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由 81440 » 週五 8月 28日, 2009年 6:48 am
一.學校科系演進
(一).航漁兩科系式微....我在進學校的時候就是這樣了...航海一班,漁業一班,最大科系是航運管理和水產製造(日五專各三班日二專各兩班),畢業後,有了新的科系"國際貿易"搶了水製科的名額,學校便由航運管理科和國際貿易科在爭取海專的第一志願,並擴大招生人數,由原本的明禮尚三班,個加上一班"義"班,名額則是由減少海勤科系換來的
(二)混亂時期.......學校為了升格為技術學院,開始停招五專部的學生,只剩二專,(為平衡師生人數的缺失)再者,在金山和淡水學覓新校區(為彌補舊校區校地不足的缺點)這個時候學校老師沒那麼多學生好教,學校又不願裁員,所以變成6-7個老師去分擔原本5個老師的薪資......so.....有能力念完博士班的老師也就離職了,到別的學校教書ex:航管科的袁劍雲老師-->致理技術學院(原致理商專),林玲圓老師-->清雲技術學院(原健行工專),李國良老師-->僑光技術學院(原僑光商專),鍾政棋老師,桑國忠老師>海洋大學,戴輝煌老師-->高雄海洋大學(原高雄海專),楊崇正老師-->澎湖科技大學(原澎湖海專),吳朝昇老師-->北台技術學院(原光武工專)......etc.
(三)海院時期.....換了校董,(好像跟綠營有關的人士)所以再提出申請當年就獲准申格,96年8月升格,當年4月就開始打廣告準備招生事宜
二.技專排名
因為剛升格為技術學院,所以前兩年不用教育部來評鑑,(今年年底才是第一次評鑑)所以....評鑑結果不得而知,學校預計評鑑後海院能擠進前10等級的學校(教育部將所有大專院校分成15~16個等級)
三.校風
我們念海專的時候,海專就是以嚴格和退學率高出名(黃聲威時期)專科高中化,現在......海院對老師和對學生也都很嚴格,有點像大學專科化了,學生轉學的主因大多是....."學校管太嚴,別的學校比較好畢業"(說實在的....對課業的要求並不高,但對操性要求很高),整體來說....海院算是一個校風很"保守"的技術學院
四.學校發展:
(一)不準備升格為綜合的科技大學,以技術學院為主,招收四技日間部大學生為主,(五專和二專好像不招了)預計2年後會有第一個研究所出來(航運企業管理研究所),師資水準欠缺....所以幾乎每個在職的老師都被迫去念博士班.
(二)希望多開設"EMBA"在職專班......增加學校收入,期名額將由減少大學班數及人數來取得.
(三)現在學校太多,學生太少,因此每個科系都在設法讓科系名稱看起來有趣而又不難念,才能收到更多學生.這也就是很多科系改名的原因(除國貿,航海,輪機沒改過,其他科系名字都改過了EX:航運管理系-->航運企業管理系,漁業系-->海洋休閒觀光系.....ETC
五.招生分數:
每個科系不同,大體上來說還不錯,因為地處"台北市",所以還能唬到一些中南部上來不知延平北路九段長怎樣的鄉下學生.
針對學長的疑問,我想....大概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