我講的厚黑學,是從性惡說生出來的。王陽明說:「滿街都是聖人。」我說:「滔滔天下,無在非厚黑中人。」此兩說何以會極端相反呢?因為同是一事,可以說是性善之表現,也可說是性惡之表現。舉例言之:假如有個友人來會我,辭去不久,僕人來報道:「剛才那個友人,出門去就與人打架角孽,已被警察將雙方捉去了。」我聽了,就異常關心,立命人去探聽。聽說警察判友人無罪,把對方關起了,我就很歡喜。倘判對方無罪,把友人關起,我就很憂悶。請問我這種心理,究竟是善是惡?假如我去問孟子,孟子一定說:「這明明是性善的表現,何以故呢?你的朋友與人相爭,與你毫無關係,你願你的朋友勝,不願他敗,這種愛友之心,是從天性中不知不覺流露出來的。此種念頭,是人道主義的基礎。所謂博施濟眾,是從此種念頭生出來的,所謂民胞物與,也是從此種念頭生出來的,所以人們起了此種念頭,就須把他擴充起來。」假如我去問荀子,荀子一定說:「這明明是性惡的表現,何以故呢?你的朋友是人,和他打駕的也是人,人與人相爭,你不考察是非曲直,只是願友勝不願友敗;這種自私之心,是從天性中不知不覺流露出來的。此種念頭,是擾亂世界和平的根苗。日本以武力佔據東北四省,是從此種念頭生出來的,墨索里尼用飛機轟炸阿比西尼亞,也是從此種念頭生出來的,所以人們起了此種念頭,即須把他制伏下去。」我們試看上面的說法,兩邊都有道理,卻又極端相反,這是甚麼緣故呢?我們要解決孟荀兩家的爭執,只消繪圖一看,就自然明白了。如圖:第一圈是我,第二圈是友,第三圈是他人,此心願友得勝,即是第二圈。請問這第二圈,是大是小呢?孟子尋個我字,與友字比較,即是在外面畫個小圈來比較,說第二圈是個大圈。荀子尋個人字,與友字比較,即是在外面畫個大圈來比較,說第二圈是個小圈。孟子以為第二圈是第一圈放大而成,其路線是向人字方面擴張出去,故斷定人之性善。荀子以為第二圈是由第三圈縮小而成,其路線是向我字方面收縮攏來,故斷定人之性惡。其實第二圈始終只有那麼大,並未改變。單獨畫一個圈,不能斷他是大是小;單獨一種愛友之心,不能斷他是善是惡。畫了一圈之後,再在內面或外面畫一圈,才有大小之可言。因愛友而做出的事,妨害他人或不妨害他人,才有善惡之可言。

願友勝不願友敗之心理,是一種天然現象,乃人類之通性,不能斷他是善是惡,只看如何應用就是了。本此心理,可做出相親相愛之事,也可做出相爭相奪之事,猶之我們在紙上畫了一圈之後,可以在內面畫一小圈,也可以在外面畫一大圈。孟子見人畫了一圈,就斷定他一定會把兩腳規張開點,在外面畫一個較大之圈。荀子見人畫了一圈,就斷定他一定會把兩腳規收攏點,在內面畫一個較小之圈。若問他二人的理由,孟子說:「這個圈,明明是由一個小圈放大而成。依著它的趨勢,當然會再放大,在外面畫一個更大之圈。」荀子說:「這個圈明明是由一個大圈縮小而成。依著它的趨勢,當然會再縮小,在內面畫一個更小之圈。」這些說法,真可算無謂之爭。

我發表厚黑學後,繼續研究,民國九年,創出一條公例:「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並繪出甲乙二圖,因知孟子的性善說和荀子的性惡說,都帶有點詭辯的性質。同時悟得:我民國元年講的厚黑學,和王陽明講的致良知,也帶有點詭辯的性質。甚麼是詭辯呢?把整個的道理蒙著半面,只說半面,說得條條有理,是之謂詭辯。戰國策士,遊說人主,即是用的此種方法。其時,堅白異同之說甚盛,孟荀生當其時,染得有點此種氣習,讀者切不可為其所愚。我是厚黑先生,不是道學先生,所以我肯說真話。

力有離心、向心兩種現象,人的心理也有這兩種現象。孟荀二人,各見一種,各執一詞。甲乙兩圖,都與力學公例不悖,故孟荀兩說,能夠對峙二千餘年,各不相下。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孟荀兩說就可合而為一了。孟荀兩說合併,就成為告子的說法。告子說:「性無善無不善。」任從何方面考察,他這個說法都是對的。

