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 高雄巨蛋挑戰萬人聯映

回覆文章
頭像
杜慧芬
Site Admin
文章: 448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28, 2010 8:15 pm
來自: 美國波士頓

賽德克巴萊 高雄巨蛋挑戰萬人聯映

文章 杜慧芬 » 週一 8月 15, 2011 8:19 am

news_11__2050708624.jpg
news_11__2050708624.jpg (9.43 KiB) 已瀏覽 3522 次
國片「賽德克.巴萊」將於9月12日中秋節當天,於可容納萬人的高雄巨蛋舉辦的聯映會,挑戰「萬人齊看電影」的記錄,讓影迷一口氣體驗上下兩集的「賽」片魅力。

導演魏德聖新片「賽德克.巴萊」分上、下集,將於9月9日、9月30日上映,而在公布放映日期以來,有影迷不停地表達想一口氣看完上下集的心願,因此魏德聖日前提出聯映會的構想,並獲得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史哲的支持,促成高雄巨蛋播放電影的處女秀。

電影公司表示,為挑戰此創舉,耗資新台幣600萬元從國外引進IMAX巨型銀幕、頂級數位放映設備、杜比7.1聲道環繞立體聲系統等設備。

這次聯映會票券預購將於明(16)日中午12點起,在博客來網路購票系統開賣,票價依照高雄巨蛋的座位,分為1200元、1000元、800元三區,電子票券造型則是做成抗日英雄莫那魯道的剪影,供影迷收藏。

聯映會活動亦有其他活動與影迷同樂,除了電影大型道具展覽,散場時民眾亦可獲得知名麵包師傅吳寶春的中秋賀禮,而「賽德克巴萊」也將與世界展望會合作舉辦義賣活動。

頭像
杜慧芬
Site Admin
文章: 448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28, 2010 8:15 pm
來自: 美國波士頓

《賽德克》出品國爭議 影展官方有「難言之隱」

文章 杜慧芬 » 週二 8月 23, 2011 8:16 am

《賽德克‧巴萊》在7月底遭發現被威尼斯影展標為「China,Taiwan」出品後,儘管電影公司已去信表達抗議,但該片監製黃志明指出,目前尚不知最後解決方法為何,且影展單位明確告知有「難言之隱」,因此只能靜待外交部協助進行協調。

今(22)日上午,《賽德克‧巴萊》的導演、監製及主要演員舉行記者會宣佈,將於9月4日晚間7點,在凱達格蘭大道進行全台首映,但這場首映只會邀請協助過《賽》片的相關人員觀賞,並非售票性質。據《中央社》報導,黃志明在記者會中,透露了對出品國爭議的無奈。

黃志明表示,《賽德克‧巴萊》雖然在影展官網被標示成「China,Taiwan」出品,但影展邀請函卻是以台灣作為《賽》片的代表國,對於這樣的矛盾,他覺得和影展單位的溝通,彷彿已到了盡頭。

面對這樣的無能為力,黃志明說,現在他只期望這部耗資新台幣7億元的史詩鉅片,能讓更多人看到;而影展方面「政治歸政治,電影歸電影」的處理態度,就只得透過外交部駐羅馬辦事處,繼續幫忙溝通。

在知道影展有「難言之隱」後,網路上也出現了許多看法。有人認為是因為政府的外交政策休兵,所以《賽德克‧巴萊》才會在威尼斯影展休克;也有網友指出,有「難言之隱」的,應該是外交部才對;更有網友反諷,政治歸政治,電影歸電影,但是《賽》片標中國出品還是不能改。

《賽德克˙巴萊》被標台、中合拍 魏德聖:像被性騷擾

由導演魏德聖打造的史詩鉅片《賽德克˙巴萊》,入圍2011年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卻遭影展官網標示出品國為「China,Taiwan」,儘管電影公司已去信表達抗議,但影展尚未回覆。魏德聖9日坦言,被當成合拍片,有遭性騷擾的感覺。

魏德聖是在出席新書《導演‧巴萊》的發表會時,被問到《賽德克˙巴萊》被威尼斯影展標為「China,Taiwan」的問題。據《中央社》報導,他強調《賽》片並無中國資金,因此影展的做法讓他有被吃豆腐跟性騷擾的感覺,不過他也幽默表示:「但沒有被強暴。」

儘管《賽德克˙巴萊》沒有中國資金,但魏德聖在新書卻坦承,資金問題總是讓他處於無力和憤怒的情緒。他表示當初拍完《海角七號》,要借5萬元都很難;之後拍《賽》片,開口借1千萬元也不會怕,但即使敢開口也認識很多有錢人,肯借他錢的卻不多,而且就算願意借,也都希望是投資他拍《海角八號》,而不是《賽德克˙巴萊》這種嚴肅的片型。

