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之一法則 活出七倍人生

請貼你自己創作的文章
回覆文章
葉文珮
文章: 136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17, 2010 10:16 am

七分之一法則 活出七倍人生

文章 葉文珮 » 週日 6月 26, 2011 3:27 am

在職場工作了一段時間,你想轉換跑道,甚至想用一輩子的時間
過好幾個不同的人生嗎?實踐「七分之一法則」,或許可以幫你
達成這個願望。

古典玫瑰園董事黃騰輝身兼企業家、畫家及農夫三重身分,他分身
有術的秘訣,就是堅守「七分之一法則」。

一周一天 做想做的事
黃騰輝熱愛繪畫,他也自知立刻放下事業經營是不可能的,所以
他從「一星期一天」做起,也就是一周至少安排一天,做自己想
要做的事。原本他每周只有一個晚上一定排除萬難,盡情作畫,
之後慢慢增加為七分之二、七分之三,不愛應酬的他,如今一周
幾乎有七個晚上都在畫畫。

去年起,因為擁有一座茶園,他又多了「農夫」的身分。同樣的,
運用七分之一法則,他每周至少有一天一大早就趕去茶園,體驗
茶農的生活,茶葉採收時,參與時間還會彈性增加。

「人生轉型」成功的黃騰輝,通常一周只跟公司高層幹部開會一天,
他掌握公司大方向,日常事務則授權幹部處理。

他心有所感地說:「事情是永遠忙不完的,就算給你再多一倍的
時間,仍是忙不完。」因此,能否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靠的就是
捨得,但捨得的前提是必須很清楚為什麼要捨。

實現願望 有捨才有得
風潮音樂總經理楊錦聰也是「七分之一法則」的實踐者。每周三晚,
他都會與一群同好,在公園裡練習「蘇菲旋轉」,透過旋轉讓自己
放空,更深入了解自己。

熱愛音樂的楊錦聰曾因企業經營壓力龐大,而有強烈的倦怠感,
他發現自己一天到晚除了睡覺,就是工作,汲汲營營的結果,內心
反倒空虛了。「我到底缺少了什麼?」他不斷問自己,也透過旅行、
學習新東西尋求答案。

七年前,他到印度旅行時,在一處佛堂無意中看到「蘇菲旋轉」,
旋轉畫面及過程中所散發出來的寧靜,深深觸動了他的心。經歷
摔倒、頭暈、想吐等學習歷程後,他逐漸學會旋轉的真諦。

現在不論刮風下雨,只要情況許可,楊錦聰絕不會放棄每周一次
的蘇菲旋轉活動。

熱愛大自然的楊錦聰,常利用周休二日遠離台北,往屏東或花東跑,
他希望未來有一天能生活在大自然裡,「最好就在花東落腳」。
這個願望能否實現,就看七分之一法則的實踐功力。

電機博士投入農園經營,又從農園主人變成合樸農學市集創辦人
的陳孟凱,雖然人生跑道的轉換非常「劇烈」,但他以合樸為基地,
推廣有機小農作物,讓有機觀念慢慢深入更多人的生活,也與
「七分之一法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快意人生 想做立刻做
目前合樸農學市集只在每個月第二個周六舉行,但另設
「好好吃飯」、「好好務農」、「好好生活」及「好好讀書」
四種課程,;今年來每個月安排一次有機農友產地拜訪活動。

陳孟凱說,喜歡有機生活的人如果這些活動都參加,「平均
起來應該也符合七分之一法則。」

知名作家大前研一在他的新書《後五十歲的選擇》裡提到,
人過了50歲以後,就必須為充實個人的「第二個人生」開始
作準備。他強調,「你可能會認為時機尚早,沒那回事。
你如果年屆40世代後半,我勸你立刻作準備」。

大前研一指出,有些經營者退休生活並不愉快,他們有個
共通點,就是把「現在就想做」的渴望,延至「退休後」。
但他認為,有想做的事情,就該立刻去做,沒有理由延後。

對於常把沒時間當作藉口的人,大前研一也給予當頭棒喝。
他說嘴裡喊著「忙啊!忙啊!」的上班族,還是有時間看
電視,甚至躺在家裡睡大覺;「如果把浪費掉的時間節省
下來,就能擠出時間來,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力行「七分之一法則」的過來人也說,「七分之一」的
道理說穿了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卻不容易。最重要的是要
懂得捨得諦,且要持之以恆。

如果你羨慕別人一輩子可以過著兩個、甚至三個不一樣的
人生,或許從「七分之一法則」著手,就可一步步引領
自己實現真正想要的人生。
Hi!!

Everybody quickly comes to join our Internet reunion!!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