人性本是無善無惡,也可說是:可以為善,可以為惡。孟子出來,於整個人性中裁取半面以立說,成為性善說。遺下了半面,荀子取以立論,就成為性惡說。因為各有一半的真理,故兩說可以並存。又因為只佔得真理之一半,故兩說互相攻擊。

有孟子之性善說,就有荀子之性惡說與之對抗。有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有李宗吾的厚黑學與之對抗。王陽明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把良知二字講得頭頭是道。李宗吾說:「小孩見著母親口中糕餅,自然會取來放在自己口中。在母親懷中食乳食糕餅,見哥哥近前,自然會用手推他打他。」我把厚黑二字也講得頭頭是道。有人呼我為教主,我何敢當?我在學術界,只取得與陽明對等的位置罷了。不過陽明在孔廟中配享,吃冷豬肉,我將來只好另建厚黑廟,以廖大聖人和王簡恆、雷民心諸人配享。

我的厚黑學,本來與王陽明的致良知有對等的價值,何以王陽明受一般人的推崇,我受一般人的訾議呢?因為自古迄今,社會上有一種公共的黑幕,這種黑幕,只許彼此心心相喻,不許揭穿,揭穿了,就要受社會的制裁。這算是一種公例。我每向人講厚黑學,只消連講兩三點鐘,聽者大都津津有味,說道:「我平日也這樣想,不過莫有拿出來講。」請問:心中既這樣想,為甚麼不拿出來講呢?這是暗中受了這種公例支配的原故。我赤裸裸的揭穿出來,是違反了公例,當然為社會不許可。

社會上何以會生出這種公例呢?俗語有兩句:「逢人短命,遇貨添錢。」諸君都想知道,假如你遇著一個人,你問他尊齡?答:「今年五十歲了。」你說:「看你先生的面貌,只像三十幾的人,最多不過四十歲罷了。」他聽了,一定很歡喜,是之謂「逢人短命」。又如走到朋友家中,看見一張桌子,問他買成若干錢?他答道:「買成四元。」你說:「這張桌子,普通價值八元,再買得好,也要六元,你真是會買。」他聽了一定也很喜歡。是之謂「遇貨添錢」。人們的習性,既是這樣,所以自然而然的就生出這種公例。主張性善說者,無異於說:「世間儘是好人,你是好人,我也是好人。」說這話的人,怎麼不受歡迎?主張性惡說者等於說:「世間儘是壞人,你是壞人,我也是壞人。」說這話的人,怎麼不受排斥?荀子本來是入了孔廟的,後來因為他言性惡,把他請出來,打脫了冷豬肉,就是受了這種公例的制裁。於是乎程朱派的人,遂高坐孔廟中,大吃其冷豬肉。

《孟子》書上有「閹然媚於世也」一句話,可說是孟子與宋明諸儒定的罪案,也即是孟子自定的罪案。何以故呢?性惡說是箴世,性善說是媚世。性善說者曰:你是好人,我也是好人,此妾婦媚語也。性惡說者曰:你是壞人,我也是壞人,此志士箴言也。天下妾婦多而志士少,箴言為舉世所厭聞,荀子之逐出孔廟也宜哉。嗚呼!李厚黑,真名教罪人也!

近人蔣維喬著《中國近三百年哲學史》說:「荀子在週末,倡性惡說,後儒非之者多,絕於一人左袒之者,歷一千九百餘年,俞曲園獨毅然贊同之……我同主張性惡說者,古今只有荀俞二氏。」云云。俞曲園是經學大師,一般人只研究他的經學,他著的性說上下二篇,若存若亡,可以說中國言性惡之書,除荀子而外,幾乎莫有了。箴言為舉世所厭聞,故敢於直說的人,絕無僅有。

滔滔天下,皆是諱疾忌醫的人,所以敢於言性惡者,非天下的大勇者不能,非捨得犧牲者不能。荀子犧牲孔廟中的冷豬肉不吃,才敢於言性惡。李宗吾犧牲英雄豪傑不當,才敢於講厚黑學。將來建厚黑廟時,定要在後面與荀子修一個啟聖殿,使他老人家藉著厚黑教主的餘蔭,每年春秋二祭,也吃吃冷豬肉。

常常有人向我說道:「你的說法,未免太偏。」我說:誠然,惟其偏,才醫得好病,芒硝大黃,姜桂附片,其性至偏,名醫起死回生,所用皆此等藥也。藥中之最不偏者,莫如泡參甘草,請問世間的大病,被泡參甘草醫好者自幾?自孟子而後,性善說充塞天下,把全社會養成一種不癢不痛的大腫病,非得痛痛地打幾針,燒幾艾不可。所以聽我講厚黑學的人,當說道:「你的議論,很痛快。」因為害了麻木不仁的病,針之灸之,才覺得痛;針灸後,全體暢適,才覺得快。