前前後後花了幾十年在《賽德克˙巴萊》,魏德聖認為其實就步驟來看,是有些顛倒的;但很幸運地在不經意間,將台灣電影界的韌性給拉大,就像吹氣球時,剛開始怕吹破不敢吹太大,但不小心吹大卻沒破時,就知道下次是可以吹到那麼大。

魏德聖也提到,台灣如果願意多透過藝文和體育在國際間立基,要是培養出100個王建民或曾雅妮,那就不需刻意證明,也可讓外界看到台灣的強大。他還表示,如果《賽德克˙巴萊》的「性騷擾」事件被作為政治問題解讀,那就應該要靠國家去解決,毋須將政治問題加諸在電影上。

《賽德克˙巴萊》又被威尼斯官網標成中國電影?

由導演魏德聖打造的史詩鉅片《賽德克˙巴萊》,才剛宣布入圍2011年威尼斯影展正式競賽片,立刻就被發現影展官網上電影的出產地是「China,Taiwan」,讓網友相當憤怒,以為又被打壓,但事後經過確認,「China, Taiwan」並呈,是表示台灣和中國都有出資,所以共同列為出品國;不過雖有這樣的說法,但為求謹慎,《賽》劇組在臉書上回應已去信要求更改。

斥資7億元的鉅片《賽德克˙巴萊》在日前舉辦預告片首播活動時,導演魏德聖就對前進威尼斯影展信心滿滿,28日得知正式入圍選競賽片後,他忍不住激動與興奮,感謝每一位幫助過《賽德克》的人,更直言「賽德克人在這塊土地上用生命捍衛他們的尊嚴與驕傲,電影能夠讓國際重要影人和媒體,看見屬於台灣的故事、信仰、歷史與驕傲!」

由於台灣已經許久沒作品入選三大影展,這回《賽德克˙巴萊》不負眾望的入圍三大影展,連《賽》片監製吳宇森也盛讚「小魏真的很了不起!」但卻有眼尖的人發現,威尼斯影展的官網上,竟將此部片的國籍歸類在「China, Taiwan」,讓網友直呼實在太扯了!

但事後證實官網上的「China,Taiwan」並呈是表示台灣和中國都有出資,所以共同列為出品國,根據其他片的簡介,應該是先列出製片的國籍、再列出導演的國籍;如果遭到矮化的格式應該是「China- Taiwan, China」,不過雖有這樣的說法,為求謹慎,《賽》劇組在臉書上回應已去信要求更改。

頭像
杜慧芬
Site Admin
文章: 448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28, 2010 8:15 pm
來自: 美國波士頓

Taiwan protests Venice film festival's 'China' label

文章 杜慧芬 » 週二 8月 23, 2011 8:29 am

Festival's classification of Taiwan film Seediq Bale as from 'Taiwan, China' causes diplomatic outcry

A diplomatic row has broken out after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listed the originating country of the Wei Te-Sheng-directed film Seediq Bale as "China and Taiwan".

A protest has been filed by Taiwan'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as well as the production company ARS. Jimmy Huang, producer of Seediq Bale, said: "It's a pure Taiwan-made film and not a film made by Taiwan in cooperation with China."

The issue is politically sensitive due to China's stance on Taiwan's sovereign status. The island is regarded by the mainland's Communist-led authorities as their rightful territory.

There has been a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status of a film becoming part of the diplomatic interchange. Similar protests emerged when Ang Lee's Lust, Caution was listed under "Taiwan, China" at Venice in 2007. In 2010, the Shanghai film festival was forced to cancel plans for a Taipei Film Week after the Taiwanese organisers showed concern that films be described as from "Taiwan, China" – in effect, implying Taiwan is part of China, rather than an independent entity.

Seediq Bale, Taiwan's most expensive film at $24.3m, is an account of the Wushe Incident, the 1930 uprising against colonial Japanese forces. No doubt the subject matter has enhanced the film-makers' sensitivities.

It's possible the "China" may have arisen after the participation of Hong Kong film-maker John Woo as executive producer. Woo is overseeing an "international cut", drawn from the film's two-part, four-and-a-half-hour running time.

頭像
杜慧芬
Site Admin
文章: 448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28, 2010 8:15 pm
來自: 美國波士頓

Re: 賽德克巴萊 高雄巨蛋挑戰萬人聯映

文章 杜慧芬 » 週三 8月 31, 2011 7:37 am


回覆文章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