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2日 日全蝕
- 徐少康
- 召集人
- 文章: 4590
-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 來自: 地球
2009年7月22日 日全蝕
嘉義市的天文協會總幹事率62名團員在蘇州,透過中華電信網路在早上八點鐘將現場日全蝕的景象傳回台灣,同時還有中文解說。
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basic. ... E5NzQuZmx2
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basic. ... E5NzQuZmx2
66輪義 小康 David
-
- 校友
- 文章: 745
- 註冊時間: 週五 4月 10日, 2009年 11:20 pm
Re: 2009年7月22日 日全蝕
我們這裡看到的只有日偏蝕... 不過天也是一下就暗下來像要下雨似的, 全日蝕就更可觀了. 難怪在古代天文知識不發達的時候, 會有那麼多藉著自然現象做怪的人.
-
- 四年級
- 文章: 49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日, 2009年 12:44 pm
Re: 2009年7月22日 日全蝕
本日因工作業務返回童年軍眷村改建之國宅, 巧遇輪義之閻崇楠同學,並告知本網站,他則問候家住基隆之徐同學,吉他彈的是否依舊好!
- 徐少康
- 召集人
- 文章: 4590
-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 來自: 地球
Re: 2009年7月22日 日全蝕
多謝卞兄!
在此亦向閻同學問好,不過,住基隆的是阿華,住社子的是小胖,我住楊梅。
吉他,鋼琴,鼓,早不能玩了。但是,自從玩了電腦音樂後,能擺弄的樂器就更多了(全在虛擬之間)。
在此亦向閻同學問好,不過,住基隆的是阿華,住社子的是小胖,我住楊梅。
吉他,鋼琴,鼓,早不能玩了。但是,自從玩了電腦音樂後,能擺弄的樂器就更多了(全在虛擬之間)。
最後由 徐少康 於 週四 7月 23日, 2009年 11:22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66輪義 小康 David
- 徐少康
- 召集人
- 文章: 4590
-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 來自: 地球
Re: 2009年7月22日 日全蝕
楊梅是一個客家聚落,但我不是客家人,楊梅靠埔心這一帶,有許多眷村,我在眷村長大。
村子裡有不少海專的學長,學弟,以前大家約好坐火車通勤,挺壯觀的,從南往北,我們最遠,一上車先佔一列車廂的位子,造福中壢,內壢,桃園的同學,復興商工還有啟聰的跟海專是一伙的,也一致對外幹過仗,仗義!
村子裡有不少海專的學長,學弟,以前大家約好坐火車通勤,挺壯觀的,從南往北,我們最遠,一上車先佔一列車廂的位子,造福中壢,內壢,桃園的同學,復興商工還有啟聰的跟海專是一伙的,也一致對外幹過仗,仗義!
66輪義 小康 David
-
- 召集人
- 文章: 154
-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5日, 2009年 4:55 am
Re: 2009年7月22日 日全蝕
就桃園地區而言.楊梅.埔心的眷村聚落算是小有名氣.尤其是省道旁的[四維].
現在大都改建成國宅或是他遷了.
一直以為.搭火車通學往南的海專學生.中壢站應該是最遠的了.居然還有
埔心的...
現在大都改建成國宅或是他遷了.
一直以為.搭火車通學往南的海專學生.中壢站應該是最遠的了.居然還有
埔心的...
最後由 蒙思桂 於 週四 7月 23日, 2009年 8:20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65237輪禮
- 蔡自富
- 系統管理員
- 文章: 951
-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6日, 2009年 11:05 am
- 來自: 美國麻州
- 聯繫:
Re: 2009年7月22日 日全蝕
我也是眷村長大,在前桃園空軍基地附近,那邊眷村叫做「建國」,有幾個村子被收去蓋桃園國際機場。
我老爸後來調空總,我們也跟著到台北,那年我15歲。前兩年還回去看過,所有建國眷村都廢了,連附帶的醫護隊、甚至空軍基地都廢掉,殘牆廢瓦,一片荒蕪。童年記憶至此蕩然無存。
我老爸後來調空總,我們也跟著到台北,那年我15歲。前兩年還回去看過,所有建國眷村都廢了,連附帶的醫護隊、甚至空軍基地都廢掉,殘牆廢瓦,一片荒蕪。童年記憶至此蕩然無存。
65372 輪義 麻州獵鹿人 Karl Tsai
Line/WeChat: karltsai1961
Line/WeChat: karltsai1961
-
- 召集人
- 文章: 154
-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5日, 2009年 4:55 am
Re: 2009年7月22日 日全蝕
[眷村]是臺灣社會中相當特殊的一個社群.其形成與發展皆有特殊性的背景.
而衍生的[眷村文化]亦為臺灣歷史與臺灣文化的一部分.
我以前是住在桃園縣龍潭鄉的[干城五村].此村是民國50年在[國雷計畫]下建造
而成.居民大半為自滇.緬.泰.寮撤退回臺灣的游擊部隊.其眷屬幾乎都是雲南
邊區的少數民族.如傣族.阿卡族.撒尼族等.故其文化面貌多元而豐富.與南投縣
清境農場附近分布的眷村.系出同源.
此村已於民國93年執行拆除完畢.而我的記憶亦蕩然無存...
而衍生的[眷村文化]亦為臺灣歷史與臺灣文化的一部分.
我以前是住在桃園縣龍潭鄉的[干城五村].此村是民國50年在[國雷計畫]下建造
而成.居民大半為自滇.緬.泰.寮撤退回臺灣的游擊部隊.其眷屬幾乎都是雲南
邊區的少數民族.如傣族.阿卡族.撒尼族等.故其文化面貌多元而豐富.與南投縣
清境農場附近分布的眷村.系出同源.
此村已於民國93年執行拆除完畢.而我的記憶亦蕩然無存...
最後由 蒙思桂 於 週五 7月 24日, 2009年 9:03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65237輪禮
- 徐少康
- 召集人
- 文章: 4590
- 註冊時間: 週四 6月 25日, 2009年 2:55 am
- 來自: 地球
Re: 2009年7月22日 日全蝕
蒙兄的雲南家鄉話,應該還說的不錯吧!
干城五村的朋友,在村裡,自己人都用家鄉話溝通,對外才用國語。
家常菜如:米干、米線,大薄片等等,堪稱一絕。
干城五村的朋友,在村裡,自己人都用家鄉話溝通,對外才用國語。
家常菜如:米干、米線,大薄片等等,堪稱一絕。
66輪義 小康 David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