有人讀了《厚黑叢話》,說道:「你何必說這些鬼話?」我說:我逢著人說人話,逢著鬼說鬼話,請問當今之世,不說鬼話,說甚麼?我這部《厚黑叢話》,人見之則為人話,鬼見之則為鬼話。

我不知過去生中,與孔子有何冤孽,他講他的仁義,偏偏遇著一個講厚黑的我,我講我的厚黑,偏偏遇著一個講仁義的他。我們兩家的學說,極端相反,永世是衝突的。我想:「冤家宜解不宜結。」我與孔子講和好了。我想個折衷調和的法子,提出兩句口號:「厚黑為裡,仁義為表。」換言之,即是枕頭上放一部厚黑學,案頭上放一部四書五經;心頭上供一個大成至聖先師李宗吾之神位,壁頭上供一個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從此以後,我的信徒,即是孔子的信徒,孔子的信徒,即是我的信徒,我們兩家學說,永世不會衝突了。千百年後,有人出來做一篇《仲尼宗吾合傳》,一定說道:「仁近於厚,義近於黑,宗吾引繩墨,切事情,仁義之弊,流於麻木不仁,而宗吾深遠矣。」

諱疾忌醫,是病人通例,因之就成了醫界公例。荀子向病人略略針灸了一下,醫界就嘩然,說他違反了公例,把他逐出醫業公會,把招牌與他下了,藥鋪與他關了。李宗吾出來,大講厚黑學,叫把衣服脫了,赤條條的施用刀針。這是自荀子而後,二千多年,都莫得這種醫法,此李厚黑所以又名李瘋子也。

昨有友人來訪,見我桌上堆些宋元學案、明儒學案一類書,詫異道:「你怎麼看這類書?」我說:「我怎麼不看這類書?相傳某國有一井,汲飲者,立發狂。全國人皆飲此井之水,全國人皆狂。獨有一人,自鑿一井飲之,獨不狂。全國人都說他得了狂病,捉他來,針之灸之,施以種種治療,此人不勝其苦,只得自汲狂泉飲之。於是全國人都歡欣鼓舞,道:『我們國中,從此無一狂人了。』我怕有人替我醫瘋疾,針之灸之,只好讀宋明諸儒的書,自己治療。」

人性是渾然的,彷彿是一個大城,王陽明從東門攻入,我從西門攻入,攻進去之後,所見城中的真相,彼此都是一樣。人性以告子所說,無善無不善,最為真確。王陽明倡致良知之說,是主張性善的,而他教人提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等語,請問此種說法,與告子何異?我民國元年發表《厚黑學》,是性惡說這面的說法。民國九年,我創一條公例:「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這種說法,即是告子的說法。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湍水之變化,即是循著力學公例走的,所以「性猶湍水也」五個字,換言之,即是「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

有人難我道:「告子說:『性無善無不善。』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一個言性,一個言心體,何能混為一談?至於你說的『心理變化』,則是就用上言之,更不能牽涉到體上。」我說:我的話不足為憑,請看陽明的話。陽明曰:「心統性情,性,心體也,情,心用也,夫體用一源也,知體之所以為用,則知用之所以為體矣。」心體即是性,這是陽明自己下的定義。我說:「陽明的說法,即是告子的說法。」難道我冤誣了陽明嗎?

告之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請問東流西流,是不是就用上言之?請問水之流東流西,能否逃出力學公例?我說:「『性猶湍水也』五個字,換言之,即是『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似乎不是穿鑿附會。」

陽明曰:「性,心體也,情,心用也。」世之言心言性者,因為體不可見,故只就用上言之,因為性不可見,故只就情上言之。孟子曰:「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又曰:「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皆是就情上言之。也即是就用上言之。由此知:孟子所謂性善者,乃是據情之善。因以斷定性之善。試問人與人的感情,是否純有善而無惡?所以孟子的話,就會發生問題,故陽明易之曰:「有善有惡意之動。」意之動即用也,即情也。陽明的學力,比孟子更深,故其說較孟子更圓滿。

王陽明從性善說悟入,我從性惡說悟入,同到無善無惡而止。我同人講厚黑學,等於用手指月,人能循著手看去,就可以看見天上之月,人能循著厚黑學研究去,就可以窺見人性之真相。常有人執著厚黑二字,同我刺刺不休,等於在我手上尋月,真可謂天下第一笨人。我的厚黑學,拿與此等人讀,真是罪過。
66輪義 小康 David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